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乌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时周遇吉走到张问面前,看了一眼张问手上提着的血淋淋的长剑,尚方宝剑,立刻抱着大刀执礼道:“末将周遇吉,拜见张大人。”因为刀柄被绑死在他的右手上,周遇吉一时也没法收刀。
张问将剑放入剑鞘,急忙扶起周遇吉,声音有些沙哑道:“若非周将军援救,本官命休也。城下战况如何?”
众人一起走到城台上,只见左安门城下的明军阵营依然未破,城中的敌兵仍然在猛攻阵营;而城墙上的防御体系原本已经被建虏消灭,这才杀到了城楼上的,但是周遇吉从墙梯杀上了城墙后,已经夺回了城楼、控制了东西两处墙梯,城墙上的敌兵被压缩到了西面靠近永定门的那一边,双方还在厮杀。
张问看了一会,松了一口气道:“周将军来得及时,否则左安门已经沦入建虏之手!”
周遇吉那对眼睛真是大,和牛眼睛一般,还有嘴也很大,很厚的嘴唇完全影响了他的美观,本来一张方正的脸,因为眼睛和嘴的不协调变得有点丑陋。周遇吉说道:“建虏围左安门的时候,皇上得到了消息,听说张大人为了夺取永定门不惜代价,只留下几千人防守中军,又遭受数倍敌兵的围攻,皇上担心张大人的安危,遂亲自下旨末将带京营一部出宣武门增援张大人。一切都是皇上英明决策,末将只是奉旨行事而已。”
张问听到这里,心道:皇上心如明镜,他呆在皇宫里基本不出来,但是对下边这些人却是看得明白,否则皇上就不会点名要周遇吉来了。
如果出来增援的京营军队是其他某部,张问可不认为他们能强攻上城墙,恐怕现在自己已经魂归九泉整个京营,能打的大概就只剩周遇吉这一支人马,其他部队都不太中用,现在都龟缩在内城上,负责城防。
从城楼上居高临下,只见西墙上的敌兵寡不敌众,渐渐不支,正在向永定门那边退却。不多一会,那些建虏兵又奔了回来。张问极目远望,见永定门那边的城墙上密密麻麻的人马向这边冲了过来,看衣甲和旗帜,竟然是明军!
明军出现在西墙上,那么永定门已经拿下了!?张问顿时哈哈大笑,站在这高高的城楼上,开怀大笑,感觉是相当得好,一股王八之气挡也挡不住,在张问的胸中回荡。
城上的虏兵被城墙两边夹击,无处可去,他们现在也体会到了插翅难飞的绝望,挤压之下,许多虏兵从城墙上摔了下去,高大的城墙比京师里的阁楼还高几倍,摔下去只能变成肉饼。
就在这时,突然看见一个明军军士提着一个血淋淋的脑袋,大声高喊道:“老子要高升了,老子要财了!”建虏的残兵败将看见那个头颅,许多人都跪倒在地,扔掉了武器。
张问愕然道:“快去问问,砍了谁的脑袋,不会是代善吧?”
不多一会,一个军士向楼上喊道:“军门,砍了一个贝勒的脑袋,叫多尔衮!只有十几岁,是努尔哈赤的一个儿子!”
张问笑道:“取级的那个兄弟,还真是要升官财了!”
八月二十五日,一支约三万人规模的勤王援兵第二批到达京师,驻扎在了德胜门外,此后的几天时间内,距离京师较近的各地援兵纷纷赶来了。建虏有被分割歼灭的危险,于是撤出了京师,向蓟州方向退却。京师满城争相庆贺,虽然建虏还在关内,但是京师的危险已经基本解除。
张问在中军大营协调各部人马,分兵进击昌平、顺义、通州、香河等周边城池。因为永定门一战,他的名声鹤起,得到了各地将帅的认可,调动兵马就更加容易了。他正在帐中和众将商议对敌方略时,只听见帐外高喊道:“圣旨到!”
张问急忙率领众将迎出大帐,只见来了两队人马,一队太监、一队锦衣卫,站在正中的太监是刘朝(圣夫人客氏的心腹太监)。锦衣卫和太监分别站列在两边,张问等人和刘朝交换了位置,让刘朝站在北边的大帐门口,众将站到下面。
众人跪倒在地听旨,刘朝昂挺胸地缓缓展开祥云黄绢,念道:“制曰:建虏犯境国之大患,左副都御史张问临危受命、兼领勤王总督,痛击虏兵旨调拨内帑银两,犒赏众军,宣张问即刻进宫面圣。钦此。”
众人高呼万岁之后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刘朝走上前来,满脸笑容地说道:“咱家真得贺喜张大人啊,这回您的圣宠恐怕世上都无法仰望了”
张问忙说道:“下官身为大明的臣子,食大明的俸禄,忠君报国份内之事耳,不敢邀功。”
刘朝摇摇头,对张问冠冕堂皇的官腔不作理睬,只说道:“大人这就随咱家进宫去吧,皇爷可是迫不及待要见您呢。”
张问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盔甲,说道:“可否容下官回家换身衣服再去?”
