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半生缘(十八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一般的家庭里,午后两三点钟是一天内最沉寂的一段时间,孩子们都在学校里,年轻人都在外面工作,家里只剩下老弱残兵。曼桢家里就是这样,只有她母亲和祖母在家。这一天下午,-堂里来了个磨刀的,顾太太听见他在那儿框喝,便提着两把厨刀下楼去了。不一会,她又上来了,在楼梯上便高声喊道:"妈,你猜谁来了?豫瑾来了!"顾老太太一时也记不起豫瑾是谁,模模糊糊地问了声:"唔?谁呀?"顾太太领着那客人已经走进来了。顾老太太一看,原来是她娘家侄女儿的儿子,从前和她的长孙女儿有过婚约的张豫瑾。
豫瑾笑着叫了声"姑外婆"。顾老太太不胜欢喜,道:"你怎么瘦了?"豫瑾笑道:"大概乡下出来的人总显得又黑又瘦。"顾老太太道:"你妈好吗?"豫瑾顿了一顿,还没来得及回答,顾太太便在旁边说:"表姊已经故世了。"顾老太太惊道:"啊?"顾太太道:"刚才我看见他袖子上裹着黑纱,我就吓了一跳!"
顾老太太呆呆地望着豫瑾,道:"这是几时的事?"豫瑾道:"就是今年三月里。我也没寄讣闻来,我想着等我到上海来的时候,我自己来告诉姑外婆一声。"他把他母亲得病的经过约略说了一说,顾老太太不由得老泪纵横,道:"哪儿想得到的。像我们这样老的倒不死,她年纪轻轻的倒死了!"其实豫瑾的母亲也有五十几岁了,不过在老太太的眼光中,她的小辈永远都是小孩。
顾太太叹道:"表姊也还是有福气的,有豫瑾这样一个好儿子。"顾老太太点头道:"那倒是!豫瑾,我听见说你做了医院的院长了。年纪这样轻,真了不得。"豫瑾笑道:"那也算不了什么。人家说的,-乡下第一,城里第七-"顾太太笑道:"你太谦虚了。从前你表舅舅在的时候,他就说你好,说你大了一定有出息的。妈,你记得?"当初也就是因为她丈夫对于豫瑾十分赏识,所以把曼璐许配给他的。
顾太太问道:"你这次到上海来有什么事情吗?"豫瑾道:"我因为医院里要添办一点东西,我到上海来看看。"顾太太又问他住在什么地方,他说住在旅馆里,顾老太太便一口说:"那你就搬在这儿住好了,在旅馆里总不大方便。"顾太太忙附和着,豫瑾迟疑了一下,道:"那太麻烦了吧?"顾太太笑道:"不要紧的──又不跟你客气!你从前不也住在我们家的?"顾老太太道:"真巧,刚巧有间屋子空着没人住,楼下有一家人家刚搬走。"顾太太又向豫瑾解释道:"去年那时候曼璐出嫁了,我们因为家里人少,所以把楼下两间屋子分租出去了。"到现在为止,他们始终没有提起曼璐。顾老太太跟着就说:"曼璐结婚了,你知道吧?"豫瑾微笑道:"我听说的。她好吧?"顾老太太道:"她总算运气好,碰见这个人,待她倒不错。她那姑爷挺会做生意的,现在他们自己盖了房子在虹桥路。"顾老太太对于曼璐嫁得金龟婿这一回事,始终认为是一个奇迹,也可以说是她晚年最得意的一桩事,所以一说就是一大套。豫瑾一面听,一面说:"噢──噢──那倒挺好。"顾太太看他那神气有点不大自然,好象他对曼璐始终未能忘情。他要不是知道她已经结婚了,大概他决不会上这儿来的,因为避嫌疑的缘故。
磨刀的在后门外哇啦哇啦喊,说刀磨好了,顾太太忙起身下楼,豫瑾趁势也站起身来告辞。她们婆媳俩又坚邀他来住,豫瑾笑道:"好,那么今天晚上我就把行李搬来,现在我还有点事,要上别处去一趟。"顾太太道:"那么你早点来,来吃饭。"
当天晚上,豫瑾从旅馆里把两件行李运到顾家,顾太太已经把楼下那间房给收拾出来了,她笑着喊她的两个儿子:"伟民,杰民,来帮着拿拿东西。"豫瑾笑道:"我自己拿。"他把箱子拎到房间里去。两个孩子也跟进来了,站得远远地观望着。顾太太道:"这是瑾哥哥。杰民从前太小了,大概记不得了,伟民你总该记得的,你小时候顶喜欢瑾哥哥了,他走了,你哭了一天一夜,后来还给爸爸打了一顿──他给你闹得睡不着觉,火起来了。"伟民现在已经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长得跟他母亲一样高了,听见这话,不禁有些讪讪的,红着脸不作声。
顾老太太这时候也走进房来,笑道:"东西待会儿再整理,先上去吃饭吧。"顾太太自到厨房里去端菜,顾老太太领着豫瑾一同上楼。今天他们因为等着豫瑾,晚饭吃得特别晚。曼桢吃过饭还得出去教书,所以她等不及了,先盛了一碗饭坐在那里吃着。豫瑾走进来,一看见她便怔住了。在最初的一-那,他还当是曼璐──六七年前的曼璐。曼桢放下碗筷,站起身来笑道:"瑾哥哥不认识我了吧?"豫瑾不好意思说:正是因为太认识她了,所以望着她发怔。他笑着说了声:"是二妹吧?要在别处看见了,真不认识了。"顾老太太道:"本来吗,你从前看见她的时候,她还没有伟民大呢。"
