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空间之丑颜农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青璃来到这里已经半年了,从烈日炎炎的夏日到白雪皑皑的寒冬,今儿是大年三十,跨过今天,也就迎来又一年,她也要八岁了,回顾这半年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的,这也多亏了有这个空间。
一大早,青璃和自家的大哥莫子归,三哥莫子松,二姐青蔷,小弟子喜,李墨轩给爹娘磕头拜年,都收到一个沉甸甸荷包,大哥在去祭祖之前还塞给她一个红色绣着金线的小荷包,青璃寻个角落偷偷打开一看,是一个项链的吊坠,镂空的金佛,上面的金佛还带着慈祥的笑脸,悠闲的盘坐,青璃顿时就喜欢上了,看二姐神色正常,应该没有被大哥特别的厚待。
除夕是一年里最重要的日子,祭祖的菜品都是娘刘氏夜里做的,不但有鸡鸭鱼肉,还得有各种糕饼点心,莫家曾经也是大族,非常重视祭祀祖先,也是尽孝道,告诉祖先族人们的生活不错,请他们安心,保佑族人们。
早上一家人都没吃饭,青璃空着肚子,娘刘氏带着李墨轩和青璃,二姐青蔷,先去了李伯母的坟头,上香烧纸,还摆设不少的供品,唠叨着家里最近的事。
“李妹子,家里盖了新房,现在过的不错,把轩子交给我们,你安心,这娃是个有出息的,人也孝顺,我和他爹都喜欢的很,你在九泉之下也能闭上眼了,给你多烧点纸钱,买点自己喜欢吃的,可不要再苦哈哈的。”
娘拿着一捆纸钱烧了一会,让青璃和二姐青蔷,小弟子喜给李伯母磕了一个头,然后几个人远远的等着,把时间留给了李墨轩。
青璃看到李墨轩先是郑重其事的磕了三个头,然后站起身也开始烧纸钱,她耳力不错,能听到他说的话,无非也是让娘放心,他没有违背娘的遗愿,还说自己一定好好报答自家,努力成为人上人。
烧完纸钱之后,青璃看到李墨轩的眼角有些红,犹豫着是不是要安慰几句,又觉得大年十三说这个有些不合时宜。
“小妹,你放心吧,我娘说她过的很好,不用我担心。”
李墨轩拉着青璃的手,在她耳边小声的道,“今儿是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明年一切都会好。”
几个人到了青璃家,崔奶奶已经在院子里杀鸡,规定初一这天是禁止杀生的,家里虽然有冻鸡,但是都想吃新鲜的,青璃家的鸡每天都下蛋,大伯娘舍不得杀,把她自家的鸡杀了两只,留着炖蘑菇,这是除夕夜的大菜之一。
现在时辰还早,但是大堂嫂付彩云已经在灶间忙活了很久,要炸面果子,炒花生糖,初一到十五,全靠这些吃食招待客人,娘刘氏和二姐也跟进去帮忙,只留下青璃一个人无所事事,在院子里晃悠。
“二伯娘,青黛堂姐过年好!”
