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瑞雪兆丰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云家村的日子,一如往常般静静流过。
村人们照旧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每每走到村外的水田旁,摸摸那日见饱满的稻穗,感慨两句秋时必定丰收,然后再晃悠悠往家走,小声说说,张家老爷子的寿辰,大儿孝顺,要给摆八桌酒席,做了锦缎的衣衫。
待路过赵家作坊门外,脸上喜色更浓,进村来运豆腐的马车比以前更多了,作坊里日日都是忙碌不停,无论村子里的哪一处角落,都能嗅得淡淡的豆香,而他们家里的那些小公鸡、小猪崽,也眼见着就肥了起来,日子真是有奔头儿啊。
赵家后院因为少了几个丫头,略微有些冷清,瑞雪坐了树下,微微皱着眉头,一会儿嫌弃那椅子太硬,一会儿又嫌弃太阳晃眼,就是烦躁的静不下心来。
这一晃都过去五六日了,那些刺客还是没有上门来,眼见张家老爷子的寿辰就要到了,拖不了几日,张家就该搬回来了,她可不知再扯什么借口,而且,过日子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也不能永无尽头的这般等下去啊。
但是,不等,又没有别的办法,万一刚撤了人手,那些人就突然出现了,岂不更糟?
老嬷嬷心疼自家小姐这般寝食难安,端了茶水上前劝道,“小姐安心,凡事有赵先生担着呢,你只管养好身子,若是你身子熬坏了,可是要误事的。”
瑞雪怎会不知这道理,又见得老嬷嬷这几日脸上皱纹更深,显见是忙碌一家人的饭食,很是疲累,就拉了她的手,笑道,“嬷嬷,我是没事做,太清闲了,这才心思重了,不如一会儿我同嬷嬷一起包包子啊。”
老嬷嬷也觉她有些事做,能换换心思,倒没如往日一般拒绝,应道,“好,小姐只坐着包包子就好,别的嬷嬷张罗。”
一老一少两个女子相扶着去了灶间,老嬷嬷早发好了面,瑞雪在馅料里加了调料,慢慢搅拌着,等着老嬷嬷擀了面皮,就一边闲话儿一边忙碌起来。
西院住的那六个帮手,白日里都在歇息,天色一暗下来,就会躲去各自的暗桩位置,监视四周的风吹草动。
这些人是为了赵家出力,瑞雪自然感激,敌暗我明之下,又不能大摆筵席相谢,就在吃食上下了功夫,包子、馅饼儿这类饭菜兼具,又香又管饱的吃食,日日都会大盆大盆的送去西院,那些人吃饱了,还可以包几个放怀里,半夜再垫垫肚子。
他们平日在镖局,虽说师傅暗地里也有些手段,并不如表面那般日子穷苦,但是,怎么也不能像赵家这般日日大鱼大肉,所以,原本都当是苦差,没想到却是个美事儿,几人也都极满意,夜里倒也警醒,极是卖力气。
这一日下午,村头儿上来了个背着包裹的瘦小汉子,风尘仆仆,满脸的疲惫之色,见得有几个老汉坐在柳树下喝茶,就凑了过去,抿抿干裂的嘴唇,行礼笑道,“老伯,小子赶路到此,实在口渴,老伯能给碗水喝吗?”
农家人多是热情好客,遇到路人到家里歇脚,都要请上桌儿吃顿饭的,更何况还是喝口水,几个老汉一迭声的招呼瘦小汉子到跟前,让了块石头给他坐了,然后又在大陶碗里倒了温茶,递到他手里。
那瘦小汉子显见是渴得狠了,一连咕咚咚喝了两碗,才住了口道谢,老汉们摆手,随口问他从何处来,要到哪里去,瘦小汉子也不隐瞒,就说他叫何大石,从百里外的清河县城来,要去小平山投奔远房舅爷。
众人一听这话,就转而问起清河县乡亲的日子过得如何,那瘦小汉子叹气,“去年收成不好,交了税粮家里就揭不开锅了,若不是太过穷苦,过不得日子,我也不会前来投奔舅爷爷。”
老汉们想起以前各家的日子也是如此,都跟着唏嘘叹气,那何大石手搭凉棚,望了望不远处的水田,低头又见老汉们身前那半盒子桃酥,很是羡慕的说道,“老伯,小子瞧着咱们村子的庄稼长得好不说,村里也有车马走动,想必这日子过得比我家乡好多了。”
几个老汉听得这夸赞,都挺起了胸,一个就道,“以前日子也穷,不过,这一年因为我们村里的赵家开了作坊,后生们每月做工赚工钱,家家也能挑了作坊里的豆渣喂鸡喂猪,不用粮食就长得极好,秋时卖了,再连同种牛豆得的银子,这日子就更好了。”
“可不是,我家几个小子种了三四亩,怎么也有三两银啊。”
“我家也是…”
瘦小汉子一脸憨厚笑着听完,好似很好奇的问道,“赵家作坊?是做何生意的?能带着一村的乡亲都过上好日子,必定是个仁厚的主家?”