曼桢又把筷子拿起来,笑道:"对不起,我先吃了。因为我吃了饭还要出去。"豫瑾看她盛了一碗白饭,拣了两块咸白菜在那里吃着,觉得很不过意。等到顾太太把一碗碗的菜端了进来,曼桢已经吃完了。豫瑾便道:"二妹再吃一点。"曼桢笑道:"不吃了,我已经饱了。妈,我让你坐。"她站起来,自己倒了杯茶,靠在她母亲椅背上慢慢地喝着,看见她母亲夹了一筷辣椒炒肉丝送到豫瑾碗里去,便道:"妈,你忘了,瑾哥哥不吃辣的。"顾太太笑道:"嗳哟,真的,我倒忘了。"顾老太太笑道:"这孩子记性倒好。"她们再也想不到,她所以记得的原因,是因为她小时候恨豫瑾夺去她的姊姊,她知道他不吃辣的,偏抢着替他盛饭,在碗底抹上些辣酱。他当时总也知道是她恶作剧,但是这种小事他也没有放在心上,现在当然忘得干干净净了。他只觉得曼桢隔了这些年,还记得他不爱吃什么,是值得惊异的。而她的声容笑貌,她每一个姿态和动作,对于他都是这样地熟悉,是他这些年来魂梦中时时萦绕着的,而现在都到眼前来了。命运真是残酷的,然而这种残酷,身受者于痛苦之外,未始不觉得内中有一丝甜蜜的滋味。
曼桢把一杯茶喝完了就走了。豫瑾却一直有些惘惘的。过去他在顾家是一个常客,他们专给客人使用的一种上方下圆的老式骨筷,尺寸特别长,捏在手里特别沉重,他在他们家一直用惯这种筷子,现在又和他们一门老幼一桌吃饭了,只少了一个曼璐。他不免有一种沧桑之感,在那黄黯黯的灯光下。
豫瑾在乡下养成了早睡的习惯,九点半就睡了。顾太太在那里等门,等曼桢回来,顾老太太今天也不瞌睡,尽坐着和媳妇说话,说起侄女儿的生前种种,说说又掉眼泪。又谈到豫瑾,婆媳俩异口同声都说他好。顾太太道:"所以从前曼璐他们爹看中他呢。──咳,也是我们没福气,不该有这样一个好女婿。"顾老太太道:"这种事情也都是命中注定的。"顾太太道:"豫瑾今年几岁了?他跟曼璐同年的吧?他耽误到现在还没结婚,我想想都觉得不过意。"顾老太太点头道:"可不是吗?他娘就这么一个儿子,三十岁出头了还没娶亲,她准得怪我们呢。死的时候都没一个孙子给她穿孝!"顾太太叹道:"豫瑾这孩子呢也是太痴心了。"
两人沉默了一会,她们的思想都朝一条路子上走。还是顾老太太嘴快,先说了出来,道:"其实曼桢跟他也是一对儿。"顾太太低声笑说:"是呀,要是把曼桢给了他,报答他这一番情意,那就再好也没有了。可惜曼桢已经有了沈先生。"顾老太太摇摇头,道:"沈先生的事情,我看也还没准儿呢。认识了已经快两年了,照这样下去,可不给他白耽误了!"顾太太虽然对世钧这种态度也有些不满,但是究竟是自己女儿的男朋友,她觉得她不能不替女儿辩护,便叹了口气,道:"沈先生呢,人是个好人,就是好象脾气有点不爽快。"顾老太太道:"我说句粗话,这就是-骑着茅坑不拉屎!-"说着,她呵呵地笑起来了。顾太太也苦笑。
豫瑾住到他们家里来的第三天晚上,世钧来了。那时候已经是晚饭后,豫瑾在他自己房里。曼桢告诉世钧,现在有这样一个人寄住在他们这里,他是个医生,在故乡的一个小城里行医。她说:"有几个医生肯到那种苦地方去工作?他这种精神我觉得很可佩服。我们去找他谈谈。"她和世钧一同来到豫瑾的房间里,提出许多问题来问他,关于乡下的情形,城镇的情形,她对什么都感到兴趣。世钧不免有一种本能的妒意。他在旁边默默地听着,不过他向来在生人面前不大开口的,所以曼桢也不觉得他的态度有什么异样。
他临走的时候,曼桢送他出来,便又告诉他关于豫瑾和她姊姊的一段历史,道:"这已经是七年前的事了,他一直没有结婚,想必是因为他还不能够忘记她。"世钧笑道:"哦,这人还这样感情丰富,简直是个多情种子-!"曼桢笑道:"是呀,说起来好象有点傻气,我倒觉得这是他的好处。一个人要不是有点傻气,也不会跑到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去办医院。干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世钧没说什么。走到-堂口,他向她点点头,简短地说了声"明儿见-,转过身来就走了。
这以后,世钧每次到她家里来,总有豫瑾在座。有时候豫瑾在自己房间里,曼桢便把世钧拉到他房里去,三个人在一起谈谈说说。曼桢其实是有用意的。她近来觉得,老是两个人腻在一起,热度一天天往上涨,总有一天他们会不顾一切,提前结婚了,而她不愿意这样,所以很欢迎有第三者和他们在一起。她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但是世钧当然不了解。他感到非常不快。