青璃家刚来不久,二伯娘也带着青黛堂姐进了院子,手里还拎着一些点心,摸了摸青璃的头,“这小嘴甜的,可红包不能现在给你,这天冷,你赶紧进屋去吧,带着你小弟玩一会儿。”
青璃最近都没有陪小弟子喜,因为他有了东娃这个玩伴,两个小娃都不寂寞,每天都有玩的项目,就跳门口的台阶都能玩上一个时辰,有时候她感叹,人越小越单纯,快乐也很简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青璃记得有这么一首诗来描绘除夕,但是在凤阳城小凤县的莫家村里,虽然家家户户燃起爆竹,也挂了灯笼和春联,却感受不到春风送暖,前几天下的雪没有化,到处还是一片的白色,寒风瑟瑟,有的人家门口还挂了猪头,多亏家家户户晚上都点红灯笼,不然的话还真要被门口的猪头吓上一跳。
今夜是家里团圆的时刻,要准备的吃食很多,索性人手也多,不用担心忙不过来,不过大伯家的灶间小,几个人在里面忙活还需要错开身子。
快到午时,莫家的男人才从祠堂回来,这一跪就是一个多时辰,家里的人都有了经验,用兔子皮加棉花做了护腿,不然祠堂那种青石板,可冰凉的很。
“老婆子,咱家的菜被抢没了,都说咱家做的好,里面肉放的多呢。”
爷爷莫福来眉开眼笑的,进了屋,先找奶奶说话,家里祭祖准备的菜色基本快成了全村最好的,连族长都拿走了一盘红烧鱼,这个时候村里的河都冻了厚冰,镇上买上一条不大的鱼还要一百文,而且鱼是饭桌上必备的,象征年年有余。
往年家里穷是吃不起鱼的,大伯娘大刘氏手巧,就用玉米面和糯米掺在一起,捏成一条鱼的形状,蒸过之后淋汁,就是为了图个好彩头,今年家里是真的能吃上鱼。
“那是咱家日子过的红火。”
奶也接了一句,今天是除夕,必须多多的说好听的吉祥话,不能说关于“死,杀,鬼”等字眼,否则来年要倒霉上一年,古代的人格外的迷信,昨天晚上青璃都快睡着了还被娘刘氏喊起来一顿的教育,长辈夹菜的时候,就算吃的撑也不能说“不要”,要说“有了”。
还有很多的禁忌,禁忌大声喧哗,以免惊醒恶魔;禁忌照镜子,以免见“恶魔”;禁忌将灯油泼地,倘若油味冲淡了酒味,“恶魔”便会醒来,导致祸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
现代城市里的除夕已经没了这么多的说道,同样过年的气氛也淡化很多,只是在除夕夜的时候才能看到焰火划过天际,有时候还有消防车的轰鸣,不知道哪里着火。
在莫家村,放鞭炮也是要看着的,村民们不会寻找干枯的柴火垛子旁边放鞭炮,这防火意识还是很强的。
“子喜,东娃,你俩只能放溜溜花,还要离柴火垛子远一点,让你们大哥带你们去,知道吗?”
奶李氏还不放心小娃,反复的叮嘱,看到大哥莫子归也跟了出去,青璃根本不担心,只是想到年后他要离开,心情还是暗了下。
“看看,我这双新鞋,是彩云做的,这手艺真不错,脚底穿着软和,纳了很多层,可是力气活。”
奶和众人炫耀她的新鞋,新衣裳是青璃家买的布料和棉花,大伯娘给做的,暗红色的绸缎袄子,上面还带着寿字纹,爷爷是新袄子也是同款,却是蓝色的。
两个老人都和小孩子一样,炫耀着新衣新鞋,二伯娘回来的晚,也在年前赶制了几双厚厚的棉袜,让爷奶心里熨帖的很。
家里的人都穿上了新衣裳,往年就算是粗布也是没有银钱置办新衣裳的,今年年景好,家里人不只都添了一套,也都喜滋滋的。
大伯二伯和自家爹聚在堂屋里,说着年后开饭铺的事,过年之后就要去整理一下,原本的铺子不用做太大的改动,但是需要清扫一下,置办上一些新桌椅,在旁边的屋子开上一个窗口,卖上一些可以带走的吃食。
张大娘的酱香肘花做的不错,自家考虑加上一道熟食,天暖和可以卖些打包带走的烧烤,同时也卖自家腌渍的辣白菜和腊肠。
“那腊肠是怎么做的,里头放糖了吧?我觉得甜口的比辣口的好吃。”
甜口是广式腊肠,肥瘦比是瘦肉七,肥肉三,蒸上一根切片吃,里面还带着油花,干干的,就算是夏天也能放一两个月,价格不算多贵,也可以切片炒菜,炒土豆片,炒豆角等都好吃的不得了。
“还是辣口的香,这冷天吃点辣的,胃里头热乎。”
大伯和二伯口味不同,二伯不太喜欢甜食,更喜辣,对着腊肠也是赞不绝口。
“我和你们娘早上就喜欢吃点辣白菜和糖蒜,配粥,热乎乎的喝上一大碗,切半个咸鸭蛋吃就好,别的菜都可以没有。”
爷奶上了年纪,最近在镇上基本天天有肉,已经不馋肉了,偏爱清淡一些的。
“咱家也要做出几个特色菜,二嫂在大户人家当灶上娘子,应该有点拿手的吧?”
