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水能倒流时,人无再少年。[ 笔趣阁 https://www.bqg.la]
()
你在工作中是否有过或者正在经历着这样一些体验:感觉心累、疲惫、抗拒工作、工作动力丧失……
如果是,你有可能正处于职业倦怠的状态。
当前社会,人们的职业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职业倦怠是一个普遍存在于社会各行各业的现象。
1.职业倦怠的含义与三大表现
那么,究竟什么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又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纽约大学的心理学教授Freudenberger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职业倦怠(jobburnout)」这个概念,随后,经过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aslach等人的研究,职业倦怠被界定为一种由于长期处于工作压力情境下而导致的身心耗竭状态?。
职业倦怠主要包括三大类症状:情感耗竭(emotionalexhaustion)、去人性化(cynicism)与职业自我效能感降低(decreasedprofessionalself-efficacy)。
咱们一个个来看。
情感耗竭指的是我们在工作中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惫不堪与精力丧失的状态;
去人性化代表我们对工作以及工作服务对象持有一种漠不关心、过度疏离或者愤世嫉俗的消极态度与情绪;
职业自我效能感降低表现为感觉自己难以胜任工作、丧失工作热情与动力,并伴随着无力感、抑郁感,不再愿意为工作付出努力等心态。
说到这我们会发现,职业倦怠的症状与工作密切相关,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职业,都有可能在工作中体验到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不仅会使得我们工作表现下降,还会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比如体验到更高水平的焦虑与抑郁?,也会导致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
一项对社会进行的为期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倦怠水平更高的社工在后期报告了更多的身体健康问题,包括头痛、睡眠障碍和胃肠道感染?。
也有研究发现,职业倦怠会提升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身体疾病患病率,并提升全因死亡和过早死亡的风险??。
这些伴随着职业倦怠而来的心理与生理问题都会使我们很难再重拾昔日的工作热情。
2.职业倦怠的发展过程:从应激到倦怠
现在,你可能会好奇,职业倦怠是如何发生的?
研究发现,职业倦怠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职业态度和行为悄无声息地发生着消极的变化。具体来看,职业倦怠的形成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应激过程,我们所拥有的资源与实际工作中的要求存在不平衡;
第二个阶段是疲劳过程,在这个阶段我们会感受到短期的情绪紧张、疲劳与耗竭;
第三个阶段是防御性的应对,包括一系列工作行为和态度改变,如对待工作服务对象的冷漠与疏离、优先考虑自身需要、对待职业玩世不恭的消极态度等。
总的来说,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看,职业倦怠最初会以应激的形式出现,我们可能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感受到很高的工作压力;
逐渐地,我们感受到情感上的疲倦,也就是一种在日常工作中「心好累」的感觉;
随之而来的,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在悄然改变,比如对工作中的人表现出情感上的疏离与冷漠,无法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感受,降低与同事和上级之间的交往,对所在的组织失去信心,产生消极怠工、离职等想法。这整个过程最终的结果便是一种长期、慢性的职业倦怠状态。
根据Maslash的职业倦怠发展模型,最早出现的是职业倦怠症状是情绪耗竭,其次是去人性化,最后才会带来职业自我效能感的降低。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职业倦怠早期,或者在轻度症状出现的时候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便有希望有效降低职业倦怠。
3.职业倦怠的起因:始于工作要求与资源的不匹配
想想我们刚刚讲到的职业倦怠形成过程,我们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倦怠?
我们会发现,职业倦怠最初始于工作要求与工作资源的不匹配。
那么,什么是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呢?
在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研究中,有一个理论叫作工作要求-资源理论(JobDemands-ResourcesTheory),提出这个理论的研究者把我们日常工作中的特征分为两类: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
拿医生这个职业举例来说,医生日常可能会面临很高的工作负荷、需要加班、倒夜班、面临患者不理解和不信任引发的医患关系紧张等,这些在工作中需要我们持续付出努力来应对的因素都属于「工作要求」。工作要求会给我们带来工作压力,也会带来心理和生理资源的损耗。
但同时,在我们的工作中也会存在一些能激励我们学习成长、有助于我们实现个人目标的因素,比如工作中的自主性、报酬、职业发展机会、来自领导和同事的支持等,这些则属于我们所说的「工作资源」。工作资源能够满足我们自主、胜任和归属的基本心理需求,从而提升工作动机,并给工作要求带来的压力提供缓冲作用。
然而,如果我们长期面临很高的工作要求,但又缺乏充足的工作资源时,我们便会在工作中感受到难以应对的工作压力,丧失工作意义感,难以采取有效的自我调节策略,因而最终发展为职业倦怠?。
4.为什么说职业倦怠是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你真的不幸处于职业倦怠中,一定会很想走出这种令人难受的状态,可实际上,在陷入职业倦怠后,我们会感到难以脱身的无助感,因为我们会陷入一种不易被察觉的恶性循环。
这个恶性循环始于我们在职业倦怠时倾向于采取的压力应对方式。
什么是压力应对方式呢?在工作和生活中,当我们面临压力时,我们都会采取很多应对的方法,这些应对方式可以被分为两类:聚焦于问题的应对方式(problem-focusedcoping)与聚焦于情绪的应对方式(emotion-focusedcoping)??。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最后一个嫌疑人 往事告白书 都市我为尊 彼岸花诱我入坟 她美艳撩人,萧律师心动了 绝境爱情:一念之间的天堂地狱 不要挑战人性 疯狂连载系列超市 2.0 星河入梦,你是我的万千欢喜 两小有猜:竹马不吃窝边梅 人间「升格」 3:欢迎来到狠活时代 满级大女主:学会发疯后日子好过多了 清理人渣,我站在食物链顶端 鲸游向海,我奔向你 崩坏的人性:潜藏在身边的恐怖恶意 破红尘:女主她单枪匹马闯天下 禁书中的晚明:《金瓶梅》中的底层人物群像 烧脑故事:反转不停转 我会在这个夏天盛开吗? 被凝望的深渊:当女人们身处罪案漩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