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窦婴之死是武帝时期的一个大案。此案起因甚微——灌夫闹酒,后果却很严重:灌夫族灭,窦婴弃市,田发神经病死。此案的一大疑点,是所谓“先帝遗诏”——窦婴以矫诏罪被判处死刑。所谓“先帝遗诏”只有九个字:“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然而汉景帝对窦婴的评价并不高,何以给予他这样的重托呢?
事实上,无论如何,窦婴非死不可。为什么?因为他是外戚集团的代表人物。
窦婴的死是西汉初年的一大疑案。这个案子虽然很大,起因却非常之小,是什么呢?就是灌夫在丞相田的婚宴上闹酒。那么灌夫为什么要在田的婚宴上闹酒呢?是因为他发现来参加婚礼的人对窦婴不尊敬。具体地说,就是田给大家敬酒的时候,所有的宾客都避席了;而窦婴来给大家敬酒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没有避席。那什么叫避席呢?我们知道,古人是席地而坐,是坐在地上的,所以召开会议或者是举行酒宴时,要先把这个席子放好。你的席子放在哪里,你的座位就在哪里,这个叫做席位。主人坐在正中、主要的地方叫主席,其他的人分成两列排在旁边叫列席。如果是主人或者重要的贵宾来给咱们敬酒,咱们要避席——离开这个席位,然后退下来说“不敢当”
那么在田的婚宴上,田来敬酒的时候,所有的客人都避席了;而窦婴来敬酒的时候,大多数的客人都半避——半起避开,说“不敢当”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些客人对窦婴不够尊重。而窦婴的资格可比田要老得多。当年窦婴炙手可热、红极一时的时候田是什么?他只是个郎官,想拍窦婴马屁都拍不上的;现在田当了丞相,窦婴下台了,你们就这样?你们太势利眼了吧?所以,灌夫就发脾气了。
灌夫发脾气,他也不好找别的人发啊,他瞄准一个灌家的人,是他的晚辈——我家里人我总可以教训吧!这个家伙在干什么呢?在和程不识将军说悄悄话。灌夫就跑过去说,干什么干什么?老夫来给你敬酒,你却像个女人一样地说悄悄话!干什么呢?你平时说程不识将军一钱不值,怎么你现在跟他说悄悄话?
田看到这个就不高兴了:打狗要看主人嘛,这个是我的客人嘛。田就说灌夫,你这话什么意思?程不识将军和李广将军都是卫尉,你这样说程不识将军,那把李广将军的面子往哪儿放?灌夫说,老子今天豁出去了,管他们什么姓程的姓李的!然后就闹起来了,一闹起来灌夫就被抓起来了。因为这场婚宴是太后懿旨要田办的,那么你不给田面子便是不给太后面子,这叫做“大不敬”是可以论罪的。
灌夫被抓起来以后,窦婴想,灌夫为什么闹酒呢?他是为了给我争面子。那我不能不救灌夫啊!窦婴就出面救灌夫,结果窦婴也被抓起来了。窦婴一看急了,马上托人跟皇帝说,我有先帝遗诏,先帝遗诏上已经说了,我窦婴可以怎样怎样。
据史记上记载,汉景帝临死的时候留给窦婴一份遗诏,告诉他如果遇到了麻烦可以直接打报告给皇帝。窦婴以为有了先帝遗诏这个尚方宝剑就可以免死了,可事情并非那么简单,最后窦婴以伪造先帝遗诏罪被斩首。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份遗诏呢?