刘朝唉了一声,说道:“就穿这身盔甲,还换什么衣服,刚才咱家不是说了吗,皇爷想尽快见到您,走吧。”
张问这才和众将道别,应酬了一番众人的道贺,然后骑马跟着刘朝等一行人进城了。走到左安门门口,张问从马上下来,正要去解佩剑,这时一个太监走到门口说道:“口谕,说给张问听。”
张问忙跪倒在地,太监说道:“张问之忠心日月可鉴,朕心甚慰,为朕信任之臣,准张问佩剑入宫;为朕之肱骨之臣,恩准他宫中行马。”
“臣不敢!我朝未有大臣敢仗剑面圣的先例,臣非乱臣贼子,岂敢以兵器近天子?”张问动容道,急忙要解腰上的佩剑。
太监又道:“张问,这是圣旨。皇上说了,张问的剑是朕给他的,让你带着,是要你明白皇上的心。明白吗?”
张问心下有些恐慌,正如他刚说的,明朝开国两百余年,没有哪个大臣有带剑进宫的先例,极可能被弹劾谋逆。但是这是圣旨,皇帝让这么干的,暂时大臣们拿张问没办法,顶多骂骂皇帝,张问也不敢抗旨。
他突然有个不祥的预感,如果朱由校驾崩了以后,自己会是什么下场
谁也无法预知身后事,张问顾不得多想,抗旨是实打实的大罪,他只好遵旨行事,带着剑骑着马进入紫禁城。而刘朝等人只有步行的份,他们在骑马的张问傍边步行,自然感觉非常之不爽,就像是侍从马夫一样。
太监们将张问带进了景运门,景运门后面是后宫所在,张问忍不住问道:“皇上在哪里召见微臣?”
刘朝用手帕擦了一把汗,喘着气说道:“养心殿。”
张问只得骑着马缓缓在后宫中行走,后宫有许多来往的宫女,见到有个身披盔甲带着兵器的男人在后宫里骑着马行走,吃惊不小,纷纷低头垂手让到道旁,也不时拿眼偷看张问。张问嘴上有一行胡须,很明显不是太监,宫女们小声议论,有消息灵通的低声说道:“他是皇后娘娘的姐夫张问,刚打了大胜仗,把建虏从京师赶出去了,皇上准他宫中骑马”
这时周遇吉走到张问面前,看了一眼张问手上提着的血淋淋的长剑,尚方宝剑,立刻抱着大刀执礼道:“末将周遇吉,拜见张大人。”因为刀柄被绑死在他的右手上,周遇吉一时也没法收刀。
张问将剑放入剑鞘,急忙扶起周遇吉,声音有些沙哑道:“若非周将军援救,本官命休也。城下战况如何?”
众人一起走到城台上,只见左安门城下的明军阵营依然未破,城中的敌兵仍然在猛攻阵营;而城墙上的防御体系原本已经被建虏消灭,这才杀到了城楼上的,但是周遇吉从墙梯杀上了城墙后,已经夺回了城楼、控制了东西两处墙梯,城墙上的敌兵被压缩到了西面靠近永定门的那一边,双方还在厮杀。
张问看了一会,松了一口气道:“周将军来得及时,否则左安门已经沦入建虏之手!”
周遇吉那对眼睛真是大,和牛眼睛一般,还有嘴也很大,很厚的嘴唇完全影响了他的美观,本来一张方正的脸,因为眼睛和嘴的不协调变得有点丑陋。周遇吉说道:“建虏围左安门的时候,皇上得到了消息,听说张大人为了夺取永定门不惜代价,只留下几千人防守中军,又遭受数倍敌兵的围攻,皇上担心张大人的安危,遂亲自下旨末将带京营一部出宣武门增援张大人。一切都是皇上英明决策,末将只是奉旨行事而已。”
张问听到这里,心道:皇上心如明镜,他呆在皇宫里基本不出来,但是对下边这些人却是看得明白,否则皇上就不会点名要周遇吉来了。
如果出来增援的京营军队是其他某部,张问可不认为他们能强攻上城墙,恐怕现在自己已经魂归九泉整个京营,能打的大概就只剩周遇吉这一支人马,其他部队都不太中用,现在都龟缩在内城上,负责城防。
从城楼上居高临下,只见西墙上的敌兵寡不敌众,渐渐不支,正在向永定门那边退却。不多一会,那些建虏兵又奔了回来。张问极目远望,见永定门那边的城墙上密密麻麻的人马向这边冲了过来,看衣甲和旗帜,竟然是明军!
