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章:国子监进学 (2/2)
笔趣阁 www.bqg.la,开着房车回大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天一大早就有课。
刚打发走杜洪,就有人来给李浩送饭,而且是双人份的饭菜,另一份自然是为杜洪准备的,杜洪已走,就便宜了李浩了,正好他今天没吃午饭,都饿的眼冒金星了。
在国子监的第一天吃的很饱,在国子监的第一夜也睡的很好,以至于他直接睡过头了,第二天早上的《周礼》课他直接缺席。
非常巧合的是这堂课是由国子监祭酒孔颖达亲授,国子监祭酒是个什么概念,就是国子监的校长,官居从三品,算得上大员了,孔颖达是孔子的第31世孙,又是当世大儒,德高望隆,就连李世民都对他敬畏三分,历史上的孔颖达还编订《武经正义》排除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于众学中择优而定一尊,广采以备博览,从而结束了自西汉以来的各种纷争;是他摒弃南学与北学的地域偏见,兼容百氏,融合南北,将西汉以来的经学成果尽行保存,使前师之说不致泯灭,后代学者有所钻仰;也由于他的《五经正义》被唐王朝颁为经学的标准解释,从而完成了中国经学史上从纷争到统一的演变过程。他是一个对中国经学具有总结和统一之功的大经学家。
昨天,当孔颖达听说李浩已经来国子监的时候,他十分激动,所以今天的第一堂课,他就坚持要自己亲自来授课,好见一见这大唐的少年英杰,倘若真是璞玉一块,他打算将其雕琢成一位大经学家。
然而结局跟想象的偏差有点大,李浩在宿舍睡觉睡过头了,压根就没去上课,孔颖达起初很疑惑,上课上到一半,偷偷跑到后堂找来李甫,问:“子庞,李浩当真已经来到国子监了?”
李甫一脸茫然地点头:“来了,昨日下午到的,学生已将他一切安排妥当。”
孔颖达困惑地问:“那他为何今日未来听学?”
“啊?”李甫瞪眼讶叫,“他没来么?”
孔颖达很不开心,皱眉道:“你当老夫已经如此年迈昏聩了吗,人有没有来听学都搞不清吗?”
李甫赶忙赔礼道:“先生恕罪,学生这便前去查看,定给先生一个答复。”说完转身匆匆离开。
孔颖达重重哼了一声,甩袖回到教室,继续讲课。
李浩在宿舍睡得正香,忽被一阵“砰砰砰”的声音惊醒,他从床上坐起揉眼,发现是有人在敲门,而且门外传来李甫的叫声:“李元昊,李元昊,你在不在……”
李浩被吵了觉,浑身都是起床气,衣服都没穿,跳下床就跑过去打开门,然后指着李甫大叫:“李先生,你身为一个读书人,难道连拜访人的礼仪也不懂吗?”
李甫闻言一愣,这才发现自己心急之下真的孟浪了,被一个学生指着鼻子教训,他好尴尬,干咳一声岔开话题:“李元昊,今日早课为何不去?”
李浩打了个呵欠,满不在意地道:“又没人叫我起床,我睡过头了。”说完就返回床边开始穿衣服。
李甫闻言气急,跟了进来,焦躁地道:“你这……这借口,唉,你可知道今日是谁授课吗?”
李浩边穿衣服边问:“谁呀?”手上动作一刻也没停。
李甫见他还不知害怕,气急败坏地道:“是国子监祭酒孔冲远孔大人呀!”
“孔冲远?”李浩翻了翻眼睛,想不出来哪个孔冲远,但他觉得不能暴露自己的无知,还是装作了然于胸的样子,点头道:“哦,孔大人呀。”
李甫见他居然还是若无其事的样子,几乎快崩溃了,他已经开始考虑自己该怎么回去回复孔颖达了。
李浩刚穿好衣服,忽然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孔冲远?莫非是孔颖达?”
他虽然熟记唐朝历史,但看到孔颖达的历史时,大致看了一遍就直接略过,因为他觉得孔颖达这个人太过迂腐,此生唯一拿得出手的功绩也就是那个《五经正义》了,然而《五经正义》有什么用呢,李浩觉得并没有什么用,唯一的用处就是让后世的那些腐儒们钻研儒家学说经义的时候更方便点。
李浩虽然不懂治国,但他身为一个未来人,对古代的社会还是看的很清楚的,儒家的学说在树德育人方面是极好的,用来传承礼制文明也是不错的,但若想要用来治国,呵呵,他不敢苟同,然而历史上就偏偏有无数腐儒觉得儒家的学说乃是治国精要,离之则国必亡,孔颖达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根据史书记载,大唐曾数次受外国番邦袭扰,李世民每次都欲发兵教训那些蛮夷,然而都被孔颖达反对。
他不仅自己反对,还拉着一帮腐儒一起反对,理由很简单,我大唐乃泱泱天国,礼仪之邦,传承数千年的文明,番邦蛮夷不懂礼数,我们应以礼法教化之,而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打打杀杀。
听听,多有道理,多像一个圣人该说的话,李浩有的时候就在想,自己如果哪天抽孔颖达一个耳刮子,他是还手打自己还是用儒家学说来教化自己呢?
李浩当即蹙眉问李甫:“祭酒大人是孔颖达夫子?”
