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水能倒流时,人无再少年。[ 笔趣阁 https://www.bqg.la]
所以说,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纯粹退烧的药,并不能消除引起感冒的病毒,更不用说消除继发的细菌感染了。
根据美国FDA统计,在1998-2003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服用是导致病人肝衰竭的主要原因;在美国每年因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过量而看急诊的多达5.6万人,其中有2.6万人需要住院治疗,急性肝衰竭的比例在1998年还只为21%,2003年则高达51%,每年因此而死亡的人数多超过450例。因此,美国FDA在2011年1月13日要求厂家不得生产含超过325mg
片的药品。三年后的2014年1月22日,又警示临床医师,避免给患者开每次用量超过325mg的对乙酰氨基酚,以减少患者肝损伤的风险。
在澳大利亚也一样,对乙酰氨基酚是使用最广泛的非处方药,被澳洲人称为神药,主要用于减轻由感冒所致的不适症状。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有超过40%的澳洲父母曾给孩子用过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来治疗咳嗽和感冒。
在英国,每年因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而死亡的人数多达500例。因此,英国医疗产品监督管理局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包括细化年龄分段,为儿童设定更加准确的剂量等。
在我国,约80%的非处方(OTC)抗感冒西药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所以,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烧千万要谨慎!
首选二:布洛芬
特别注意:6个月以上的宝宝才能服用布洛芬!
布洛芬同时具有镇痛、退烧两大作用,而且“两手都硬”!其镇痛作用强,退热作用也强。布洛芬的镇痛作用是阿司匹林的16~32倍,是关节痛、风湿痛、头痛、牙痛患者的“亲密伴侣”;布洛芬对胃肠道的副作用是众多非甾体抗炎药中最低的,布洛芬引起胃肠道出血的风险远小于阿司匹林,引起肝损害的风险也小于对乙酰氨基酚。真的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布洛芬混悬液是专门给孩子设计的,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推荐的儿童退烧药,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退烧药。在美国,布洛芬是儿童退烧药的首选。布洛芬的退热作用比对乙酰氨基酚强,而且维持时间久,可维持4~6小时。由于在感冒药中极少有布洛芬的成分,所以服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退烧,不会出现重复用药的问题,但会加强感冒药的退热作用,造成出汗过多,体温过低,严重的会引起脱水或电解质紊乱。这也是要避免的。
人们熟知的“美林”“芬必得”,就是布洛芬,而且只含布洛芬。布洛芬的用量范围为每次每千克体重5~10mg,每6小时一次,一天最多4次。用布洛芬退烧会使宝宝大量出汗,用药的同时要多喝水。如果喝水不够,容易引起宝宝肾功能的损伤。另外,有哮喘的宝宝应慎用,因为布洛芬会诱发哮喘。所以,给宝宝用布洛芬退烧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以上几点。
总之,目前最安全的儿童退烧药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但两种药均需按照常规用量服用,不能过量使用,否则容易产生毒副作用。对于严重持续性高热患儿,建议可采取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使用的方法。
如果宝宝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最大剂量两小时后依旧高烧不退,千万别急着再用对乙酰氨基酚,因为对乙酰氨基酚的最小给药时间间隔是4小时。这时候可以用布洛芬,因为这两种药交替使用的最小时间间隔是两小时。记住,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用,要隔两小时。必须注意的是,同一天需服用三次退烧药就能退烧时,不要交替使用两种退烧药。因为,每增加一种药品,就会增加毒副作用的风险。
另外,无论对乙酰氨基酚还是布洛芬,作为单一成分制剂,可以由不同厂家生产,因此就会有不同的商品名称,比如布洛芬泡腾片及口服液、芬必得缓释胶囊、美林混悬液等都是含布洛芬的退烧药。其中,儿童常用的有各种商品名的布洛芬混悬液等。
二、宝宝禁用的五种危险退烧药
关于这部分,我将不能用于儿童退烧的药物筛选出来,尽量说清楚为什么不能用的理由,以帮助家长们明明白白选药,清清楚楚用药!
一号危险退烧药:激素
在基层医院和个体诊所,有的医生为满足患者尽快退烧的要求,有时会选用地塞米松等激素药来强行退烧,这种做法非常危险!