明军出现在西墙上,那么永定门已经拿下了!?张问顿时哈哈大笑,站在这高高的城楼上,开怀大笑,感觉是相当得好,一股王八之气挡也挡不住,在张问的胸中回荡。
城上的虏兵被城墙两边夹击,无处可去,他们现在也体会到了插翅难飞的绝望,挤压之下,许多虏兵从城墙上摔了下去,高大的城墙比京师里的阁楼还高几倍,摔下去只能变成肉饼。
就在这时,突然看见一个明军军士提着一个血淋淋的脑袋,大声高喊道:“老子要高升了,老子要财了!”建虏的残兵败将看见那个头颅,许多人都跪倒在地,扔掉了武器。
张问愕然道:“快去问问,砍了谁的脑袋,不会是代善吧?”
不多一会,一个军士向楼上喊道:“军门,砍了一个贝勒的脑袋,叫多尔衮!只有十几岁,是努尔哈赤的一个儿子!”
张问笑道:“取级的那个兄弟,还真是要升官财了!”
八月二十五日,一支约三万人规模的勤王援兵第二批到达京师,驻扎在了德胜门外,此后的几天时间内,距离京师较近的各地援兵纷纷赶来了。建虏有被分割歼灭的危险,于是撤出了京师,向蓟州方向退却。京师满城争相庆贺,虽然建虏还在关内,但是京师的危险已经基本解除。
张问在中军大营协调各部人马,分兵进击昌平、顺义、通州、香河等周边城池。因为永定门一战,他的名声鹤起,得到了各地将帅的认可,调动兵马就更加容易了。他正在帐中和众将商议对敌方略时,只听见帐外高喊道:“圣旨到!”
张问急忙率领众将迎出大帐,只见来了两队人马,一队太监、一队锦衣卫,站在正中的太监是刘朝(圣夫人客氏的心腹太监)。锦衣卫和太监分别站列在两边,张问等人和刘朝交换了位置,让刘朝站在北边的大帐门口,众将站到下面。
众人跪倒在地听旨,刘朝昂挺胸地缓缓展开祥云黄绢,念道:“制曰:建虏犯境国之大患,左副都御史张问临危受命、兼领勤王总督,痛击虏兵旨调拨内帑银两,犒赏众军,宣张问即刻进宫面圣。钦此。”
众人高呼万岁之后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刘朝走上前来,满脸笑容地说道:“咱家真得贺喜张大人啊,这回您的圣宠恐怕世上都无法仰望了”
张问忙说道:“下官身为大明的臣子,食大明的俸禄,忠君报国份内之事耳,不敢邀功。”
刘朝摇摇头,对张问冠冕堂皇的官腔不作理睬,只说道:“大人这就随咱家进宫去吧,皇爷可是迫不及待要见您呢。”
张问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盔甲,说道:“可否容下官回家换身衣服再去?”
刘朝唉了一声,说道:“就穿这身盔甲,还换什么衣服,刚才咱家不是说了吗,皇爷想尽快见到您,走吧。”
张问这才和众将道别,应酬了一番众人的道贺,然后骑马跟着刘朝等一行人进城了。走到左安门门口,张问从马上下来,正要去解佩剑,这时一个太监走到门口说道:“口谕,说给张问听。”
张问忙跪倒在地,太监说道:“张问之忠心日月可鉴,朕心甚慰,为朕信任之臣,准张问佩剑入宫;为朕之肱骨之臣,恩准他宫中行马。”
“臣不敢!我朝未有大臣敢仗剑面圣的先例,臣非乱臣贼子,岂敢以兵器近天子?”张问动容道,急忙要解腰上的佩剑。
太监又道:“张问,这是圣旨。皇上说了,张问的剑是朕给他的,让你带着,是要你明白皇上的心。明白吗?”
张问心下有些恐慌,正如他刚说的,明朝开国两百余年,没有哪个大臣有带剑进宫的先例,极可能被弹劾谋逆。但是这是圣旨,皇帝让这么干的,暂时大臣们拿张问没办法,顶多骂骂皇帝,张问也不敢抗旨。
他突然有个不祥的预感,如果朱由校驾崩了以后,自己会是什么下场
谁也无法预知身后事,张问顾不得多想,抗旨是实打实的大罪,他只好遵旨行事,带着剑骑着马进入紫禁城。而刘朝等人只有步行的份,他们在骑马的张问傍边步行,自然感觉非常之不爽,就像是侍从马夫一样。
太监们将张问带进了景运门,景运门后面是后宫所在,张问忍不住问道:“皇上在哪里召见微臣?”
刘朝用手帕擦了一把汗,喘着气说道:“养心殿。”
张问只得骑着马缓缓在后宫中行走,后宫有许多来往的宫女,见到有个身披盔甲带着兵器的男人在后宫里骑着马行走,吃惊不小,纷纷低头垂手让到道旁,也不时拿眼偷看张问。张问嘴上有一行胡须,很明显不是太监,宫女们小声议论,有消息灵通的低声说道:“他是皇后娘娘的姐夫张问,刚打了大胜仗,把建虏从京师赶出去了,皇上准他宫中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