他们办公室里现在改了规矩,供给午膳了,他们本来天天一同出去吃小馆子,曼桢劝他省两个钱,这一向总是在厂里吃,所以谈话的机会更少了。曼桢觉得这样也好,在形迹上稍微疏远一点。她不知道感情这样东西是很难处理的,不能往冰箱里一搁,就以为它可以保存若干时日,不会变质了。
星期六,世钧照例总要到她家里来的,这一个星期六他却打了个电话来,约她出去玩。是顾太太接的电话。她向曼桢嚷了声:"是沈先生。"他们正在吃饭,顾太太回到饭桌上,随手就把曼桢的碟子盖在饭碗上面,不然饭一定要凉了。她知道他们两人一打电话,就要说上半天工夫。
曼桢果然跑出去许久,还没进来。豫瑾本来在那里猜测着,她和她这姓沈的同事的友谊不知道到了什么程度,现在可以知道了。他有点爽然若失,觉得自己真是傻,见面才几天工夫,就容许自己这样胡思乱想起来,其实人家早有了爱人了。
杰民向来喜欢在饭桌上絮絮叨叨说他学校里的事,无论是某某人关夜学,还是谁跟谁打架,他总是兴奋地,气急败坏地一连串告诉他母亲。今天他在那里说他们要演一出戏,他在这出戏里也要担任一个角色,是一个老医生。顾太太道:"好好,快吃饭吧。"杰民爬了两口饭,又道:"妈,你一定要去看的。先生说这出戏非常有意义,是先生替我们拣的这个剧本,这剧本好极了,全世界有名的!"他说的话顾太太一概不理会,她只向他脸上端相着,道:"你嘴角上黏着一粒饭。"杰民觉得非常泄气,心里很不高兴,懒洋洋伸手在嘴角抹了一抹。顾太太道:"还在那儿。"他哥哥伟民便道:"他要留着当点心呢。"一桌子人都笑了,只有豫瑾,他正在那里发呆,他们这样哄然一笑,他倒有点茫然,以为自己或者举止失措,做出可笑的事情来了。他一个个向他们脸上看去,也不得要领。
这一天下午,豫瑾本来有点事情要接洽,他提早出去,晚饭也没有回来吃。同时,世钧和曼桢也是在外面吃了晚饭,方才一同回来,豫瑾也才回来没有一会儿。世钧和曼桢走过他房门口,听见里面一片笑声,原来杰民在那里逼着豫瑾做给他看,怎样演那个医生的角色。豫瑾教他怎样用听筒,怎样量血压。曼桢和世钧立在房门口看着,豫瑾便做不下去了,笑道:"我也就会这两招儿,都教给你了。"杰民只管磨着他。孩子们向来是喜欢换新鲜的,从前世钧教他们骑脚踏车的时候,他们和世钧非常亲近,现在有了豫瑾,对他就冷淡了许多。若在平常的时候,世钧也许觉都不觉得,现在他却特别敏感起来,连孩子们对豫瑾的爱戴,他也有些醋意。
豫瑾一个不防备,打了个呵欠。曼桢道:"杰民,我们上楼去吧,瑾哥哥要睡觉了。"豫瑾笑道:"不不,还早呢。我是因为这两天睡得不大好──现在简直变成个乡下人了,给汽车电车的声音吵得睡不着觉。"曼桢道:"还有隔壁这只无线电,真讨厌,一天开到晚。"豫瑾笑道:"我也是因为不习惯的缘故。我倒想找两本书来看看,睡不着,看看书就睡着了。"曼桢道:"我那儿有。杰民,你上去拿,多拿两本。"
杰民抱了一大帐樽呓来,全是她书架上的,内中还有两本是世钧送她的。她一本本检视着,递给豫瑾,笑道:"不知道你看过没有?"豫瑾笑道:"都没看过。告诉你,我现在完全是个乡下人,一天做到晚,哪儿有工夫看书。"他站在电灯底下翻阅着,曼桢道:"嗳呀,这灯泡不够亮,得要换个大点的。"豫瑾虽然极力拦阻着,曼桢还是上楼去拿灯泡去了。世钧这时候就有点坐不住,要想走了,想想又有点不甘心。他信手拿起一本书来,翻翻看看。杰民又在那里咭咭呱呱说他那出戏,把情节告诉豫瑾。
曼桢拿了只灯泡来,笑道:"世钧,你帮我抬一抬桌子。"豫瑾抢着和世钧两人把桌子抬了过来,放在电灯底下,曼桢很敏捷地爬到桌子上面,豫瑾忙道:"让我来。"曼桢笑道:"不要紧的,我行。"她站在桌子上,把电灯上那只灯泡一拧,摘了下来,这间房屋顿时陷入黑暗中,在黑暗到来之前的一-那,豫瑾正注意到曼桢的脚踝,他正站在桌子旁边,实在没法子不看见。她的脚踝是那样纤细而又坚强的,正如她的为人。这两天她母亲常常跟豫瑾谈家常,豫瑾知道他们一家七口人现在全靠着曼桢,她能够若无其事的,一点也没有怨意,他觉得真难得。他发现她的志趣跟一般人也两样。她真是充满了朝气的。现在他甚至于有这样一个感想,和她比较起来,她姊姊只是一个梦幻似的美丽的影子了。
灯又亮了,那光明正托在她手里,照耀在她脸上。曼桢蹲下身来,跳下桌子,笑道:"够亮了吧?不过你是要躺在床上看书的,恐怕还是不行。"豫瑾道:"没关系,一样的。可别再费事了!"曼桢笑道:"我索性好人做到底吧。"她又跑上楼去,把一只台灯拿了来。世钧认得那盏台灯,就是曼桢床前的那一盏。
豫瑾坐在床沿上,就着台灯看着书。他也觉得这灯光特别温暖么?世钧本来早就想走了,但是他不愿意做出负气的样子,因为曼桢一定要笑他的。他在理智上也认为他的妒忌是没有根据的。将来他们结婚以后,她对他的朋友或者也是这样殷勤招待着,他也决不会反对的──他不见得脑筋这样旧,气量这样小。可是理智归理智,他依旧觉得难以忍受。
