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水能倒流时,人无再少年。[ 笔趣阁 https://www.bqg.la]
T4:剩下的所有学校。
之所以剩下的所有学校都归入T4,是因为头部律所的校招范围是非常窄的,应届生起薪2万+、3万+甚至更高的律所(外所、红圈、精品、地方豪强所等)每年只在有限的几所顶尖高校做宣讲,也往往只接收来自这些顶尖高校的简历。在头部律所的招聘竞争中前面T1、T2、T3的划分非常重要,头部律所之外的其实都差不多。
当然,其它律所的起薪也普遍低得多,月薪只有几千是常见情况。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律师行业里一个好的起点非常重要,但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律师是一个非常看重积累的行业,专业能力、为人处事、自身资源和一些特定的机遇才是决定一个律师所能达到高度的核心。即使不在光鲜亮丽的头部律所做一名「精英律师」,依然有很多律师可以稳定达到富足中产的年收入水平和优秀的专业高度。
对于本科学历并不突出的法学生来说,考研是一条有效的翻身途径,一个好学校的硕士学历可以帮助你拿到头部律所的敲门砖,在这方面律所对第一学历的要求并不像金融行业那么高。
此外,有一门突出的职业技能或专业背景非常加分,比如英语好、会小语种,可以匹配对语言能力要求高的涉外业务,或者有理工科、医药学背景,可以匹配专利等知识产权业务。
语言类、机电信息类、生物医药类本科+法律硕士,可以在匹配需求的律所招聘中获得相当大的优势,这条路已经被实践所验证。
……
即便毕业后不去律所,法学专业的头部学生可以享受到较多的职业红利。无论是考公、选调,毫无疑问T1学生在学历上会有明显优势;在市场化机构中,T1的学历基本也都是够用的(T1A最好,B组可能需要更强化下实习或英语能力)。
当然,以上的讨论建立在一个基本的前提:大家都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20-30%)。当然对于希望选择学术或从事公司法务工作的同学来说,这未必是必须,但有这个证书一定意味更多样的选择空间。
和其他专业相比,法学专业所能够提供的优势更多是一种制度优势。对于想从事法律职业同学而言,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基本是最为必须的事项。
现行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基本上只有法学院出来的学生才能够考试(或者从事法律相关工作满三年——但这其实也是一个悖论,在连法学学位都没有的情况下,找法律工作并不容易)。
要么是本科就是法学院毕业的同学(法学双学位、法学辅修都不可以),要么就是非法本法硕(相当于研究生从法学院出来),否则的话便无法参加报名法学统一职业资格考试,很多法律相关的工作只有拿到这个职业资格考试证书之后才能够从事。
法学院的制度优势是完全公开透明的,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涌入法律行业,法律行业也在快速膨胀和扩展,变得越来越卷。即使现在头部院校的学生,例如北大、清华的法学院学生,也面临着相当严重的就业压力,和往年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现在准备报考专业的同学而言,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当下的就业环境,也需要对四年后的就业环境有一个心理预期。
英语
随着时代发展,人工智能、海归增加以及公共英语发展淘汰了低资质的英专生,导致T1档的A组和B组+T2的差距越来越大。
目前阶段,T1档中的A组依旧占据了最好的岗位,凭借严格的专业训练或者学校特色培养的跨专业能力,能够发挥核心竞争力,获得国际组织等高薪岗位,或进入工资较高的大厂和外企,收入不如法律和金融(自由译者或者国际组织的翻译岗位薪资代表了最高水准,年薪五六十万,只是神话般的存在,要T1中的佼佼者才能获得;进入大厂的英专生一般不是核心部门,年薪二三十万),但和T1B、T2组的英专生差距越拉越大。