汉武帝接到报告一看,说有先帝遗诏,那我们就去查一查吧,就到尚书那儿查。尚书是什么意思呢?尚书在汉代是保存国家图书、资料、档案、文件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兼国家档案馆兼国家机要局。汉武帝派人到尚书那儿一查,说是没有,没见到存档。于是就给窦婴定了个罪名是“矫诏”——伪造先帝遗诏。这是很大的罪过,为此就把窦婴给杀了。所以窦婴这个案子的疑点,就在于到底有没有所谓的先帝遗诏。
那么,史书上的记载只是这样的:窦婴说有先帝遗诏,而档案馆里没有先帝遗诏。这就有好几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就是窦婴矫诏,伪造了一个诏书;第二种可能是没有存档;第三种可能是存档的诏书被毁掉了。那么,没有存档又分两种可能:一种是景帝忘了存档,第二种是景帝故意不存档。被毁掉也有两种可能:一是王太后和田把遗诏毁了,二是汉武帝把遗诏给毁了。
现在我们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看到的,是选择“王太后、田毁诏”这种说法,但是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根据史记的记载,窦婴的所谓先帝遗诏只有九个字,叫“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这九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窦婴如果遇到了什么麻烦,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打报告给皇帝,你怎么说都行。也就是这么九个字,这九个字不是很严重啊,不是像电视剧里面说的那样——窦婴手上有一份先帝遗诏,根据这个遗诏窦婴可以做周勃,就是平定诸吕之乱的周勃,拥有这个权力,可以废掉太后,可以平定王氏、田氏。
根据“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这九个字看,窦婴手里的遗诏并不具备那样一个性质,就是说汉景帝并没有授权窦婴可以做周勃。而且根据汉景帝对窦婴的一贯看法,也不大可能留下一份遗诏说:窦婴你做周勃,看到出问题以后就把王太后废掉!这不大可能,因为汉景帝对窦婴的评价并不是很高。窦太后曾经建议汉景帝让窦婴当丞相,汉景帝说了这样的话,说魏其这个人——窦婴是封了魏其侯的——“沾沾自喜,多易,难以为相持重”什么叫沾沾自喜呢?沾沾就是扬扬得意;自喜,就是自恋、自爱,自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沾沾自喜”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出来的;“多易”就是指草率轻浮;“持重”是指担当重任。连在一起就是说:窦婴这个人自鸣得意,自视甚高,草率轻浮,很难承担丞相的重任——这样的人,汉景帝怎么会让他做周勃呢?
当然了,哪怕就只有遗诏上的这九个字,王太后和田也不会高兴,也会紧张,汉武帝可能也不会高兴——他们也可能想把这个遗诏给毁掉。但是毁诏并不容易,因为我们知道宫廷里的存档应该有两份,就是既存件又存目。现在我们在电视剧汉武大帝里看到的是装遗诏的盒子没有了,这个盒子和遗诏是可以拿去烧的。但是还有一个登记册啊,当初发的诏事后还是要登记的啊——某年某月某日,上赐魏其侯,诏书一份,存在第几行,第几格,哪个柜子——得有这个东西啊,这个目录你删不掉啊,那个你怎么毁得掉呢?甚至也可能只有一个目录,只是登记了一笔,没有什么副本——我们也搞不清楚是不是有副本——但是即便没有副本,登记的这么一行字也应该是有的,这个东西是毁不掉的。所以说,毁诏的可能性不大。
那么,矫诏的可能性也不大——窦婴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去伪造一份先帝遗诏,他哪有那么大胆子?而且根据司马迁的记录来看,当时的人都相信窦婴手上是有一份先帝遗诏的,上面就是这九个字:“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景帝给了窦婴一份诏书,那不是写几个字就行了的,是要加印加玺的。这几个字你能够伪造,玺印你也能伪造?汉代是个非常重视印信的朝代,我们在电视剧里已经看到了,即便拿着皇帝的节杖和诏书但没有虎符,也是不能调兵的啊。这是汉代的一个特点,它是认图章不认人,认证件不认人的——我是谁你还不认识吗?不行,拿证件来,拿虎符,拿印章来,没这个我不认识你。那窦婴怎么去伪造这个玺印呢?看来也不大可能。