尤其难以忍受的是临走的时候,他一个人走向黑暗的街头,而他们仍旧像一家人似的团聚在灯光下。
顾太太这一向冷眼看曼桢和豫瑾,觉得他们俩很说得来,心里便存着七八分的希望,又看见世钧不大来了,更是暗暗高兴,想着一定是曼桢冷淡了他了。
又是一个星期六下午,午饭后,顾太太在桌上铺了两张报纸,把几升米摊在报纸上,慢慢地拣出稗子和沙子。豫瑾便坐在她对过,和她谈天。他说他后天就要回去了,顾太太觉得非常惋惜,因道:"我们也想回去呢,乡下也还有几亩地,两间房子,我们老太太就老惦记着要回去。我也常跟老太太这么说着,说起你娘,我说我们到乡下去,空下来可以弄点吃的,接她来打打小牌,我们老姊妹聚聚。哪晓得就看不见了呢!"说着,又长叹一声。又道:"乡下就是可惜没有好学校,孩子们上学不方便。将来等他们年纪大些,可以住读了,有这么一天,曼桢也结婚了,我真跟我们老太太下乡去了!"
豫瑾听她的口气,彷佛曼桢的结婚是在遥远的将来,很不确定的一桩事情,便微笑问道:"二妹没有订婚么?"顾太太低声笑道:"没有呀。她也没有什么朋友,那沈先生倒是常来,不过这种不知底细的人家,曼桢也不见得愿意。"她的口风豫瑾也听出来了,她显然是属意于他的。但是曼桢本人呢?那沈先生对于她,完全是单恋么?豫瑾倒有些怀疑。可是,人都有这个脾气,凡是他愿意相信的事情,总是特别容易相信。豫瑾也不是例外。他心里又有点活动起来了。
这一向,他心里的苦闷,也不下于世钧。
世钧今天没有来,也没打电话来。曼桢疑心他可会是病了,不过也说不定是有什么事情,所以来晚了。她一直在自己房里,伏在窗台上往下看着。看了半天,无情无绪地走到隔壁房间里来,她母亲见了她便笑道:"今天怎么不去看电影去呀?瑾哥哥后天就要走了,你请请他。"豫瑾笑道:"我请,我请。我到上海来了这些天,电影还一趟也没看过呢!"曼桢笑道
:"我记得你从前顶爱看电影的,怎么现在好象不大有兴趣了?"豫瑾笑道:"看电影也有瘾的,越看得多越要看。在内地因为没得看,憋个两年也就戒掉了。"曼桢道:"有一张片子你可是不能不看。──不过现在不知道还在那儿演着吗。"她马上找报纸,找来找去,单缺那一张有电影广告的。她伏在桌上,把她母亲铺着拣米的报纸掀起一角来看,顾太太便道:"我这都是旧报纸。"曼桢笑道:"喏,这不是今天的吗?"她把最底下的一张报纸抽了出来,顾太太笑道:"好好,我让你。我也是得去歇歇去了,这次这米不好,沙子特别多,把我拣得头昏眼花的。"她收拾收拾,便走出去了。
曼桢在报上找出那张影片的广告,向豫瑾说:"最后一天了。我劝你无论如何得去看。"豫瑾笑道:"你也去。"曼桢道:"我已经看过了。"豫瑾笑道:"要是有你说的那么好,就有再看一遍的价值。"曼桢笑道:"你倒讹上我了!不,我今天实在有点累,不想再出去了,连我弟弟今天上台演戏,我也不打算去看。"豫瑾笑道:"那他一定很失望。"
豫瑾手里拿着她借给他的一本书,他每天在临睡前看上一段,把那本书卷着折着,封面已经脱落了。他笑道:"你看,我把你的书看成这个样子!"曼桢笑道:"这么一本破书,有什么要紧。瑾哥哥你后天就要走了?"豫瑾道:"嗳。我已经多住了一个礼拜了。"他没有说:"都是为了你。"这些话,他本来预备等到临走那天对曼桢说,如果被她拒绝了,正好一走了之,被拒绝之后仍旧住在她家里,天天见面,那一定很痛苦。但是他现在又想,难得有这么一个机会,没有人在旁边。
他踌躇了一会,便道:"我很想请姑外婆跟表舅母到乡下去玩,等伟民他们放春假的时候,可以大家一块儿去,多住几天。可以住在我们医院里,比较干净些。你们大概不放假?"曼桢摇摇头笑道:"我们一年难得放几天假的。&qu... -->>
在一般的家庭里,午后两三点钟是一天内最沉寂的一段时间,孩子们都在学校里,年轻人都在外面工作,家里只剩下老弱残兵。曼桢家里就是这样,只有她母亲和祖母在家。这一天下午,-堂里来了个磨刀的,顾太太听见他在那儿框喝,便提着两把厨刀下楼去了。不一会,她又上来了,在楼梯上便高声喊道:"妈,你猜谁来了?豫瑾来了!"顾老太太一时也记不起豫瑾是谁,模模糊糊地问了声:"唔?谁呀?"顾太太领着那客人已经走进来了。顾老太太一看,原来是她娘家侄女儿的儿子,从前和她的长孙女儿有过婚约的张豫瑾。
豫瑾笑着叫了声"姑外婆"。顾老太太不胜欢喜,道:"你怎么瘦了?"豫瑾笑道:"大概乡下出来的人总显得又黑又瘦。"顾老太太道:"你妈好吗?"豫瑾顿了一顿,还没来得及回答,顾太太便在旁边说:"表姊已经故世了。"顾老太太惊道:"啊?"顾太太道:"刚才我看见他袖子上裹着黑纱,我就吓了一跳!"