爹莫如湖觉得自家的铺子地点不错,只要东西价格合理就成,最重要的是有点自己的特色菜能站住脚跟,大酒楼有大酒楼的好处,虽然可以卖的贵,但是要请不少伙计,来的也都是大户人家,得罪不起,也操心,小饭铺有小饭铺的优势,干好了一样赚钱。
“别的我不敢说,你二嫂做油饼绝对有一手,以前我就想,等我们积攒点银子就回到镇上摆摊卖油饼,她做的一层一层的薄的很,还劲道,我们主家最喜欢她这手艺!”
二伯提起吃食来,红光满面,满脸的自豪,孩子娘做的油饼在凤阳城大户人家都有名气,还有不少丫鬟婆子过来讨好,也想学这一门手艺,但是就是学不出来,主要揉面的力道上控制不好。
“我们家璃丫头最喜欢用油饼卷酱肉吃。”
爹莫如湖听到后,也笑了下,还看了一眼稳当坐着听声的青璃,“这丫头能吃的很,上次自己吃了一大张饼,我和她娘吓了一跳,就怕她积食。”
青璃听到爹爹说自己,也尴尬的笑了一下,虽然本质上不是小娃,但是吃货总是对好吃的格外的热衷,上辈子她最喜欢吃的就是东北的熏肉大饼,用油饼里的层夹着熏肉,放上点大葱,刷上一层甜面酱,那滋味,吃过以后很多年都忘不掉。
“这回她二伯娘回来,以后可不愁没大饼吃。”
二伯想起孩子娘的手艺,又补充了一句,“孩子娘芝麻椒盐饼也做的好,以前我们主家的小姐很喜欢,还打赏过。”
椒盐的芝麻饼其实和酥饼差不多,里头空着,加些花椒粉和盐,碎花生和馅,外头撒上芝麻,吃上一口有花生和芝麻的香气,不用吃菜,两三个就吃的很饱,出门带最好。
“看来咱家的饭铺生意一定红火,老二啊,以后你们家就搬到镇上铺子的后院住吧,还能看铺子。”
爷爷提着意见,这个时代民风淳朴,也是有小贼的,晚上后院也要留人才放心,不然饭铺里的一些粮食,没准就遭了贼。
“那没问题,正好我们不用来回的折腾。”
“开年,家里也买辆车牛,给冬子用,咱不能总借别人家的,牛还能耕种。”
一头牛要十几两银子,不算多贵,家里买的起,不然莫子冬去镇上还要借牛车,有时候全靠走,也太累了些,等家里农忙,地也需要靠牛的。
转眼就到了晌午,灶间里要继续熬着鸡汤,娘,大伯娘和二伯娘都端着几盘子的吃食,还有炸的丸子,面果子,虾片,让众人先吃点,早上没吃饭都要垫肚子。
接下来是拜年的仪式,从大伯一家人开始列队给爷奶跪拜拜年,每个人都说上几句吉祥话,奶准备了一摞红包,给家里的小辈,拜年之后青璃这些小的还要和大伯二伯家相互拜年,最后几个小的都衣兜满满,收获好几个红包。
天色将暗,院子里也传来鸡汤的香气,弥漫着,在爷奶的堂屋,支上两张大桌子,菜色比小年还要丰富,炖的一大锅小鸡炖蘑菇,酱板鸭,红烧鱼,糖醋排骨,菠菜拌花生米,蒜苗炒肉,清炒豆芽,还有麻辣豆腐,白菜片炒木耳,炸的丸子,虾片,还有拔丝红薯,还切了一点爽口的辣白菜,把咸鸭蛋也都对半切开放到一个盘子里,谁喜欢吃什么就夹什么。