因为孩子对激素很敏感,用激素退烧可能会打乱孩子自身激素的内分泌,影响与生长和发育相关的各种激素分泌,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而且,激素还会加速蛋白质的分解,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并减少钙质吸收,增加其排出,同时降低成骨细胞活性,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
更关键的是,激素既没有杀灭细菌、病毒等致病体的作用,也没有抑制它们的作用。激素的抗炎作用不是杀灭致病菌,而是通过抑制免疫反应、消除炎症反应,来降低“免疫大军”的战斗力。同时,抑制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细胞因子,从而抑制炎症反应使体温下降。没有了炎症,因炎症而出现的红肿热痛和全身发热也就消散了,退热效果立竿见影。但感染仍然存在,其结果是退热作用短暂,病情反而会加重,只能退一时之热,不能从根本上退烧。
所以,使用激素退热,是以降低身体免疫力为代价,反而使某些致病菌乘虚而入,引起二重感染或持续炎性疾病,甚至造成体内感染扩大和播散而加重感染,最终使病情加重。
二号危险退烧药:安乃近
安乃近是氨基比林与亚硫酸钠化合而成的一种药物,它的退烧成分主要还是氨基比林。氨基比林早在130年前(1893年)就被合成,1897年在欧洲首先上市,是一个百年老牌退烧药。稍作修饰的氨基比林(与亚硫酸钠化合)变身成的安乃近,则是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在西方国家用作退烧药的。曾几何时,无论大人或小孩,只要有发热或头痛,必用安乃近。安乃近的退烧效果立竿见影,因此确立了其在退烧药家族中的王牌地位,曾被誉为“退烧之王”。
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安乃近引发的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陆续被报道,这使人们对安乃近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开始关注。由于后果实在太严重,美国在1977年正式禁用了安乃近,之后日本、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也先后淘汰了安乃近。我国于1982年淘汰了“复方安乃近片”,但“安乃近注射剂”“安乃近片剂”“安乃近滴鼻液”等仍未被淘汰。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查询的结果,目前仍有858种安乃近制剂的信息,包括批准文号、产品名称、生产单位。国内有的地方医院还在使用,在许多基层医院对安乃近的需求仍然很大。在某些管理松散的药店,患者甚至不用处方就能买到此药,基层医院医生和大多数家长对安乃近引起的毒副作用并没有予以重视。
“退烧之王”安乃近之所以被30多个国家淘汰,关键还是安乃近的毒性太大,用安乃近退烧绝对快,但用安乃近以后出现的问题比发烧更要命。不说大家可能不知道,一说肯定吓一跳。随便举几个例子就够家长们倒吸一口凉气,例如安乃近可以引起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急性造血功能停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荨麻疹、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肾功能损伤等。用安乃近后一旦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毒副反应,都有可能致命,也会让一个幸福家庭陷入崩溃。
所以,我在此呼吁各位家长:宝宝发烧,千万不要服用安乃近!
三号危险退烧药:安痛定等含有氨基比林的退烧药
氨基比林主要用于发烧头痛的治疗,属于解热镇痛类药物,在普通药店都能买到,由于其说明书没有限制使用人群,所以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到成年人、老年人都在用,有些品种还专门做成小儿制剂。有成百上千的厂家可以生产这一种药品,造成含有相同成分的药品有很多不同的商品名。对于没有药学知识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能会同时服用不同商品名的同一种药品,而造成重复用药和过量用药却不自知,由此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近些年来陆续有研究显示,服用氨基比林的人会出现口腔发炎、发热、咽喉痛等症状,这是氨基比林的毒副作用所致,因为氨基比林会引起人体有防御能力的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白细胞减少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特别容易被感染。在1934年,仅美国就有1981人死于氨基比林的副作用。到了1938年,美国将氨基比林从非处方药的目录中删去,1977年又从处方药目录中删除。而丹麦从20年纪30年代起就禁止使用氨基比林。我国在1982年淘汰了氨基比林的单方制剂,保留了含有氨基比林的复方制剂。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中,仍然能够查到在国内使用的含氨基比林的生产文号,如去痛片有479个批准文号,安乃近片剂有858个批准文号,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有134个批准文号,氨基比林咖啡因片有91个批准文号,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有4个批准文号。
很多常用的感冒药也含有氨基比林,包括复方氨基比林(安痛定)、酚氨咖敏(克感敏)、氨林酚咖、氨咖甘、氨非咖(PPC)和复方金刚烷胺氨基比林。详见下表。
表1含氨基比林的复方制剂
#根据国家药监局的要求(见公告二),相关药物已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
含有氨基比林的退烧药都是儿童禁用药物,不应该让宝宝服用。宝宝发烧,正确的做法是送医院,家长千万不要为了省钱省时省事而自行充当“医生”,以免无知无畏而惹下大祸。
四号危险退烧药:尼美舒利
尼美舒利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有解热镇痛的作用,现在主要用于慢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等)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的对症治疗。早期用于退烧,不过近年来,全球已报道多起与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案例,目前尼美舒利已禁止作为退烧药使用。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流浪的幻境 當男優開了外掛 [民国]秀色可餐(限) 软腰(NP) 契约婚姻后发现老公是首富 你透视眼不去鉴宝,又在乱看 王府团宠圆滚滚 网王鲸落 天陵神帝 罗峰顾雪念 隔墙花 阳光城 Moonlight. 你说 拜德關係 持之以恒的梦想 外星男友很霸气 【刀劍亂舞】戀時雨 [综漫同人]佐藤君今天也很普通 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