顾老太太呆呆地望着豫瑾,道:"这是几时的事?"豫瑾道:"就是今年三月里。我也没寄讣闻来,我想着等我到上海来的时候,我自己来告诉姑外婆一声。"他把他母亲得病的经过约略说了一说,顾老太太不由得老泪纵横,道:"哪儿想得到的。像我们这样老的倒不死,她年纪轻轻的倒死了!"其实豫瑾的母亲也有五十几岁了,不过在老太太的眼光中,她的小辈永远都是小孩。
顾太太叹道:"表姊也还是有福气的,有豫瑾这样一个好儿子。"顾老太太点头道:"那倒是!豫瑾,我听见说你做了医院的院长了。年纪这样轻,真了不得。"豫瑾笑道:"那也算不了什么。人家说的,-乡下第一,城里第七-"顾太太笑道:"你太谦虚了。从前你表舅舅在的时候,他就说你好,说你大了一定有出息的。妈,你记得?"当初也就是因为她丈夫对于豫瑾十分赏识,所以把曼璐许配给他的。
顾太太问道:"你这次到上海来有什么事情吗?"豫瑾道:"我因为医院里要添办一点东西,我到上海来看看。"顾太太又问他住在什么地方,他说住在旅馆里,顾老太太便一口说:"那你就搬在这儿住好了,在旅馆里总不大方便。"顾太太忙附和着,豫瑾迟疑了一下,道:"那太麻烦了吧?"顾太太笑道:"不要紧的──又不跟你客气!你从前不也住在我们家的?"顾老太太道:"真巧,刚巧有间屋子空着没人住,楼下有一家人家刚搬走。"顾太太又向豫瑾解释道:"去年那时候曼璐出嫁了,我们因为家里人少,所以把楼下两间屋子分租出去了。"到现在为止,他们始终没有提起曼璐。顾老太太跟着就说:"曼璐结婚了,你知道吧?"豫瑾微笑道:"我听说的。她好吧?"顾老太太道:"她总算运气好,碰见这个人,待她倒不错。她那姑爷挺会做生意的,现在他们自己盖了房子在虹桥路。"顾老太太对于曼璐嫁得金龟婿这一回事,始终认为是一个奇迹,也可以说是她晚年最得意的一桩事,所以一说就是一大套。豫瑾一面听,一面说:"噢──噢──那倒挺好。"顾太太看他那神气有点不大自然,好象他对曼璐始终未能忘情。他要不是知道她已经结婚了,大概他决不会上这儿来的,因为避嫌疑的缘故。
磨刀的在后门外哇啦哇啦喊,说刀磨好了,顾太太忙起身下楼,豫瑾趁势也站起身来告辞。她们婆媳俩又坚邀他来住,豫瑾笑道:"好,那么今天晚上我就把行李搬来,现在我还有点事,要上别处去一趟。"顾太太道:"那么你早点来,来吃饭。"
当天晚上,豫瑾从旅馆里把两件行李运到顾家,顾太太已经把楼下那间房给收拾出来了,她笑着喊她的两个儿子:"伟民,杰民,来帮着拿拿东西。"豫瑾笑道:"我自己拿。"他把箱子拎到房间里去。两个孩子也跟进来了,站得远远地观望着。顾太太道:"这是瑾哥哥。杰民从前太小了,大概记不得了,伟民你总该记得的,你小时候顶喜欢瑾哥哥了,他走了,你哭了一天一夜,后来还给爸爸打了一顿──他给你闹得睡不着觉,火起来了。"伟民现在已经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长得跟他母亲一样高了,听见这话,不禁有些讪讪的,红着脸不作声。
顾老太太这时候也走进房来,笑道:"东西待会儿再整理,先上去吃饭吧。"顾太太自到厨房里去端菜,顾老太太领着豫瑾一同上楼。今天他们因为等着豫瑾,晚饭吃得特别晚。曼桢吃过饭还得出去教书,所以她等不及了,先盛了一碗饭坐在那里吃着。豫瑾走进来,一看见她便怔住了。在最初的一-那,他还当是曼璐──六七年前的曼璐。曼桢放下碗筷,站起身来笑道:"瑾哥哥不认识我了吧?"豫瑾不好意思说:正是因为太认识她了,所以望着她发怔。他笑着说了声:"是二妹吧?要在别处看见了,真不认识了。"顾老太太道:"本来吗,你从前看见她的时候,她还没有伟民大呢。"
曼桢又把筷子拿起来,笑道:"对不起,我先吃了。因为我吃了饭还要出去。"豫瑾看她盛了一碗白饭,拣了两块咸白菜在那里吃着,觉得很不过意。等到顾太太把一碗碗的菜端了进来,曼桢已经吃完了。豫瑾便道:"二妹再吃一点。"曼桢笑道:"不吃了,我已经饱了。妈,我让你坐。"她站起来,自己倒了杯茶,靠在她母亲椅背上慢慢地喝着,看见她母亲夹了一筷辣椒炒肉丝送到豫瑾碗里去,便道:"妈,你忘了,瑾哥哥不吃辣的。"顾太太笑道:"嗳哟,真的,我倒忘了。"顾老太太笑道:"这孩子记性倒好。"她们再也想不到,她所以记得的原因,是因为她小时候恨豫瑾夺去她的姊姊,她知道他不吃辣的,偏抢着替他盛饭,在碗底抹上些辣酱。他当时总也知道是她恶作剧,但是这种小事他也没有放在心上,现在当然忘得干干净净了。他只觉得曼桢隔了这些年,还记得他不爱吃什么,是值得惊异的。而她的声容笑貌,她每一个姿态和动作,对于他都是这样地熟悉,是他这些年来魂梦中时时萦绕着的,而现在都到眼前来了。命运真是残酷的,然而这种残酷,身受者于痛苦之外,未始不觉得内中有一丝甜蜜的滋味。