家里人先全部站起身,点燃一炷香,对着莫家村祠堂的方向拜了又拜,这才坐下,把地上洒了一杯水酒,由一家之主爷爷先动筷子,接下来大家才开始吃这一顿的团圆饭。
今年莫家的菜色比往年的团圆饭都丰盛很多,家里的年景好,大家也都乐呵呵的,小一辈的莫子冬还娶了新媳妇付彩云,也算是给家里增加了人口,奶奶还给付彩云夹了一个鸡腿,让她好好调养身子,早日给莫家添丁,让新媳妇付彩云红了脸蛋。
“璃丫头,还有一个鸡腿给你吃吧,你最喜欢吃这个。”
奶旁边准备一双新筷子,她都用这双筷子来夹菜,下一个轮到青璃,还是青璃说鸡翅膀不好啃,更喜欢吃鸡腿,奶就记在心里。
“鸡腿给青黛吃吧,青黛好久都没回来了。”
一共炖了两只鸡才四只腿,青璃不是家里最小的,却每次都被自家奶关注,不管能不能吃到鸡腿,这种心意却难得。
“三婶,给小妹吃,我都多大了,咋能和小丫头抢鸡腿呢。”
莫青黛笑了一句,家里人都很谦让,二姐青蔷更喜欢吃鸡翅膀,她也不用和别人谦让,自己直接夹了一个,“我就喜欢吃鸡翅膀,虽然肉不多,但是香,哈哈,我不客气了,你们抢不过我。”
“谁和你抢啊。”
莫青黛也嗔了一句,还把酱板鸭的鸭翅给了二姐青蔷夹到碗里一个,“这个鸭翅和鸡翅也差不多,也给你吃,省的说我们和你抢。”
“还有鸭腿的,都急什么,东娃你和小子喜一人一个。”
奶照顾着大家吃饭,谁也没有客气,大过年的不能说太多推拒的话,不吉利,崔奶奶只能含着眼泪,眼中带笑的和大家坐在一个桌上吃饭,丝毫没有前几天的拘束。
“大伯娘,这么久没回来我还是最想念你炸的肉丸子。”
莫青黛连续夹了好几个肉丸子,吃的香,这肉丸子里面可是放了点虾油,生姜,这是大伯娘的独门秘方,一般人都不太会吃,在凤阳城这边虾油卖的并不常见,离海边比较远,这个时代的运输不发达,这边很少有吃海货的机会。
“要我说,过年能吃到菠菜,蒜苗才难得,那些城里大户人家的老爷们也是吃不到的,打南边运送的菜一到凤阳城就被抢的精光,只是咱家今年种的晚了,要是多种一些,也值不少银子。”
二伯娘在大户人家呆过,很了解行情,说起这些也头头是道,但是家里没那么多的地方,把炕上全摆着箱子也种不了多少,只够自家吃的。
“这冬日里的菜精贵着呢,也得精心伺候,炕不能烧的太热,也不能冷到,咱也是第一次种,还是跟璃丫头倒腾的,没啥经验。”
大伯娘说着种菜经,家里只中了蒜苗和菠菜,青璃家后来加种的西红柿和茄子,还有一箱子的青辣椒,现在都挂了果,但是还没成熟,这还是青璃用稀释的灵泉水浇灌的结果。
“黛丫头,这次你们回来,想吃肉丸子就说,时不时做上一顿没问题。”
炸肉丸子,村里人家一年吃不上几次,除非赶上红白喜事或者过年,主要炸丸子很费油,一般人家炒菜都舍不得放几滴,更别提炸东西吃。
一顿饭,众人热热闹闹,男人那桌,大伯和二伯两个人又在赞叹这酒,推杯换盏,围坐在一起,畅想来年的日子,五谷丰登,天下太平,没有什么糟心事,一家人还能继续的和美下去。