李甫赶忙点头:“正是!”
第二天一大早就有课。
刚打发走杜洪,就有人来给李浩送饭,而且是双人份的饭菜,另一份自然是为杜洪准备的,杜洪已走,就便宜了李浩了,正好他今天没吃午饭,都饿的眼冒金星了。
在国子监的第一天吃的很饱,在国子监的第一夜也睡的很好,以至于他直接睡过头了,第二天早上的《周礼》课他直接缺席。
非常巧合的是这堂课是由国子监祭酒孔颖达亲授,国子监祭酒是个什么概念,就是国子监的校长,官居从三品,算得上大员了,孔颖达是孔子的第31世孙,又是当世大儒,德高望隆,就连李世民都对他敬畏三分,历史上的孔颖达还编订《武经正义》排除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于众学中择优而定一尊,广采以备博览,从而结束了自西汉以来的各种纷争;是他摒弃南学与北学的地域偏见,兼容百氏,融合南北,将西汉以来的经学成果尽行保存,使前师之说不致泯灭,后代学者有所钻仰;也由于他的《五经正义》被唐王朝颁为经学的标准解释,从而完成了中国经学史上从纷争到统一的演变过程。他是一个对中国经学具有总结和统一之功的大经学家。
昨天,当孔颖达听说李浩已经来国子监的时候,他十分激动,所以今天的第一堂课,他就坚持要自己亲自来授课,好见一见这大唐的少年英杰,倘若真是璞玉一块,他打算将其雕琢成一位大经学家。
然而结局跟想象的偏差有点大,李浩在宿舍睡觉睡过头了,压根就没去上课,孔颖达起初很疑惑,上课上到一半,偷偷跑到后堂找来李甫,问:“子庞,李浩当真已经来到国子监了?”
李甫一脸茫然地点头:“来了,昨日下午到的,学生已将他一切安排妥当。”
孔颖达困惑地问:“那他为何今日未来听学?”
“啊?”李甫瞪眼讶叫,“他没来么?”
孔颖达很不开心,皱眉道:“你当老夫已经如此年迈昏聩了吗,人有没有来听学都搞不清吗?”
李甫赶忙赔礼道:“先生恕罪,学生这便前去查看,定给先生一个答复。”说完转身匆匆离开。
孔颖达重重哼了一声,甩袖回到教室,继续讲课。
李浩在宿舍睡得正香,忽被一阵“砰砰砰”的声音惊醒,他从床上坐起揉眼,发现是有人在敲门,而且门外传来李甫的叫声:“李元昊,李元昊,你在不在……”
李浩被吵了觉,浑身都是起床气,衣服都没穿,跳下床就跑过去打开门,然后指着李甫大叫:“李先生,你身为一个读书人,难道连拜访人的礼仪也不懂吗?”
李甫闻言一愣,这才发现自己心急之下真的孟浪了,被一个学生指着鼻子教训,他好尴尬,干咳一声岔开话题:“李元昊,今日早课为何不去?”
李浩打了个呵欠,满不在意地道:“又没人叫我起床,我睡过头了。”说完就返回床边开始穿衣服。
李甫闻言气急,跟了进来,焦躁地道:“你这……这借口,唉,你可知道今日是谁授课吗?”
李浩边穿衣服边问:“谁呀?”手上动作一刻也没停。
李甫见他还不知害怕,气急败坏地道:“是国子监祭酒孔冲远孔大人呀!”
“孔冲远?”李浩翻了翻眼睛,想不出来哪个孔冲远,但他觉得不能暴露自己的无知,还是装作了然于胸的样子,点头道:“哦,孔大人呀。”
李甫见他居然还是若无其事的样子,几乎快崩溃了,他已经开始考虑自己该怎么回去回复孔颖达了。
李浩刚穿好衣服,忽然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孔冲远?莫非是孔颖达?”
他虽然熟记唐朝历史,但看到孔颖达的历史时,大致看了一遍就直接略过,因为他觉得孔颖达这个人太过迂腐,此生唯一拿得出手的功绩也就是那个《五经正义》了,然而《五经正义》有什么用呢,李浩觉得并没有什么用,唯一的用处就是让后世的那些腐儒们钻研儒家学说经义的时候更方便点。
李浩虽然不懂治国,但他身为一个未来人,对古代的社会还是看的很清楚的,儒家的学说在树德育人方面是极好的,用来传承礼制文明也是不错的,但若想要用来治国,呵呵,他不敢苟同,然而历史上就偏偏有无数腐儒觉得儒家的学说乃是治国精要,离之则国必亡,孔颖达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根据史书记载,大唐曾数次受外国番邦袭扰,李世民每次都欲发兵教训那些蛮夷,然而都被孔颖达反对。
他不仅自己反对,还拉着一帮腐儒一起反对,理由很简单,我大唐乃泱泱天国,礼仪之邦,传承数千年的文明,番邦蛮夷不懂礼数,我们应以礼法教化之,而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打打杀杀。
听听,多有道理,多像一个圣人该说的话,李浩有的时候就在想,自己如果哪天抽孔颖达一个耳刮子,他是还手打自己还是用儒家学说来教化自己呢?
李浩当即蹙眉问李甫:“祭酒大人是孔颖达夫子?”
李甫赶忙点头:“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