曼桢把一杯茶喝完了就走了。豫瑾却一直有些惘惘的。过去他在顾家是一个常客,他们专给客人使用的一种上方下圆的老式骨筷,尺寸特别长,捏在手里特别沉重,他在他们家一直用惯这种筷子,现在又和他们一门老幼一桌吃饭了,只少了一个曼璐。他不免有一种沧桑之感,在那黄黯黯的灯光下。
豫瑾在乡下养成了早睡的习惯,九点半就睡了。顾太太在那里等门,等曼桢回来,顾老太太今天也不瞌睡,尽坐着和媳妇说话,说起侄女儿的生前种种,说说又掉眼泪。又谈到豫瑾,婆媳俩异口同声都说他好。顾太太道:"所以从前曼璐他们爹看中他呢。──咳,也是我们没福气,不该有这样一个好女婿。"顾老太太道:"这种事情也都是命中注定的。"顾太太道:"豫瑾今年几岁了?他跟曼璐同年的吧?他耽误到现在还没结婚,我想想都觉得不过意。"顾老太太点头道:"可不是吗?他娘就这么一个儿子,三十岁出头了还没娶亲,她准得怪我们呢。死的时候都没一个孙子给她穿孝!"顾太太叹道:"豫瑾这孩子呢也是太痴心了。"
两人沉默了一会,她们的思想都朝一条路子上走。还是顾老太太嘴快,先说了出来,道:"其实曼桢跟他也是一对儿。"顾太太低声笑说:"是呀,要是把曼桢给了他,报答他这一番情意,那就再好也没有了。可惜曼桢已经有了沈先生。"顾老太太摇摇头,道:"沈先生的事情,我看也还没准儿呢。认识了已经快两年了,照这样下去,可不给他白耽误了!"顾太太虽然对世钧这种态度也有些不满,但是究竟是自己女儿的男朋友,她觉得她不能不替女儿辩护,便叹了口气,道:"沈先生呢,人是个好人,就是好象脾气有点不爽快。"顾老太太道:"我说句粗话,这就是-骑着茅坑不拉屎!-"说着,她呵呵地笑起来了。顾太太也苦笑。
豫瑾住到他们家里来的第三天晚上,世钧来了。那时候已经是晚饭后,豫瑾在他自己房里。曼桢告诉世钧,现在有这样一个人寄住在他们这里,他是个医生,在故乡的一个小城里行医。她说:"有几个医生肯到那种苦地方去工作?他这种精神我觉得很可佩服。我们去找他谈谈。"她和世钧一同来到豫瑾的房间里,提出许多问题来问他,关于乡下的情形,城镇的情形,她对什么都感到兴趣。世钧不免有一种本能的妒意。他在旁边默默地听着,不过他向来在生人面前不大开口的,所以曼桢也不觉得他的态度有什么异样。
他临走的时候,曼桢送他出来,便又告诉他关于豫瑾和她姊姊的一段历史,道:"这已经是七年前的事了,他一直没有结婚,想必是因为他还不能够忘记她。"世钧笑道:"哦,这人还这样感情丰富,简直是个多情种子-!"曼桢笑道:"是呀,说起来好象有点傻气,我倒觉得这是他的好处。一个人要不是有点傻气,也不会跑到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去办医院。干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世钧没说什么。走到-堂口,他向她点点头,简短地说了声"明儿见-,转过身来就走了。
这以后,世钧每次到她家里来,总有豫瑾在座。有时候豫瑾在自己房间里,曼桢便把世钧拉到他房里去,三个人在一起谈谈说说。曼桢其实是有用意的。她近来觉得,老是两个人腻在一起,热度一天天往上涨,总有一天他们会不顾一切,提前结婚了,而她不愿意这样,所以很欢迎有第三者和他们在一起。她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但是世钧当然不了解。他感到非常不快。
他们办公室里现在改了规矩,供给午膳了,他们本来天天一同出去吃小馆子,曼桢劝他省两个钱,这一向总是在厂里吃,所以谈话的机会更少了。曼桢觉得这样也好,在形迹上稍微疏远一点。她不知道感情这样东西是很难处理的,不能往冰箱里一搁,就以为它可以保存若干时日,不会变质了。