一顿饭吃到了掌灯时分,众人还意犹未尽,大伯娘上了些热茶水和干果,爷爷带着大伯他们喝茶水解酒,也都抓上一把瓜子,边吃边聊,这次主要讲话的人是二... -->>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青璃来到这里已经半年了,从烈日炎炎的夏日到白雪皑皑的寒冬,今儿是大年三十,跨过今天,也就迎来又一年,她也要八岁了,回顾这半年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的,这也多亏了有这个空间。
一大早,青璃和自家的大哥莫子归,三哥莫子松,二姐青蔷,小弟子喜,李墨轩给爹娘磕头拜年,都收到一个沉甸甸荷包,大哥在去祭祖之前还塞给她一个红色绣着金线的小荷包,青璃寻个角落偷偷打开一看,是一个项链的吊坠,镂空的金佛,上面的金佛还带着慈祥的笑脸,悠闲的盘坐,青璃顿时就喜欢上了,看二姐神色正常,应该没有被大哥特别的厚待。
除夕是一年里最重要的日子,祭祖的菜品都是娘刘氏夜里做的,不但有鸡鸭鱼肉,还得有各种糕饼点心,莫家曾经也是大族,非常重视祭祀祖先,也是尽孝道,告诉祖先族人们的生活不错,请他们安心,保佑族人们。
早上一家人都没吃饭,青璃空着肚子,娘刘氏带着李墨轩和青璃,二姐青蔷,先去了李伯母的坟头,上香烧纸,还摆设不少的供品,唠叨着家里最近的事。
“李妹子,家里盖了新房,现在过的不错,把轩子交给我们,你安心,这娃是个有出息的,人也孝顺,我和他爹都喜欢的很,你在九泉之下也能闭上眼了,给你多烧点纸钱,买点自己喜欢吃的,可不要再苦哈哈的。”
娘拿着一捆纸钱烧了一会,让青璃和二姐青蔷,小弟子喜给李伯母磕了一个头,然后几个人远远的等着,把时间留给了李墨轩。
青璃看到李墨轩先是郑重其事的磕了三个头,然后站起身也开始烧纸钱,她耳力不错,能听到他说的话,无非也是让娘放心,他没有违背娘的遗愿,还说自己一定好好报答自家,努力成为人上人。
烧完纸钱之后,青璃看到李墨轩的眼角有些红,犹豫着是不是要安慰几句,又觉得大年十三说这个有些不合时宜。
“小妹,你放心吧,我娘说她过的很好,不用我担心。”
李墨轩拉着青璃的手,在她耳边小声的道,“今儿是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明年一切都会好。”
几个人到了青璃家,崔奶奶已经在院子里杀鸡,规定初一这天是禁止杀生的,家里虽然有冻鸡,但是都想吃新鲜的,青璃家的鸡每天都下蛋,大伯娘舍不得杀,把她自家的鸡杀了两只,留着炖蘑菇,这是除夕夜的大菜之一。
现在时辰还早,但是大堂嫂付彩云已经在灶间忙活了很久,要炸面果子,炒花生糖,初一到十五,全靠这些吃食招待客人,娘刘氏和二姐也跟进去帮忙,只留下青璃一个人无所事事,在院子里晃悠。
“二伯娘,青黛堂姐过年好!”
