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夏日摩天轮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廉洁文化,从一座碑读懂“贞观之治”背后的秘密。
唐贞观六年,被尊为“唐人楷书第一”的欧阳询接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布置的一项任务,为秘书监魏徵撰写的铭文书丹。
这年,欧阳询76岁。他将毕生功力倾注笔端,成就了这篇被誉为“翰墨之冠”的《九成宫醴泉铭》。
一千多年来,《九成宫醴泉铭》一直被视为学书之正途。
“黄屋非贵,天下为忧。”“居高思坠,持满戒溢。”……抛开书法成就的光环,《九成宫醴泉铭》中的句句谏诤之言也珍贵无比,不仅被历代为政者奉为圭臬,也为我们揭示了“贞观之治”背后的秘密。
斗转星移,九成宫早已化作尘土,但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的石碑依然幸运地矗立在原址。让我们走进陕西省麟游县,去重新品读这座大唐的精神地标。
隋亡政息——“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
农历四月,关中暑气渐浓。唐太宗李世民面容消瘦、神情疲惫,多年来繁重的政务让这位正值盛年的皇帝忧劳成疾,久治未愈。
大臣们建议修建一座可以避暑的离宫,供皇帝怡神养性。但大兴土木必然会劳民伤财,李世民实在不忍心加重百姓负担。这时有人提出,可将位于麟游的仁寿宫翻新以作避暑之用。
仁寿宫,由隋文帝杨坚命人建造。当年杨坚难以忍受国都大兴城(今西安市)的暑热,诏令天下绘献山川图,以择胜地建造离宫。最终选定了距国都仅160公里,三伏天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的麟游镇头。
镇头虽是避暑宝地,但山高谷深地势不平,要修建大型宫殿免不了要堑山堙谷。隋开皇十三年,宫殿开始修建,几万被征调的民夫投入到这项浩大的工程中。为赶进度,作为监工的右仆射杨素督工十分严苛,数万民夫劳累致死。
《资治通鉴》中描述了当时的惨状,“疲屯颠仆,推填坑坎,覆以土石,因而筑为平地。”许多疲惫不堪、倒地而亡的民夫,被残忍地直接填入坑中,带着愤恨深埋在这座帝王宫殿之下。
隋开皇十五年,这座气势恢宏的宫殿竣工。杨坚派大臣视察后得知这座宫殿“颇伤绮丽,大损人丁”,怒斥杨素“为吾结怨天下”。但独孤皇后却认为,“帝王法有离宫别馆,今天下太平,造一宫何足损费。”
杨坚听后转怒为喜,重奖了杨素,并取“故尧舜行德则民仁寿”之美意,命名这座宫殿为“仁寿宫”。
讽刺的是,这座宫殿建成20余年,隋朝就二世而亡,仅存在了37年。
亲眼见证强大的隋朝覆灭于一夕之间,对李世民造成的心理震撼无疑是巨大的。贞观初年,李世民曾对侍臣说:“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
贞观五年,李世民将仁寿宫更名为九成宫。秉持着“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原则,整修九成宫时仅“斫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而已。
最终,修葺一新的九成宫“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
这是一座宫殿,也是一个王朝的统治者爱民与务实的具体表现。在九成宫避暑期间,李世民依旧整日与群臣讨论天下大事,朝政没有一日荒废。
主明臣直——“居高思坠,持满戒溢”
九成宫虽然修缮完毕,但还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没有水源。
隋朝建造仁寿宫时,为了解决用水问题,“以轮汲水上山,列水磨以供宫内”。但为了节省成本,九成宫没有恢复这套庞大的供水系统。李世民带着群臣入住九成宫后,只能靠民夫辛苦地从山下拉水来维持。但这并非长久之计,李世民为此忧心忡忡。
一日,李世民在宫内散步时,发现高耸的楼阁下,土地略显湿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这眼泉水的出现,既除了民夫之苦,也解了九成宫之渴,如此恰到好处,堪称奇迹,值得立碑为记。于是... -->>