星期六,世钧照例总要到她家里来的,这一个星期六他却打了个电话来,约她出去玩。是顾太太接的电话。她向曼桢嚷了声:"是沈先生。"他们正在吃饭,顾太太回到饭桌上,随手就把曼桢的碟子盖在饭碗上面,不然饭一定要凉了。她知道他们两人一打电话,就要说上半天工夫。
曼桢果然跑出去许久,还没进来。豫瑾本来在那里猜测着,她和她这姓沈的同事的友谊不知道到了什么程度,现在可以知道了。他有点爽然若失,觉得自己真是傻,见面才几天工夫,就容许自己这样胡思乱想起来,其实人家早有了爱人了。
杰民向来喜欢在饭桌上絮絮叨叨说他学校里的事,无论是某某人关夜学,还是谁跟谁打架,他总是兴奋地,气急败坏地一连串告诉他母亲。今天他在那里说他们要演一出戏,他在这出戏里也要担任一个角色,是一个老医生。顾太太道:"好好,快吃饭吧。"杰民爬了两口饭,又道:"妈,你一定要去看的。先生说这出戏非常有意义,是先生替我们拣的这个剧本,这剧本好极了,全世界有名的!"他说的话顾太太一概不理会,她只向他脸上端相着,道:"你嘴角上黏着一粒饭。"杰民觉得非常泄气,心里很不高兴,懒洋洋伸手在嘴角抹了一抹。顾太太道:"还在那儿。"他哥哥伟民便道:"他要留着当点心呢。"一桌子人都笑了,只有豫瑾,他正在那里发呆,他们这样哄然一笑,他倒有点茫然,以为自己或者举止失措,做出可笑的事情来了。他一个个向他们脸上看去,也不得要领。
这一天下午,豫瑾本来有点事情要接洽,他提早出去,晚饭也没有回来吃。同时,世钧和曼桢也是在外面吃了晚饭,方才一同回来,豫瑾也才回来没有一会儿。世钧和曼桢走过他房门口,听见里面一片笑声,原来杰民在那里逼着豫瑾做给他看,怎样演那个医生的角色。豫瑾教他怎样用听筒,怎样量血压。曼桢和世钧立在房门口看着,豫瑾便做不下去了,笑道:"我也就会这两招儿,都教给你了。"杰民只管磨着他。孩子们向来是喜欢换新鲜的,从前世钧教他们骑脚踏车的时候,他们和世钧非常亲近,现在有了豫瑾,对他就冷淡了许多。若在平常的时候,世钧也许觉都不觉得,现在他却特别敏感起来,连孩子们对豫瑾的爱戴,他也有些醋意。
豫瑾一个不防备,打了个呵欠。曼桢道:"杰民,我们上楼去吧,瑾哥哥要睡觉了。"豫瑾笑道:"不不,还早呢。我是因为这两天睡得不大好──现在简直变成个乡下人了,给汽车电车的声音吵得睡不着觉。"曼桢道:"还有隔壁这只无线电,真讨厌,一天开到晚。"豫瑾笑道:"我也是因为不习惯的缘故。我倒想找两本书来看看,睡不着,看看书就睡着了。"曼桢道:"我那儿有。杰民,你上去拿,多拿两本。"
杰民抱了一大帐樽呓来,全是她书架上的,内中还有两本是世钧送她的。她一本本检视着,递给豫瑾,笑道:"不知道你看过没有?"豫瑾笑道:"都没看过。告诉你,我现在完全是个乡下人,一天做到晚,哪儿有工夫看书。"他站在电灯底下翻阅着,曼桢道:"嗳呀,这灯泡不够亮,得要换个大点的。"豫瑾虽然极力拦阻着,曼桢还是上楼去拿灯泡去了。世钧这时候就有点坐不住,要想走了,想想又有点不甘心。他信手拿起一本书来,翻翻看看。杰民又在那里咭咭呱呱说他那出戏,把情节告诉豫瑾。
曼桢拿了只灯泡来,笑道:"世钧,你帮我抬一抬桌子。"豫瑾抢着和世钧两人把桌子抬了过来,放在电灯底下,曼桢很敏捷地爬到桌子上面,豫瑾忙道:"让我来。"曼桢笑道:"不要紧的,我行。"她站在桌子上,把电灯上那只灯泡一拧,摘了下来,这间房屋顿时陷入黑暗中,在黑暗到来之前的一-那,豫瑾正注意到曼桢的脚踝,他正站在桌子旁边,实在没法子不看见。她的脚踝是那样纤细而又坚强的,正如她的为人。这两天她母亲常常跟豫瑾谈家常,豫瑾知道他们一家七口人现在全靠着曼桢,她能够若无其事的,一点也没有怨意,他觉得真难得。他发现她的志趣跟一般人也两样。她真是充满了朝气的。现在他甚至于有这样一个感想,和她比较起来,她姊姊只是一个梦幻似的美丽的影子了。
灯又亮了,那光明正托在她手里,照耀在她脸上。曼桢蹲下身来,跳下桌子,笑道:"够亮了吧?不过你是要躺在床上看书的,恐怕还是不行。"豫瑾道:"没关系,一样的。可别再费事了!"曼桢笑道:"我索性好人做到底吧。"她又跑上楼去,把一只台灯拿了来。世钧认得那盏台灯,就是曼桢床前的那一盏。