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这几种可能了:一种是汉景帝给了窦婴一份密诏,忘了存档。但如果汉景帝是让他做周勃的,这么重要的事怎么会不存档呢?那么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汉景帝故意不存档,故意不存档就是坑他(窦婴)啊——我给你一份密诏,我又不存档,只要你一拿出来你就完蛋——但是这个汉景帝好像对窦婴也没有如此深仇大恨,要设这么个计策来陷害他吧。最后只剩下一种可能性,就是汉景帝当时也就打了一个白条,随手写了张便条,也没有盖章,也没有用印。但是这种推测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我觉得窦婴所掌握的先帝遗诏是个谜。
窦婴之死起因于灌夫在丞相田婚宴上的一次闹酒,之后以伪造先帝遗诏定罪,而制造这个冤案的背后操纵者就是丞相田。作为外戚集团势力的新兴代表,现任丞相田早就把没落前任、同是外戚身份的窦婴看做是眼中钉。
什么是外戚?外戚就是皇帝的母族和妻族。所谓母族就是母亲家的人,妻族就是妻子家的人。当然皇帝的妻族范围比民间的范围大一点——民间是妻和妾分得很清楚,妻家和夫家是婚姻关系,夫家和妾家没有关系,不算做婚姻关系;但是皇帝会特殊一点,有时皇帝妾家的人也可以算做妻族里面的。母族和妻族是一个人关系最密切的两个家族,再加上自己这一族——父族,合称为三族。但是这三族性质不同,分量也不同。父族是血统关系;母族是血缘关系;妻族是姻缘关系,就是说,妻族和自己一点儿血缘关系都没有。对于皇族来说,父族就是皇族,也叫宗室。当然,在西汉的时候,母族和妻族也可以算做宗室;到了清代的时候,就规定只有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的直系才能算宗室了——所以说,各个朝代宗室的算法也不太一样,但是基本上算起来,按皇帝父族支脉传下来的可以算宗室,可以叫做凤子龙孙。母族和妻族不同姓,他们是外姓人,叫外戚,也叫做皇亲国戚。宗室就是同姓的,凤子龙孙是可以封王的;外戚,也就是异姓的母族和妻族只能封侯。
这个是政治待遇不同,但是待遇不等于关系,待遇高的不一定关系好。为什么呢?同姓的这些宗室往往更有威胁性,因为他也有潜在的皇位继承权——一旦在位的皇帝死了,没有儿子,那就要到同姓的宗室里面去找一个人。汉文帝就是这样当上皇帝的嘛——汉高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汉惠帝继位,汉惠帝死了以后,儿子也没了,只好把他的兄弟刘启从... -->>
窦婴之死是武帝时期的一个大案。此案起因甚微——灌夫闹酒,后果却很严重:灌夫族灭,窦婴弃市,田发神经病死。此案的一大疑点,是所谓“先帝遗诏”——窦婴以矫诏罪被判处死刑。所谓“先帝遗诏”只有九个字:“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然而汉景帝对窦婴的评价并不高,何以给予他这样的重托呢?
事实上,无论如何,窦婴非死不可。为什么?因为他是外戚集团的代表人物。
窦婴的死是西汉初年的一大疑案。这个案子虽然很大,起因却非常之小,是什么呢?就是灌夫在丞相田的婚宴上闹酒。那么灌夫为什么要在田的婚宴上闹酒呢?是因为他发现来参加婚礼的人对窦婴不尊敬。具体地说,就是田给大家敬酒的时候,所有的宾客都避席了;而窦婴来给大家敬酒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没有避席。那什么叫避席呢?我们知道,古人是席地而坐,是坐在地上的,所以召开会议或者是举行酒宴时,要先把这个席子放好。你的席子放在哪里,你的座位就在哪里,这个叫做席位。主人坐在正中、主要的地方叫主席,其他的人分成两列排在旁边叫列席。如果是主人或者重要的贵宾来给咱们敬酒,咱们要避席——离开这个席位,然后退下来说“不敢当”
那么在田的婚宴上,田来敬酒的时候,所有的客人都避席了;而窦婴来敬酒的时候,大多数的客人都半避——半起避开,说“不敢当”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些客人对窦婴不够尊重。而窦婴的资格可比田要老得多。当年窦婴炙手可热、红极一时的时候田是什么?他只是个郎官,想拍窦婴马屁都拍不上的;现在田当了丞相,窦婴下台了,你们就这样?你们太势利眼了吧?所以,灌夫就发脾气了。
灌夫发脾气,他也不好找别的人发啊,他瞄准一个灌家的人,是他的晚辈——我家里人我总可以教训吧!这个家伙在干什么呢?在和程不识将军说悄悄话。灌夫就跑过去说,干什么干什么?老夫来给你敬酒,你却像个女人一样地说悄悄话!干什么呢?你平时说程不识将军一钱不值,怎么你现在跟他说悄悄话?
