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独孤幽兰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关汉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他推动元杂剧走向成熟,是标志着中国戏剧创作走向成熟的旗帜,他一生落拓,不屑仕进,长期“混迹”在勾栏妓院,多才多艺、生活烂漫却有着倔强坚强的性格,自称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并形容自己是有如“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他在戏剧天地纵横驰骋,用本色自然、汪洋恣肆、慷慨淋漓的笔触深刻地揭露和抨击社会黑暗,对受迫害者的痛苦经历给予深切的同情,热情地歌颂着弱小者,平凡人的抗争和其美好的精神。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考的元剧之文章中评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而论及其作品,有一篇目不可不提,那就是家喻户晓的悲剧——窦娥冤。窦娥冤以其巨大的悲剧魅力穿越了七百多年遥远的时空,感染和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心灵。
窦娥冤主要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青年寡妇窦娥的悲惨遭遇,窦娥三岁丧母,七岁被父亲给了人家作童养媳抵债,十七岁与丈夫完婚后,不久就做了寡妇,她一心想尽心侍奉婆婆,两人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蔡婆却带来了在讨债时在赛卢医手下救了她的两个地痞——张驴儿父子,他们打的娶窦娥婆媳的如意算盘被窦娥打破,张驴儿为了强占窦娥想药死蔡婆,却不料药死了自己的老子,而窦娥却因为官吏的“无心正法”惨遭冤枉,悲愤之下许下了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霜、大旱三年,最后她的冤情在已经成为了“肃政廉访使”的父亲手中得到了昭雪。通过善良弱者的毁灭,以血和泪控诉了社会的黑暗,暴露尖锐的社会矛盾:高利贷盘剥,流氓地痞欺侮,官府欺压。
王国维评其为“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以下之文主要论述其悲剧特色,略观其何以能够立于大悲剧之林而无愧色之理。
一中国古典悲剧独有特色的表现
之所以能够立于大悲剧之林而无愧色之理。首先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中国悲剧的特色。
1平凡人的悲剧
窦娥冤描绘的不是西方的悲剧所重的“伟大人物”而把视线集中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寡妇——窦娥身上,并成功地塑造了这个弱小又坚强,坚贞、善良又孝顺的形象,的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悲剧的特点,中国古典悲剧对悲剧人物的身份,地位、家庭出身并不注意,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凡人身上,塑造的悲剧主人公也大多是普通人物,这些主人公即使身份是英雄帝王,如汉宫秋里的汉元帝,长生殿里的唐明皇,千忠戮里的建文帝,剧作家借以抒发的感情,也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而这一种悲剧形式,我认为这也是与中国戏曲的平民性有关,中国的戏曲的兴盛是与当时所谓的市民阶层的兴起所有关,和唐诗、宋词等不同,它根于民间,所以选用的也应该是民间所喜闻乐见的题材,而此剧所刻画之窦娥,其一言一行,又皆本色自然,真实可观,犹如即是邻家之妇,更让人倍感亲切,更容易感同身受、触动人心,而又应其平凡,而她的悲剧也就是可以代替她所在的群体,也就是“百姓”的悲剧——“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在意义上具有更为深刻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2道德的悲剧
在窦娥冤中,作者在剧中是寄寓了自己的道德理想,在剧中窦娥的抗争其实更大的程度是对这种道德的维护,窦娥在剧中其实可以说是作者心目中美德的化身。而不用细说就可知道张驴儿父子、桃杌不用说就是作者心中不道德的代表。
窦娥年轻守寡,不是不苦的,在第一折,她一出场就是对自己身世的自怜“满腹闲愁,数年禁受”、“撇的俺婆妇每都把空房守,端的个有谁问,有谁瞅?”悲苦之情,甚至于“忘餐废寝”但是她却顺应命运,认为这是前世的错,表示要孝顺婆婆,修来世福。但是窦娥的这种孝顺,并不是对婆婆的言听计从,在婆婆软弱地受张驴儿父子的威胁,而想要答应他们娶窦娥婆媳的要求,她对婆婆则是辛辣的劝讽“怪不的"女大不中留"。你如今六旬左右,可不道到中年万事休!旧恩爱一笔勾,新夫妻两意投,枉叫人笑破口”、“婆婆也,你岂不知羞!”在万般劝告下,蔡婆仍然是不听,她才气恼地说:“婆婆,你要招你自招,我并然不要女婿。”这似乎有违她一向的孝顺,这除了表现出其人格之独立外,其实正是孝顺本质的内化,在窦娥心目中,不能坚守贞洁,是可怕的,可耻的“你道他匆匆喜,我替你倒细细愁”自然不能让自己的婆婆落入如斯境地,此其一。更不用说她在打得她“肉都飞,血淋漓”的严刑下仍然不招供,却为了使得蔡婆免受刑罚而甘愿认下这个冤屈,她以最宝贵的生命为代价,实现了对“贞”和“孝”的维护和遵从,更莫提后来窦娥向狱卒提出要走后街避开蔡婆,免她伤心以及向其父提出要他收养蔡婆的请求了,正如窦娥所说“则我这冤枉要忍耐如何耐?我不肯顺他人,倒着我赴法场;我不肯辱祖上,倒把我残生坏。”正可以看出其的道德意味,不过这种维护与遵从本身也是一种对自己人格和个性的维护,体现了其性格的独立与坚强,所以即使作者所寄寓的封建道德并不是完全为我们所能够赞同的如窦娥的坚贞观念而且窦娥也不能认识到自己所遵从的封建礼教也是自己悲惨命运的归因之一,但是她... -->>