豫瑾坐在床沿上,就着台灯看着书。他也觉得这灯光特别温暖么?世钧本来早就想走了,但是他不愿意做出负气的样子,因为曼桢一定要笑他的。他在理智上也认为他的妒忌是没有根据的。将来他们结婚以后,她对他的朋友或者也是这样殷勤招待着,他也决不会反对的──他不见得脑筋这样旧,气量这样小。可是理智归理智,他依旧觉得难以忍受。
尤其难以忍受的是临走的时候,他一个人走向黑暗的街头,而他们仍旧像一家人似的团聚在灯光下。
顾太太这一向冷眼看曼桢和豫瑾,觉得他们俩很说得来,心里便存着七八分的希望,又看见世钧不大来了,更是暗暗高兴,想着一定是曼桢冷淡了他了。
又是一个星期六下午,午饭后,顾太太在桌上铺了两张报纸,把几升米摊在报纸上,慢慢地拣出稗子和沙子。豫瑾便坐在她对过,和她谈天。他说他后天就要回去了,顾太太觉得非常惋惜,因道:"我们也想回去呢,乡下也还有几亩地,两间房子,我们老太太就老惦记着要回去。我也常跟老太太这么说着,说起你娘,我说我们到乡下去,空下来可以弄点吃的,接她来打打小牌,我们老姊妹聚聚。哪晓得就看不见了呢!"说着,又长叹一声。又道:"乡下就是可惜没有好学校,孩子们上学不方便。将来等他们年纪大些,可以住读了,有这么一天,曼桢也结婚了,我真跟我们老太太下乡去了!"
豫瑾听她的口气,彷佛曼桢的结婚是在遥远的将来,很不确定的一桩事情,便微笑问道:"二妹没有订婚么?"顾太太低声笑道:"没有呀。她也没有什么朋友,那沈先生倒是常来,不过这种不知底细的人家,曼桢也不见得愿意。"她的口风豫瑾也听出来了,她显然是属意于他的。但是曼桢本人呢?那沈先生对于她,完全是单恋么?豫瑾倒有些怀疑。可是,人都有这个脾气,凡是他愿意相信的事情,总是特别容易相信。豫瑾也不是例外。他心里又有点活动起来了。
这一向,他心里的苦闷,也不下于世钧。
世钧今天没有来,也没打电话来。曼桢疑心他可会是病了,不过也说不定是有什么事情,所以来晚了。她一直在自己房里,伏在窗台上往下看着。看了半天,无情无绪地走到隔壁房间里来,她母亲见了她便笑道:"今天怎么不去看电影去呀?瑾哥哥后天就要走了,你请请他。"豫瑾笑道:"我请,我请。我到上海来了这些天,电影还一趟也没看过呢!"曼桢笑道
:"我记得你从前顶爱看电影的,怎么现在好象不大有兴趣了?"豫瑾笑道:"看电影也有瘾的,越看得多越要看。在内地因为没得看,憋个两年也就戒掉了。"曼桢道:"有一张片子你可是不能不看。──不过现在不知道还在那儿演着吗。"她马上找报纸,找来找去,单缺那一张有电影广告的。她伏在桌上,把她母亲铺着拣米的报纸掀起一角来看,顾太太便道:"我这都是旧报纸。"曼桢笑道:"喏,这不是今天的吗?"她把最底下的一张报纸抽了出来,顾太太笑道:"好好,我让你。我也是得去歇歇去了,这次这米不好,沙子特别多,把我拣得头昏眼花的。"她收拾收拾,便走出去了。
曼桢在报上找出那张影片的广告,向豫瑾说:"最后一天了。我劝你无论如何得去看。"豫瑾笑道:"你也去。"曼桢道:"我已经看过了。"豫瑾笑道:"要是有你说的那么好,就有再看一遍的价值。"曼桢笑道:"你倒讹上我了!不,我今天实在有点累,不想再出去了,连我弟弟今天上台演戏,我也不打算去看。"豫瑾笑道:"那他一定很失望。"
豫瑾手里拿着她借给他的一本书,他每天在临睡前看上一段,把那本书卷着折着,封面已经脱落了。他笑道:"你看,我把你的书看成这个样子!"曼桢笑道:"这么一本破书,有什么要紧。瑾哥哥你后天就要走了?"豫瑾道:"嗳。我已经多住了一个礼拜了。"他没有说:"都是为了你。"这些话,他本来预备等到临走那天对曼桢说,如果被她拒绝了,正好一走了之,被拒绝之后仍旧住在她家里,天天见面,那一定很痛苦。但是他现在又想,难得有这么一个机会,没有人在旁边。
他踌躇了一会,便道:"我很想请姑外婆跟表舅母到乡下去玩,等伟民他们放春假的时候,可以大家一块儿去,多住几天。可以住在我们医院里,比较干净些。你们大概不放假?"曼桢摇摇头笑道:"我们一年难得放几天假的。&qu...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