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穿越初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忙碌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已过一旬。整个永宁县乃至整个大唐北方都飘荡着谷物的香气。
古代农业生产纯靠收工,没有机器辅助,粟米都要在未完全成熟时进行收割,以抢农时。
收下来的粟米还不能直接脱粒,要在秸秆上停留一段时间以至全熟。
这时候家家户户院里屋前都晒满了谷物。
苟超春天种了两亩多的粟米、黑豆,一亩半的黍米,四亩的黄豆,加一起连十亩还不到。
张小四本想自家忙完就去赵家帮帮忙,十几年的人生就遇到一个这么投眼缘的外姓兄弟,能帮就多帮一把。
奈何自家耕种的田地众多,虽然还请了几个短工,可还是没赶在赵家前完成抢收工作。
现在赵家又住了个来历不明之人,张小四多少有些替苟超担忧。
那白山子在三兄与三嫂的描述中截然不同。
按张屠户的说法,白山子的来历泛着诡异。
小小年纪一人竟能翻山越岭的来到此地,好巧不巧的倒在村口被赵家兄弟捡个正着。
观其人根本不像出身农猎之家,倒不是他长得多细皮嫩肉,不像吃苦之人;而是看起来并不善知农事,且射猎手法也有问题。
张屠户有会遇到过要进城卖猎物的赵大郎和白山子,寒暄时看到了其射死的野雉山兔。
那猎物俱是一箭毙命,野雉更是穿喉而过。
看那粗陋箭矢,显然没经过精心打制,却能如赵大郎所说一箭一只,箭不走空,那射箭功夫可还在四郎之上。
功夫高,却不怜惜山兔毛皮,显然不该是寻常欲求温饱的农人猎户。
而据三嫂的描述,那白山子不过是个身世堪怜的遇难少年。
当然,这个少年也“不寻常”,乃是个玉面郎君!
人长得是天上少有地上皆无,赛潘安胜宋玉的人物。
为人低调,有本事,有些不食人间烟火,却又尊老爱幼……
总之是好话说了一箩筐。
今儿上午,家里的庄稼就全能收割完成,张小四不打算继续下田,直接奔赵家而来,打算多接触接触白山子。
既是那样一个神仙似的人物,怎就甘愿住到这么一个小山村里?才到两天就住到了大郎家里,又不与村里人走动,难道大郎家有宝贝不成,要他日日守在那里!
虽然想不出因由,可张小四莫名得觉着此人怕是奔着赵家大郎而去。
粟米是最先收回来的,此时已经晒好,可以进行脱粒了。
苟超自打有了记忆之时,他们村里的谷物脱粒就已经使用脱粒机了。
穿到了这里,还是五月份见村里人收麦,才知道古代脱粒如何操作。
大部分人家没有畜力,只好用连枷进行摔打;只有几户家里趁石碾,可以用畜生拉着进行脱粒。
苟超和大部分人家一样,早准备了木质连枷,此时正甩的起劲。
“大郎,忙着呐!”
张小四老远就看到苟超费力的甩着连枷,小小矮矮的个子,每甩一次,似乎都用尽了全身力气。
整个院子草屑飞扬,走得近了,被风吹起的芒壳直扎脸庞。
苟超见张小四过来,停下手里的连枷,疑惑地问道:
“四郎怎地来了,今儿不用做活?”
张小四四下张望了一圈,回道:
“地里的庄稼就要收完了,俺就寻思过来看看可有什么需得帮忙的。”
意外地发现竟有这么一位好友,总把自己记在心里,苟超有些感动地说道:
“今年种得地少,前儿个就收完了,多谢你了。”
... -->>
忙碌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已过一旬。整个永宁县乃至整个大唐北方都飘荡着谷物的香气。
古代农业生产纯靠收工,没有机器辅助,粟米都要在未完全成熟时进行收割,以抢农时。
收下来的粟米还不能直接脱粒,要在秸秆上停留一段时间以至全熟。
这时候家家户户院里屋前都晒满了谷物。
苟超春天种了两亩多的粟米、黑豆,一亩半的黍米,四亩的黄豆,加一起连十亩还不到。
张小四本想自家忙完就去赵家帮帮忙,十几年的人生就遇到一个这么投眼缘的外姓兄弟,能帮就多帮一把。
奈何自家耕种的田地众多,虽然还请了几个短工,可还是没赶在赵家前完成抢收工作。
现在赵家又住了个来历不明之人,张小四多少有些替苟超担忧。
那白山子在三兄与三嫂的描述中截然不同。
按张屠户的说法,白山子的来历泛着诡异。
小小年纪一人竟能翻山越岭的来到此地,好巧不巧的倒在村口被赵家兄弟捡个正着。
观其人根本不像出身农猎之家,倒不是他长得多细皮嫩肉,不像吃苦之人;而是看起来并不善知农事,且射猎手法也有问题。
张屠户有会遇到过要进城卖猎物的赵大郎和白山子,寒暄时看到了其射死的野雉山兔。
那猎物俱是一箭毙命,野雉更是穿喉而过。
看那粗陋箭矢,显然没经过精心打制,却能如赵大郎所说一箭一只,箭不走空,那射箭功夫可还在四郎之上。
功夫高,却不怜惜山兔毛皮,显然不该是寻常欲求温饱的农人猎户。
而据三嫂的描述,那白山子不过是个身世堪怜的遇难少年。
当然,这个少年也“不寻常”,乃是个玉面郎君!
人长得是天上少有地上皆无,赛潘安胜宋玉的人物。
为人低调,有本事,有些不食人间烟火,却又尊老爱幼……
总之是好话说了一箩筐。
今儿上午,家里的庄稼就全能收割完成,张小四不打算继续下田,直接奔赵家而来,打算多接触接触白山子。
既是那样一个神仙似的人物,怎就甘愿住到这么一个小山村里?才到两天就住到了大郎家里,又不与村里人走动,难道大郎家有宝贝不成,要他日日守在那里!
虽然想不出因由,可张小四莫名得觉着此人怕是奔着赵家大郎而去。
粟米是最先收回来的,此时已经晒好,可以进行脱粒了。
苟超自打有了记忆之时,他们村里的谷物脱粒就已经使用脱粒机了。
穿到了这里,还是五月份见村里人收麦,才知道古代脱粒如何操作。
大部分人家没有畜力,只好用连枷进行摔打;只有几户家里趁石碾,可以用畜生拉着进行脱粒。
苟超和大部分人家一样,早准备了木质连枷,此时正甩的起劲。
“大郎,忙着呐!”
张小四老远就看到苟超费力的甩着连枷,小小矮矮的个子,每甩一次,似乎都用尽了全身力气。
整个院子草屑飞扬,走得近了,被风吹起的芒壳直扎脸庞。
苟超见张小四过来,停下手里的连枷,疑惑地问道:
“四郎怎地来了,今儿不用做活?”
张小四四下张望了一圈,回道:
“地里的庄稼就要收完了,俺就寻思过来看看可有什么需得帮忙的。”
意外地发现竟有这么一位好友,总把自己记在心里,苟超有些感动地说道:
“今年种得地少,前儿个就收完了,多谢你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