田看到这个就不高兴了:打狗要看主人嘛,这个是我的客人嘛。田就说灌夫,你这话什么意思?程不识将军和李广将军都是卫尉,你这样说程不识将军,那把李广将军的面子往哪儿放?灌夫说,老子今天豁出去了,管他们什么姓程的姓李的!然后就闹起来了,一闹起来灌夫就被抓起来了。因为这场婚宴是太后懿旨要田办的,那么你不给田面子便是不给太后面子,这叫做“大不敬”是可以论罪的。
灌夫被抓起来以后,窦婴想,灌夫为什么闹酒呢?他是为了给我争面子。那我不能不救灌夫啊!窦婴就出面救灌夫,结果窦婴也被抓起来了。窦婴一看急了,马上托人跟皇帝说,我有先帝遗诏,先帝遗诏上已经说了,我窦婴可以怎样怎样。
据史记上记载,汉景帝临死的时候留给窦婴一份遗诏,告诉他如果遇到了麻烦可以直接打报告给皇帝。窦婴以为有了先帝遗诏这个尚方宝剑就可以免死了,可事情并非那么简单,最后窦婴以伪造先帝遗诏罪被斩首。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份遗诏呢?
汉武帝接到报告一看,说有先帝遗诏,那我们就去查一查吧,就到尚书那儿查。尚书是什么意思呢?尚书在汉代是保存国家图书、资料、档案、文件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兼国家档案馆兼国家机要局。汉武帝派人到尚书那儿一查,说是没有,没见到存档。于是就给窦婴定了个罪名是“矫诏”——伪造先帝遗诏。这是很大的罪过,为此就把窦婴给杀了。所以窦婴这个案子的疑点,就在于到底有没有所谓的先帝遗诏。
那么,史书上的记载只是这样的:窦婴说有先帝遗诏,而档案馆里没有先帝遗诏。这就有好几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就是窦婴矫诏,伪造了一个诏书;第二种可能是没有存档;第三种可能是存档的诏书被毁掉了。那么,没有存档又分两种可能:一种是景帝忘了存档,第二种是景帝故意不存档。被毁掉也有两种可能:一是王太后和田把遗诏毁了,二是汉武帝把遗诏给毁了。
现在我们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看到的,是选择“王太后、田毁诏”这种说法,但是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根据史记的记载,窦婴的所谓先帝遗诏只有九个字,叫“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这九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窦婴如果遇到了什么麻烦,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打报告给皇帝,你怎么说都行。也就是这么九个字,这九个字不是很严重啊,不是像电视剧里面说的那样——窦婴手上有一份先帝遗诏,根据这个遗诏窦婴可以做周勃,就是平定诸吕之乱的周勃,拥有这个权力,可以废掉太后,可以平定王氏、田氏。
根据“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这九个字看,窦婴手里的遗诏并不具备那样一个性质,就是说汉景帝并没有授权窦婴可以做周勃。而且根据汉景帝对窦婴的一贯看法,也不大可能留下一份遗诏说:窦婴你做周勃,看到出问题以后就把王太后废掉!这不大可能,因为汉景帝对窦婴的评价并不是很高。窦太后曾经建议汉景帝让窦婴当丞相,汉景帝说了这样的话,说魏其这个人——窦婴是封了魏其侯的——“沾沾自喜,多易,难以为相持重”什么叫沾沾自喜呢?沾沾就是扬扬得意;自喜,就是自恋、自爱,自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沾沾自喜”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出来的;“多易”就是指草率轻浮;“持重”是指担当重任。连在一起就是说:窦婴这个人自鸣得意,自视甚高,草率轻浮,很难承担丞相的重任——这样的人,汉景帝怎么会让他做周勃呢?