廉洁文化,从一座碑读懂“贞观之治”背后的秘密。
唐贞观六年,被尊为“唐人楷书第一”的欧阳询接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布置的一项任务,为秘书监魏徵撰写的铭文书丹。
这年,欧阳询76岁。他将毕生功力倾注笔端,成就了这篇被誉为“翰墨之冠”的《九成宫醴泉铭》。
一千多年来,《九成宫醴泉铭》一直被视为学书之正途。
“黄屋非贵,天下为忧。”“居高思坠,持满戒溢。”……抛开书法成就的光环,《九成宫醴泉铭》中的句句谏诤之言也珍贵无比,不仅被历代为政者奉为圭臬,也为我们揭示了“贞观之治”背后的秘密。
斗转星移,九成宫早已化作尘土,但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的石碑依然幸运地矗立在原址。让我们走进陕西省麟游县,去重新品读这座大唐的精神地标。
隋亡政息——“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
农历四月,关中暑气渐浓。唐太宗李世民面容消瘦、神情疲惫,多年来繁重的政务让这位正值盛年的皇帝忧劳成疾,久治未愈。
大臣们建议修建一座可以避暑的离宫,供皇帝怡神养性。但大兴土木必然会劳民伤财,李世民实在不忍心加重百姓负担。这时有人提出,可将位于麟游的仁寿宫翻新以作避暑之用。
仁寿宫,由隋文帝杨坚命人建造。当年杨坚难以忍受国都大兴城(今西安市)的暑热,诏令天下绘献山川图,以择胜地建造离宫。最终选定了距国都仅160公里,三伏天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的麟游镇头。
镇头虽是避暑宝地,但山高谷深地势不平,要修建大型宫殿免不了要堑山堙谷。隋开皇十三年,宫殿开始修建,几万被征调的民夫投入到这项浩大的工程中。为赶进度,作为监工的右仆射杨素督工十分严苛,数万民夫劳累致死。
《资治通鉴》中描述了当时的惨状,“疲屯颠仆,推填坑坎,覆以土石,因而筑为平地。”许多疲惫不堪、倒地而亡的民夫,被残忍地直接填入坑中,带着愤恨深埋在这座帝王宫殿之下。
隋开皇十五年,这座气势恢宏的宫殿竣工。杨坚派大臣视察后得知这座宫殿“颇伤绮丽,大损人丁”,怒斥杨素“为吾结怨天下”。但独孤皇后却认为,“帝王法有离宫别馆,今天下太平,造一宫何足损费。”
杨坚听后转怒为喜,重奖了杨素,并取“故尧舜行德则民仁寿”之美意,命名这座宫殿为“仁寿宫”。
讽刺的是,这座宫殿建成20余年,隋朝就二世而亡,仅存在了37年。
亲眼见证强大的隋朝覆灭于一夕之间,对李世民造成的心理震撼无疑是巨大的。贞观初年,李世民曾对侍臣说:“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
贞观五年,李世民将仁寿宫更名为九成宫。秉持着“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原则,整修九成宫时仅“斫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而已。
最终,修葺一新的九成宫“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
这是一座宫殿,也是一个王朝的统治者爱民与务实的具体表现。在九成宫避暑期间,李世民依旧整日与群臣讨论天下大事,朝政没有一日荒废。
主明臣直——“居高思坠,持满戒溢”
九成宫虽然修缮完毕,但还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没有水源。
隋朝建造仁寿宫时,为了解决用水问题,“以轮汲水上山,列水磨以供宫内”。但为了节省成本,九成宫没有恢复这套庞大的供水系统。李世民带着群臣入住九成宫后,只能靠民夫辛苦地从山下拉水来维持。但这并非长久之计,李世民为此忧心忡忡。
一日,李世民在宫内散步时,发现高耸的楼阁下,土地略显湿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这眼泉水的出现,既除了民夫之苦,也解了九成宫之渴,如此恰到好处,堪称奇迹,值得立碑为记。于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