青璃家刚来不久,二伯娘也带着青黛堂姐进了院子,手里还拎着一些点心,摸了摸青璃的头,“这小嘴甜的,可红包不能现在给你,这天冷,你赶紧进屋去吧,带着你小弟玩一会儿。”
青璃最近都没有陪小弟子喜,因为他有了东娃这个玩伴,两个小娃都不寂寞,每天都有玩的项目,就跳门口的台阶都能玩上一个时辰,有时候她感叹,人越小越单纯,快乐也很简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青璃记得有这么一首诗来描绘除夕,但是在凤阳城小凤县的莫家村里,虽然家家户户燃起爆竹,也挂了灯笼和春联,却感受不到春风送暖,前几天下的雪没有化,到处还是一片的白色,寒风瑟瑟,有的人家门口还挂了猪头,多亏家家户户晚上都点红灯笼,不然的话还真要被门口的猪头吓上一跳。
今夜是家里团圆的时刻,要准备的吃食很多,索性人手也多,不用担心忙不过来,不过大伯家的灶间小,几个人在里面忙活还需要错开身子。
快到午时,莫家的男人才从祠堂回来,这一跪就是一个多时辰,家里的人都有了经验,用兔子皮加棉花做了护腿,不然祠堂那种青石板,可冰凉的很。
“老婆子,咱家的菜被抢没了,都说咱家做的好,里面肉放的多呢。”
爷爷莫福来眉开眼笑的,进了屋,先找奶奶说话,家里祭祖准备的菜色基本快成了全村最好的,连族长都拿走了一盘红烧鱼,这个时候村里的河都冻了厚冰,镇上买上一条不大的鱼还要一百文,而且鱼是饭桌上必备的,象征年年有余。
往年家里穷是吃不起鱼的,大伯娘大刘氏手巧,就用玉米面和糯米掺在一起,捏成一条鱼的形状,蒸过之后淋汁,就是为了图个好彩头,今年家里是真的能吃上鱼。
“那是咱家日子过的红火。”
奶也接了一句,今天是除夕,必须多多的说好听的吉祥话,不能说关于“死,杀,鬼”等字眼,否则来年要倒霉上一年,古代的人格外的迷信,昨天晚上青璃都快睡着了还被娘刘氏喊起来一顿的教育,长辈夹菜的时候,就算吃的撑也不能说“不要”,要说“有了”。
还有很多的禁忌,禁忌大声喧哗,以免惊醒恶魔;禁忌照镜子,以免见“恶魔”;禁忌将灯油泼地,倘若油味冲淡了酒味,“恶魔”便会醒来,导致祸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
现代城市里的除夕已经没了这么多的说道,同样过年的气氛也淡化很多,只是在除夕夜的时候才能看到焰火划过天际,有时候还有消防车的轰鸣,不知道哪里着火。
在莫家村,放鞭炮也是要看着的,村民们不会寻找干枯的柴火垛子旁边放鞭炮,这防火意识还是很强的。
“子喜,东娃,你俩只能放溜溜花,还要离柴火垛子远一点,让你们大哥带你们去,知道吗?”
奶李氏还不放心小娃,反复的叮嘱,看到大哥莫子归也跟了出去,青璃根本不担心,只是想到年后他要离开,心情还是暗了下。
“看看,我这双新鞋,是彩云做的,这手艺真不错,脚底穿着软和,纳了很多层,可是力气活。”
奶和众人炫耀她的新鞋,新衣裳是青璃家买的布料和棉花,大伯娘给做的,暗红色的绸缎袄子,上面还带着寿字纹,爷爷是新袄子也是同款,却是蓝色的。
两个老人都和小孩子一样,炫耀着新衣新鞋,二伯娘回来的晚,也在年前赶制了几双厚厚的棉袜,让爷奶心里熨帖的很。
家里的人都穿上了新衣裳,往年就算是粗布也是没有银钱置办新衣裳的,今年年景好,家里人不只都添了一套,也都喜滋滋的。
大伯二伯和自家爹聚在堂屋里,说着年后开饭铺的事,过年之后就要去整理一下,原本的铺子不用做太大的改动,但是需要清扫一下,置办上一些新桌椅,在旁边的屋子开上一个窗口,卖上一些可以带走的吃食。
张大娘的酱香肘花做的不错,自家考虑加上一道熟食,天暖和可以卖些打包带走的烧烤,同时也卖自家腌渍的辣白菜和腊肠。
“那腊肠是怎么做的,里头放糖了吧?我觉得甜口的比辣口的好吃。”
甜口是广式腊肠,肥瘦比是瘦肉七,肥肉三,蒸上一根切片吃,里面还带着油花,干干的,就算是夏天也能放一两个月,价格不算多贵,也可以切片炒菜,炒土豆片,炒豆角等都好吃的不得了。
“还是辣口的香,这冷天吃点辣的,胃里头热乎。”
大伯和二伯口味不同,二伯不太喜欢甜食,更喜辣,对着腊肠也是赞不绝口。
“我和你们娘早上就喜欢吃点辣白菜和糖蒜,配粥,热乎乎的喝上一大碗,切半个咸鸭蛋吃就好,别的菜都可以没有。”
爷奶上了年纪,最近在镇上基本天天有肉,已经不馋肉了,偏爱清淡一些的。
“咱家也要做出几个特色菜,二嫂在大户人家当灶上娘子,应该有点拿手的吧?”