关汉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他推动元杂剧走向成熟,是标志着中国戏剧创作走向成熟的旗帜,他一生落拓,不屑仕进,长期“混迹”在勾栏妓院,多才多艺、生活烂漫却有着倔强坚强的性格,自称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并形容自己是有如“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他在戏剧天地纵横驰骋,用本色自然、汪洋恣肆、慷慨淋漓的笔触深刻地揭露和抨击社会黑暗,对受迫害者的痛苦经历给予深切的同情,热情地歌颂着弱小者,平凡人的抗争和其美好的精神。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考的元剧之文章中评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而论及其作品,有一篇目不可不提,那就是家喻户晓的悲剧——窦娥冤。窦娥冤以其巨大的悲剧魅力穿越了七百多年遥远的时空,感染和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心灵。
窦娥冤主要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青年寡妇窦娥的悲惨遭遇,窦娥三岁丧母,七岁被父亲给了人家作童养媳抵债,十七岁与丈夫完婚后,不久就做了寡妇,她一心想尽心侍奉婆婆,两人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蔡婆却带来了在讨债时在赛卢医手下救了她的两个地痞——张驴儿父子,他们打的娶窦娥婆媳的如意算盘被窦娥打破,张驴儿为了强占窦娥想药死蔡婆,却不料药死了自己的老子,而窦娥却因为官吏的“无心正法”惨遭冤枉,悲愤之下许下了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霜、大旱三年,最后她的冤情在已经成为了“肃政廉访使”的父亲手中得到了昭雪。通过善良弱者的毁灭,以血和泪控诉了社会的黑暗,暴露尖锐的社会矛盾:高利贷盘剥,流氓地痞欺侮,官府欺压。
王国维评其为“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以下之文主要论述其悲剧特色,略观其何以能够立于大悲剧之林而无愧色之理。
一中国古典悲剧独有特色的表现
之所以能够立于大悲剧之林而无愧色之理。首先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中国悲剧的特色。
1平凡人的悲剧
窦娥冤描绘的不是西方的悲剧所重的“伟大人物”而把视线集中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寡妇——窦娥身上,并成功地塑造了这个弱小又坚强,坚贞、善良又孝顺的形象,的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悲剧的特点,中国古典悲剧对悲剧人物的身份,地位、家庭出身并不注意,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凡人身上,塑造的悲剧主人公也大多是普通人物,这些主人公即使身份是英雄帝王,如汉宫秋里的汉元帝,长生殿里的唐明皇,千忠戮里的建文帝,剧作家借以抒发的感情,也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而这一种悲剧形式,我认为这也是与中国戏曲的平民性有关,中国的戏曲的兴盛是与当时所谓的市民阶层的兴起所有关,和唐诗、宋词等不同,它根于民间,所以选用的也应该是民间所喜闻乐见的题材,而此剧所刻画之窦娥,其一言一行,又皆本色自然,真实可观,犹如即是邻家之妇,更让人倍感亲切,更容易感同身受、触动人心,而又应其平凡,而她的悲剧也就是可以代替她所在的群体,也就是“百姓”的悲剧——“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在意义上具有更为深刻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2道德的悲剧
在窦娥冤中,作者在剧中是寄寓了自己的道德理想,在剧中窦娥的抗争其实更大的程度是对这种道德的维护,窦娥在剧中其实可以说是作者心目中美德的化身。而不用细说就可知道张驴儿父子、桃杌不用说就是作者心中不道德的代表。
窦娥年轻守寡,不是不苦的,在第一折,她一出场就是对自己身世的自怜“满腹闲愁,数年禁受”、“撇的俺婆妇每都把空房守,端的个有谁问,有谁瞅?”悲苦之情,甚至于“忘餐废寝”但是她却顺应命运,认为这是前世的错,表示要孝顺婆婆,修来世福。但是窦娥的这种孝顺,并不是对婆婆的言听计从,在婆婆软弱地受张驴儿父子的威胁,而想要答应他们娶窦娥婆媳的要求,她对婆婆则是辛辣的劝讽“怪不的"女大不中留"。你如今六旬左右,可不道到中年万事休!旧恩爱一笔勾,新夫妻两意投,枉叫人笑破口”、“婆婆也,你岂不知羞!”在万般劝告下,蔡婆仍然是不听,她才气恼地说:“婆婆,你要招你自招,我并然不要女婿。”这似乎有违她一向的孝顺,这除了表现出其人格之独立外,其实正是孝顺本质的内化,在窦娥心目中,不能坚守贞洁,是可怕的,可耻的“你道他匆匆喜,我替你倒细细愁”自然不能让自己的婆婆落入如斯境地,此其一。更不用说她在打得她“肉都飞,血淋漓”的严刑下仍然不招供,却为了使得蔡婆免受刑罚而甘愿认下这个冤屈,她以最宝贵的生命为代价,实现了对“贞”和“孝”的维护和遵从,更莫提后来窦娥向狱卒提出要走后街避开蔡婆,免她伤心以及向其父提出要他收养蔡婆的请求了,正如窦娥所说“则我这冤枉要忍耐如何耐?我不肯顺他人,倒着我赴法场;我不肯辱祖上,倒把我残生坏。”正可以看出其的道德意味,不过这种维护与遵从本身也是一种对自己人格和个性的维护,体现了其性格的独立与坚强,所以即使作者所寄寓的封建道德并不是完全为我们所能够赞同的如窦娥的坚贞观念而且窦娥也不能认识到自己所遵从的封建礼教也是自己悲惨命运的归因之一,但是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