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qg.la,刁刃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幸好,这样的日子最多持续几天,等到果林里荔枝收获结束,这场与夏日的较量,才依依不舍地结束了。

    那冷,让人每想起一次,头上便会晕糊起来。

    三

    世界上真正的考验都指向主观——也就是心理考验!坚定的意志、精神、毅力才是创造奇迹的基础。

    如果谁要是问我,世界上意志力最强悍的人群是哪一个,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农民。

    起码我这样认为。

    他们有着最平和的心态,最强悍的意志力,最卓绝的忍受能力,最具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以忍受来自客观世界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折磨与考验。

    他们对于土地的执着与坚定以及充满自信的付出,是令没有经历过的人们无法想象也望尘莫及的,哪怕仅仅是一个细节。

    有时候,一个细节就是一首轰轰烈烈的交响乐,令人心神摇憾。

    现代化的机械文明已经席卷了这片贫瘠的土地,但无可否认,在现代化无法到达的角落里,还有着这样的一群农民用最原始的方法默默地伺弄着他们的土地。

    春耕时节,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为了不浪费时间,在丈夫骑着自行车车去拉水(为了保墒,需要坐水种地)的功夫,田间的五旬的中年妇人竟然在拖着榆木做的犁头犁地,并且健步如飞。一个榆木头犁头几十斤,被拖在刚用铁拉子拉合的、酥软的垄尖上,还要在狭窄夹脚的垄沟里向前趟,还有,一里半地长的大垄。如此繁重的活计,任是个粗豪汉子也要脸红气喘累得直骂娘,可却听不到那妇人半点埋怨声,只能看到她埋下头时去拉绳的粗糙双的手上所表现出的坚韧与前倾的身体按照同一频率在向前行进时的坦然与平和。

    没有一丝埋怨,这不是认命,恰恰是对命运的不屈与抗争。儿女们都在外地上学,无法回家帮忙种地,正是农忙时节,乡亲们帮忙也有限,为了不误农时,只能用坚忍和毅力去平衡人力的稀缺。

    这辈子拖着犁头压过了多少根垄,在稀暄的土里走过了多少里路,也许她已经不记得了,不,应该是记不清了,滴落在土地里的汗水能够添满了一个小小的池塘了吧?那少女时的风情与憧憬,已经被土地与风沙磨灭,煎熬、践踏得不成样子了,明眸已浑浊,青丝成华发,所有梦想中的一切,都在对土地的宽容中散去了,唯一剩下的,只是一颗达观而泊然的心,还有,就是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挚爱与深刻的理解。

    想起靠着这片土地成长起来出人头地的孩子就会轻轻地微笑。除此之外,还企求什么呢?

    那妇人,不过是最简略的一个缩影罢了。这片土地上的农人们,还创造着太多具有强大说服力的事实,让我们高山仰止,哑口无言。

    七月的天,太阳毒辣得像童话白雪公主里的那个王后,阴狠且自恋地将热毒四处扩散,惟恐人们忽略它的存。蚊子,可怕的吸血悍将,为了生存,在每个炎热的夏季蜂涌而出,个个是冷酷无情的杀手。

    热爱土地的农人,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土地的伤害,只是微量地使用除草剂,大部分还是靠人工保苗,手工除草。

    这是一种怎样艰苦的劳做呢?

    土地,松软的土地,走一步都要耗费极大的精力。太阳,毒辣的太阳,像是把人架在火炉上反复烤灸。最可怕的是蚊虫,用铺天盖地来形容毫不夸张。它们肆虐着,疯狂地进攻除草的农人们,掠取它们需要的血食。尤其在芝麻地里,这可恶的昆虫能织成了一张黄色的网,密密麻麻疏而不露地覆在农人们身上。千万管长长的针钻透了农人单薄的衣衫,划开带着汗渍的皮肤,尽情的地吸吸吸。千疼万痒,只能忍忍忍,直到麻木。有时候,随手擦汗抹一把脸,便是一手的血,手掌便凄历得像一面战后的红旗。

    收获时,低杆作物还好说些,而高杆作物收获起来简直是一种最残酷的折磨。比如收麻子。开出车道之后,车在身旁缓慢地行进,农人则执一柄雪亮的镰刀行走在垄间,穿行在如热带雨林般厚密宽大的叶子里。

    刀锋闪亮,最爱小指,稍不注意就有血光之灾,下至少年,上至成人,只要进过麻子地,没有幸免的。胳膊一会儿就会开始发酸了,因为要一直举着胳膊去抓麻子穗子割下来然后不停地往身旁的车上扔才能赶得上车的行进速度,稍一停顿就耽误了整体进程,酸一会之后就是疼,直举到麻木了,也就好了。第一天进麻子地,就是老农人也禁受不起,保管第二天起来时端饭碗都直哆嗦。

    已经干透的低着头好像很文静的麻子叶子更是可恶,穿行在麻子地里,每一步都要与它亲密接触,叶缘如刀啊,割在脸上、脖子上,起初只感觉到痒,但随后汗水一浸,钻心地疼。叶子上的灰尘飞扬起来,盖住口鼻,让人压抑得喘不过气来,只一会儿,肺里就好像满是飞灰,只有大张着嘴,像一条干渴待毙的鱼。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这样的折磨何时能到头。一里多长的大垄,如果一马平川,地上毫无障碍,一里多地算什么,几步就走过去了。可是,从每隔一尺左右的就生长着一株麻子的地里向前望去,仿佛这距离遥远得只能用光年这个概念来衡量了。

    咬牙,只能咬牙,向前、向前、向前,一根垄、两根垄、三根垄,一晌地、两晌地

    四

    收获的日子,仿佛绵绵无期。虽然只是一个多月,却像一个世纪。

    谁能说,这不是对人的意志一种最艰苦卓绝的考验呢?

    只是奇怪,农人跟我们一样是血肉之躯,也不是铁打的,可在他们的眼睛里怎么就找不到一丝痛苦或是忍受的痕迹呢?无论干起多苦多累的活,他们都显得那样轻松自如,甚至有些悠然自得。

    我想,这不仅仅长期锻炼的结果吧。也许,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把干农活当成是吃苦受罪,而是一种享受(恕我大胆地说),因为,艰苦的劳作换来的是在某些人眼里不多但在他们眼里却异常丰硕的回报,能得到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在他们眼里,这一切,又与观看一场快乐的潮剧有什么区别呢?

    长期吃苦并不是要把吃苦转换成为一种习惯,并乐此不疲,而是根本就没有吃苦的概念,只做为一种快乐的经验故老相传,源远流长下来,直至子子孙孙。

    偶而,农民们也会抱怨,这活儿真不是人干的,真累,但抱怨的同时,他心里也会快活地盘算,今年的收成真不错,孩子上学的钱是不用愁了。

    这种抱怨,也应该是假的了。

    一切都是自然的,没有艰苦、忍耐等等诸如此类的概念,这样的意志必定是铁板一块,外界无论怎样都是无法入侵的。

    无欲则刚,原来万事只在无心处。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