而公共英语教育发展、海归急剧增加、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拉大了顶尖985+特色学校和一般985+发达地区的211两类英专生的差距。
第二档的英专生失去了传统的优势,反而没有其他专业英语好的同学有竞争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而且这些学校的考公考研优势反而不如T3和T4的学生,因为T3和T4的学生更有危机意识,而且学校对考公考研更重视。
加上疫情之后对稳定的追求,越来越多的T2学生倾向教师岗位,因为相对而言,教师岗位还能稍微体现一点学历优势,掀起了考教师资格证和去实习的热潮。其中师范学校的同学优势更大一些。教师行业中,广州的学校待遇好一些,有二三十万。
而T3-T4英语专业的同学而言,通过语言优势找8千到1万月薪的工作,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但随着T2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被挤压,越来越多的T2学生只能找到无编制、月薪8-10K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挤压了T3-T4的岗位。不过总体上,英语技能应用面广,英专生的优势在T3-T4档学校依然明显。
中小型金融外贸媒体互联网公司等各种岗位,从项目经理到个人助理,从销售到HR,从美妆到药品,从航空公司到汽车制造,从服装业到食品,找一份8千-1万左右的工作应该不难。
中文
中文专业毕业后,除了教职以外,
()
没有严格意义上专业对口的工作。毕业后的同学会涌入包括教师、出版业、公务员、报刊杂志、文化策划、新媒体、游戏等种种赛道,这些不同的行业的薪资状况不尽相同,而且新媒体、游戏行业薪资波动很大,超过档次划分,我们拆出来探讨。
T1类同学享有最大的择业自由,如果希望选择高薪,北大中文系应届生在适当的规划后不难找到月薪3w+月的工作,且有上升空间。复旦、人大等顶级院校的待遇也可以参考这一数字。老牌报刊社(如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等)工作压力较小,加上有一定的专业对口,颇受青睐。
在「双减」之前,肯进入教培行业的毕业生甚至可以拿到更高的薪资,但这一赛道如今已经不复存在,需要格外注意。
同时,近年来伴随着经济收缩,就业心理以求稳为主,所以整体呈现出内卷趋势(T1同学向下进入原T2赛道,以此类推)。
而顶级院校以外同学在进入同样的行业时,很可能会出现类似「同工不同酬」的状况,即虽然做的是同样的工作,但薪资却比顶级院校的毕业生低很多,同时竞争压力也更大。T2毕业生月工资在1-3w,T3可能仅有8k-1w(同时工作也会相对难找)。
新媒体、游戏等行业结构与传统行业不同,工资绩效占比很大。如果是头部公司,单篇文案费用就会超过1w,诸如剧本杀、游戏文化顾问等特殊工作,工资类似「计件」,不以月工资结算。但工作压力也同样更大,且社保、五险一金等不够稳定。
此外,严肃文学作家行业是从T1到T3均可进入的行业,但应届毕业生完全无法做到全职且经济自立,除非写作内容已经颇有收益,否则无法坚持。
注:中文的T1指的是北大,复旦,人大,此后逐级类推。
小语种
总体而言,T1、T2档学生更青睐于大厂国企的职能岗,T3、T4档学生更多会选择在对外贸易公司或跨境电商公司等销售类岗位。央企、国企等工作性质稳定和福利待遇也较为充分完善,是许多同学的首选,不过这几年来招聘标准也随之水涨船高,越来越难入围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今日晴:爱我请四季来信 请遵守游戏规则[无限] 穿成动物后治愈全世界[快穿] 一路生花:她在逆境中野蛮生长 零秒出手:犹如闪电在握 苏武的穿越人生 谍海潮生 美人妈相亲后带我躺赢[七零] 不过是爱情 给顶流男团当保姆后我爆红了 无敌!做最贱的人,抗最毒的打! 乐子人在漫威的愉快生活 打破围城:在婚姻中挣扎的女人们 给修仙界来点整活震撼 是科学不是异能! 爱情不设防 他们行走在你我之间:中国特大杀人案件纪实 小玉综漫世界历险记 路过人间:我吃了太多苦,我还在等待光 苟住!末日生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