当然了,哪怕就只有遗诏上的这九个字,王太后和田也不会高兴,也会紧张,汉武帝可能也不会高兴——他们也可能想把这个遗诏给毁掉。但是毁诏并不容易,因为我们知道宫廷里的存档应该有两份,就是既存件又存目。现在我们在电视剧汉武大帝里看到的是装遗诏的盒子没有了,这个盒子和遗诏是可以拿去烧的。但是还有一个登记册啊,当初发的诏事后还是要登记的啊——某年某月某日,上赐魏其侯,诏书一份,存在第几行,第几格,哪个柜子——得有这个东西啊,这个目录你删不掉啊,那个你怎么毁得掉呢?甚至也可能只有一个目录,只是登记了一笔,没有什么副本——我们也搞不清楚是不是有副本——但是即便没有副本,登记的这么一行字也应该是有的,这个东西是毁不掉的。所以说,毁诏的可能性不大。
那么,矫诏的可能性也不大——窦婴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去伪造一份先帝遗诏,他哪有那么大胆子?而且根据司马迁的记录来看,当时的人都相信窦婴手上是有一份先帝遗诏的,上面就是这九个字:“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景帝给了窦婴一份诏书,那不是写几个字就行了的,是要加印加玺的。这几个字你能够伪造,玺印你也能伪造?汉代是个非常重视印信的朝代,我们在电视剧里已经看到了,即便拿着皇帝的节杖和诏书但没有虎符,也是不能调兵的啊。这是汉代的一个特点,它是认图章不认人,认证件不认人的——我是谁你还不认识吗?不行,拿证件来,拿虎符,拿印章来,没这个我不认识你。那窦婴怎么去伪造这个玺印呢?看来也不大可能。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这几种可能了:一种是汉景帝给了窦婴一份密诏,忘了存档。但如果汉景帝是让他做周勃的,这么重要的事怎么会不存档呢?那么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汉景帝故意不存档,故意不存档就是坑他(窦婴)啊——我给你一份密诏,我又不存档,只要你一拿出来你就完蛋——但是这个汉景帝好像对窦婴也没有如此深仇大恨,要设这么个计策来陷害他吧。最后只剩下一种可能性,就是汉景帝当时也就打了一个白条,随手写了张便条,也没有盖章,也没有用印。但是这种推测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我觉得窦婴所掌握的先帝遗诏是个谜。
窦婴之死起因于灌夫在丞相田婚宴上的一次闹酒,之后以伪造先帝遗诏定罪,而制造这个冤案的背后操纵者就是丞相田。作为外戚集团势力的新兴代表,现任丞相田早就把没落前任、同是外戚身份的窦婴看做是眼中钉。
什么是外戚?外戚就是皇帝的母族和妻族。所谓母族就是母亲家的人,妻族就是妻子家的人。当然皇帝的妻族范围比民间的范围大一点——民间是妻和妾分得很清楚,妻家和夫家是婚姻关系,夫家和妾家没有关系,不算做婚姻关系;但是皇帝会特殊一点,有时皇帝妾家的人也可以算做妻族里面的。母族和妻族是一个人关系最密切的两个家族,再加上自己这一族——父族,合称为三族。但是这三族性质不同,分量也不同。父族是血统关系;母族是血缘关系;妻族是姻缘关系,就是说,妻族和自己一点儿血缘关系都没有。对于皇族来说,父族就是皇族,也叫宗室。当然,在西汉的时候,母族和妻族也可以算做宗室;到了清代的时候,就规定只有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的直系才能算宗室了——所以说,各个朝代宗室的算法也不太一样,但是基本上算起来,按皇帝父族支脉传下来的可以算宗室,可以叫做凤子龙孙。母族和妻族不同姓,他们是外姓人,叫外戚,也叫做皇亲国戚。宗室就是同姓的,凤子龙孙是可以封王的;外戚,也就是异姓的母族和妻族只能封侯。
这个是政治待遇不同,但是待遇不等于关系,待遇高的不一定关系好。为什么呢?同姓的这些宗室往往更有威胁性,因为他也有潜在的皇位继承权——一旦在位的皇帝死了,没有儿子,那就要到同姓的宗室里面去找一个人。汉文帝就是这样当上皇帝的嘛——汉高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汉惠帝继位,汉惠帝死了以后,儿子也没了,只好把他的兄弟刘启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