爹莫如湖觉得自家的铺子地点不错,只要东西价格合理就成,最重要的是有点自己的特色菜能站住脚跟,大酒楼有大酒楼的好处,虽然可以卖的贵,但是要请不少伙计,来的也都是大户人家,得罪不起,也操心,小饭铺有小饭铺的优势,干好了一样赚钱。
“别的我不敢说,你二嫂做油饼绝对有一手,以前我就想,等我们积攒点银子就回到镇上摆摊卖油饼,她做的一层一层的薄的很,还劲道,我们主家最喜欢她这手艺!”
二伯提起吃食来,红光满面,满脸的自豪,孩子娘做的油饼在凤阳城大户人家都有名气,还有不少丫鬟婆子过来讨好,也想学这一门手艺,但是就是学不出来,主要揉面的力道上控制不好。
“我们家璃丫头最喜欢用油饼卷酱肉吃。”
爹莫如湖听到后,也笑了下,还看了一眼稳当坐着听声的青璃,“这丫头能吃的很,上次自己吃了一大张饼,我和她娘吓了一跳,就怕她积食。”
青璃听到爹爹说自己,也尴尬的笑了一下,虽然本质上不是小娃,但是吃货总是对好吃的格外的热衷,上辈子她最喜欢吃的就是东北的熏肉大饼,用油饼里的层夹着熏肉,放上点大葱,刷上一层甜面酱,那滋味,吃过以后很多年都忘不掉。
“这回她二伯娘回来,以后可不愁没大饼吃。”
二伯想起孩子娘的手艺,又补充了一句,“孩子娘芝麻椒盐饼也做的好,以前我们主家的小姐很喜欢,还打赏过。”
椒盐的芝麻饼其实和酥饼差不多,里头空着,加些花椒粉和盐,碎花生和馅,外头撒上芝麻,吃上一口有花生和芝麻的香气,不用吃菜,两三个就吃的很饱,出门带最好。
“看来咱家的饭铺生意一定红火,老二啊,以后你们家就搬到镇上铺子的后院住吧,还能看铺子。”
爷爷提着意见,这个时代民风淳朴,也是有小贼的,晚上后院也要留人才放心,不然饭铺里的一些粮食,没准就遭了贼。
“那没问题,正好我们不用来回的折腾。”
“开年,家里也买辆车牛,给冬子用,咱不能总借别人家的,牛还能耕种。”
一头牛要十几两银子,不算多贵,家里买的起,不然莫子冬去镇上还要借牛车,有时候全靠走,也太累了些,等家里农忙,地也需要靠牛的。
转眼就到了晌午,灶间里要继续熬着鸡汤,娘,大伯娘和二伯娘都端着几盘子的吃食,还有炸的丸子,面果子,虾片,让众人先吃点,早上没吃饭都要垫肚子。
接下来是拜年的仪式,从大伯一家人开始列队给爷奶跪拜拜年,每个人都说上几句吉祥话,奶准备了一摞红包,给家里的小辈,拜年之后青璃这些小的还要和大伯二伯家相互拜年,最后几个小的都衣兜满满,收获好几个红包。
天色将暗,院子里也传来鸡汤的香气,弥漫着,在爷奶的堂屋,支上两张大桌子,菜色比小年还要丰富,炖的一大锅小鸡炖蘑菇,酱板鸭,红烧鱼,糖醋排骨,菠菜拌花生米,蒜苗炒肉,清炒豆芽,还有麻辣豆腐,白菜片炒木耳,炸的丸子,虾片,还有拔丝红薯,还切了一点爽口的辣白菜,把咸鸭蛋也都对半切开放到一个盘子里,谁喜欢吃什么就夹什么。
家里人先全部站起身,点燃一炷香,对着莫家村祠堂的方向拜了又拜,这才坐下,把地上洒了一杯水酒,由一家之主爷爷先动筷子,接下来大家才开始吃这一顿的团圆饭。