“大石啊,你这话可是说对了,整个武国可是再也找不到比赵先生夫妻更好的主家了。作坊里做的是豆腐,大石没吃过吧,我跟你说啊,那豆腐像雪一样白,吃起来软绵绵的,炖着,拌着,吵着,味... -->>
云家村的日子,一如往常般静静流过。
村人们照旧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每每走到村外的水田旁,摸摸那日见饱满的稻穗,感慨两句秋时必定丰收,然后再晃悠悠往家走,小声说说,张家老爷子的寿辰,大儿孝顺,要给摆八桌酒席,做了锦缎的衣衫。
待路过赵家作坊门外,脸上喜色更浓,进村来运豆腐的马车比以前更多了,作坊里日日都是忙碌不停,无论村子里的哪一处角落,都能嗅得淡淡的豆香,而他们家里的那些小公鸡、小猪崽,也眼见着就肥了起来,日子真是有奔头儿啊。
赵家后院因为少了几个丫头,略微有些冷清,瑞雪坐了树下,微微皱着眉头,一会儿嫌弃那椅子太硬,一会儿又嫌弃太阳晃眼,就是烦躁的静不下心来。
这一晃都过去五六日了,那些刺客还是没有上门来,眼见张家老爷子的寿辰就要到了,拖不了几日,张家就该搬回来了,她可不知再扯什么借口,而且,过日子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也不能永无尽头的这般等下去啊。
但是,不等,又没有别的办法,万一刚撤了人手,那些人就突然出现了,岂不更糟?
老嬷嬷心疼自家小姐这般寝食难安,端了茶水上前劝道,“小姐安心,凡事有赵先生担着呢,你只管养好身子,若是你身子熬坏了,可是要误事的。”
瑞雪怎会不知这道理,又见得老嬷嬷这几日脸上皱纹更深,显见是忙碌一家人的饭食,很是疲累,就拉了她的手,笑道,“嬷嬷,我是没事做,太清闲了,这才心思重了,不如一会儿我同嬷嬷一起包包子啊。”
老嬷嬷也觉她有些事做,能换换心思,倒没如往日一般拒绝,应道,“好,小姐只坐着包包子就好,别的嬷嬷张罗。”
一老一少两个女子相扶着去了灶间,老嬷嬷早发好了面,瑞雪在馅料里加了调料,慢慢搅拌着,等着老嬷嬷擀了面皮,就一边闲话儿一边忙碌起来。
西院住的那六个帮手,白日里都在歇息,天色一暗下来,就会躲去各自的暗桩位置,监视四周的风吹草动。
这些人是为了赵家出力,瑞雪自然感激,敌暗我明之下,又不能大摆筵席相谢,就在吃食上下了功夫,包子、馅饼儿这类饭菜兼具,又香又管饱的吃食,日日都会大盆大盆的送去西院,那些人吃饱了,还可以包几个放怀里,半夜再垫垫肚子。
他们平日在镖局,虽说师傅暗地里也有些手段,并不如表面那般日子穷苦,但是,怎么也不能像赵家这般日日大鱼大肉,所以,原本都当是苦差,没想到却是个美事儿,几人也都极满意,夜里倒也警醒,极是卖力气。
这一日下午,村头儿上来了个背着包裹的瘦小汉子,风尘仆仆,满脸的疲惫之色,见得有几个老汉坐在柳树下喝茶,就凑了过去,抿抿干裂的嘴唇,行礼笑道,“老伯,小子赶路到此,实在口渴,老伯能给碗水喝吗?”
农家人多是热情好客,遇到路人到家里歇脚,都要请上桌儿吃顿饭的,更何况还是喝口水,几个老汉一迭声的招呼瘦小汉子到跟前,让了块石头给他坐了,然后又在大陶碗里倒了温茶,递到他手里。
那瘦小汉子显见是渴得狠了,一连咕咚咚喝了两碗,才住了口道谢,老汉们摆手,随口问他从何处来,要到哪里去,瘦小汉子也不隐瞒,就说他叫何大石,从百里外的清河县城来,要去小平山投奔远房舅爷。
众人一听这话,就转而问起清河县乡亲的日子过得如何,那瘦小汉子叹气,“去年收成不好,交了税粮家里就揭不开锅了,若不是太过穷苦,过不得日子,我也不会前来投奔舅爷爷。”
老汉们想起以前各家的日子也是如此,都跟着唏嘘叹气,那何大石手搭凉棚,望了望不远处的水田,低头又见老汉们身前那半盒子桃酥,很是羡慕的说道,“老伯,小子瞧着咱们村子的庄稼长得好不说,村里也有车马走动,想必这日子过得比我家乡好多了。”
几个老汉听得这夸赞,都挺起了胸,一个就道,“以前日子也穷,不过,这一年因为我们村里的赵家开了作坊,后生们每月做工赚工钱,家家也能挑了作坊里的豆渣喂鸡喂猪,不用粮食就长得极好,秋时卖了,再连同种牛豆得的银子,这日子就更好了。”
“可不是,我家几个小子种了三四亩,怎么也有三两银啊。”
“我家也是…”
瘦小汉子一脸憨厚笑着听完,好似很好奇的问道,“赵家作坊?是做何生意的?能带着一村的乡亲都过上好日子,必定是个仁厚的主家?”
“大石啊,你这话可是说对了,整个武国可是再也找不到比赵先生夫妻更好的主家了。作坊里做的是豆腐,大石没吃过吧,我跟你说啊,那豆腐像雪一样白,吃起来软绵绵的,炖着,拌着,吵着,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