今年莫家的菜色比往年的团圆饭都丰盛很多,家里的年景好,大家也都乐呵呵的,小一辈的莫子冬还娶了新媳妇付彩云,也算是给家里增加了人口,奶奶还给付彩云夹了一个鸡腿,让她好好调养身子,早日给莫家添丁,让新媳妇付彩云红了脸蛋。
“璃丫头,还有一个鸡腿给你吃吧,你最喜欢吃这个。”
奶旁边准备一双新筷子,她都用这双筷子来夹菜,下一个轮到青璃,还是青璃说鸡翅膀不好啃,更喜欢吃鸡腿,奶就记在心里。
“鸡腿给青黛吃吧,青黛好久都没回来了。”
一共炖了两只鸡才四只腿,青璃不是家里最小的,却每次都被自家奶关注,不管能不能吃到鸡腿,这种心意却难得。
“三婶,给小妹吃,我都多大了,咋能和小丫头抢鸡腿呢。”
莫青黛笑了一句,家里人都很谦让,二姐青蔷更喜欢吃鸡翅膀,她也不用和别人谦让,自己直接夹了一个,“我就喜欢吃鸡翅膀,虽然肉不多,但是香,哈哈,我不客气了,你们抢不过我。”
“谁和你抢啊。”
莫青黛也嗔了一句,还把酱板鸭的鸭翅给了二姐青蔷夹到碗里一个,“这个鸭翅和鸡翅也差不多,也给你吃,省的说我们和你抢。”
“还有鸭腿的,都急什么,东娃你和小子喜一人一个。”
奶照顾着大家吃饭,谁也没有客气,大过年的不能说太多推拒的话,不吉利,崔奶奶只能含着眼泪,眼中带笑的和大家坐在一个桌上吃饭,丝毫没有前几天的拘束。
“大伯娘,这么久没回来我还是最想念你炸的肉丸子。”
莫青黛连续夹了好几个肉丸子,吃的香,这肉丸子里面可是放了点虾油,生姜,这是大伯娘的独门秘方,一般人都不太会吃,在凤阳城这边虾油卖的并不常见,离海边比较远,这个时代的运输不发达,这边很少有吃海货的机会。
“要我说,过年能吃到菠菜,蒜苗才难得,那些城里大户人家的老爷们也是吃不到的,打南边运送的菜一到凤阳城就被抢的精光,只是咱家今年种的晚了,要是多种一些,也值不少银子。”
二伯娘在大户人家呆过,很了解行情,说起这些也头头是道,但是家里没那么多的地方,把炕上全摆着箱子也种不了多少,只够自家吃的。
“这冬日里的菜精贵着呢,也得精心伺候,炕不能烧的太热,也不能冷到,咱也是第一次种,还是跟璃丫头倒腾的,没啥经验。”
大伯娘说着种菜经,家里只中了蒜苗和菠菜,青璃家后来加种的西红柿和茄子,还有一箱子的青辣椒,现在都挂了果,但是还没成熟,这还是青璃用稀释的灵泉水浇灌的结果。
“黛丫头,这次你们回来,想吃肉丸子就说,时不时做上一顿没问题。”
炸肉丸子,村里人家一年吃不上几次,除非赶上红白喜事或者过年,主要炸丸子很费油,一般人家炒菜都舍不得放几滴,更别提炸东西吃。
一顿饭,众人热热闹闹,男人那桌,大伯和二伯两个人又在赞叹这酒,推杯换盏,围坐在一起,畅想来年的日子,五谷丰登,天下太平,没有什么糟心事,一家人还能继续的和美下去。
一顿饭吃到了掌灯时分,众人还意犹未尽,大伯娘上了些热茶水和干果,爷爷带着大伯他们喝茶水解酒,也都抓上一把瓜子,边吃边聊,这次主要讲话的人是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