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日月当空照中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过什么样的任职经历。
也正是因为这样,到了明末的时候,朝臣之间的党争才会越来越激烈。
因为你如果不结党,就不会有人为你抬轿子,到了廷推的时候,你就没有足够的票数。
然而你一旦结了党,即便是成功入了内阁,当了宰相,你也会被你所结的党拖累,最后不得不陷入党争的漩涡,沦为党争的工具。
朱大明现在所做的就是想把新的规矩立起来,让所有有志于成为阁臣的官员明白怎么做才能入阁。
也就是说你要你的任职经历符合阁臣条件,无需结党,自然能够入阁,根本不需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编织各种关系网上去。
对于这样的规矩,六部一些侍郎本能的就想反对,比如礼部的侍郎周延儒和温体仁,礼部侍郎成基命、何如宠,工部侍郎钱龙锡等人,原本都有机会直接廷推成为阁臣,可是如今恐怕还要再想办法到九边或者地方谋求一任督抚了。
对于巡抚,这些人当然是有点不屑于去干的,毕竟以前的巡抚多是六部郎中竞争侍郎失败的人,挂个督察院副都御史或者佥都御史的头衔离京就任。
而对他们这些京官而言,离京任职,即便是升职,也是一种贬谪。只有离皇帝越近,仕途才算是越成功。
因为只有在朝中,在皇帝的身边,你才有影响皇帝或者影响朝政的机会,也才能完成一个儒臣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
应该说,当时的整个社会思潮主流就是这样的。
所以天下百官莫不为当上京官而自豪,莫不为进入内阁而自豪。
只是这样的思潮和取向,却不是朱大明所乐见的,很多能臣把太多的精力浪费在了朝中的党争上,而他们原本是可以在地方上发挥出巨大作用的。
像温体仁和周延儒这样的人,历史上同在崇祯元年入阁,并且相继为首辅,期间党争不断,内耗严重,使得本就在走下坡路的明末朝局一步一步更加败坏下去,终于走向灭亡,而这两个人也被《明史》列为奸臣而遗臭万年。
周延儒、温体仁想了又想,终于还是没有站出来反对,而此时施鳯来等阁臣则又带领满殿文武领旨齐呼陛下圣明了。
这几个动了点小心思的侍郎,毕竟是殿中的少数,而且作为六部的佐贰官,说起来好听,实际权力却并不大,在皇极殿中也没有多少话语权,所以也只能随着众臣的参拜,一起躬身高呼陛下圣明了。
等待群臣领旨表明态度以后,朱大明接着说道:“十三位监军御史选取之后,各带锦衣卫兼东厂官弁百人,按照京营及九边上报名册,携带相应饷银,分赴京营及九边各镇,再次核实兵员,亲自见人发放,确保朕的内库之银,丝毫不差发放到底层军卒手中。九边监军御史,皆赐尚方剑,但遇镇将不服,皆可先斩后奏。”
本来殿中的御史言官们,对到九边任职尚自犹豫不定,毕竟九边苦寒,而且终日与武夫为伍,虽有今后入阁的诱惑,但毕竟太遥不可及了,但是听到皇帝如今所说的话,不少人则又暗自下定了决心,皇帝授予尚方剑,就等于是皇帝派出的钦差了,虽然没有钦差的名分,但有钦差的权力,除了不能参与军事指挥,其他的权力可谓大到没边儿了。
再说,过去对九边监军内臣是各种羡慕嫉妒恨,如今轮到自己有机会,怎么能退缩呢,包括倪元璐在内的不少年轻御史,似乎一下子找到了自己仕途人生的新方向。
有过什么样的任职经历。
也正是因为这样,到了明末的时候,朝臣之间的党争才会越来越激烈。
因为你如果不结党,就不会有人为你抬轿子,到了廷推的时候,你就没有足够的票数。
然而你一旦结了党,即便是成功入了内阁,当了宰相,你也会被你所结的党拖累,最后不得不陷入党争的漩涡,沦为党争的工具。
朱大明现在所做的就是想把新的规矩立起来,让所有有志于成为阁臣的官员明白怎么做才能入阁。
也就是说你要你的任职经历符合阁臣条件,无需结党,自然能够入阁,根本不需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编织各种关系网上去。
对于这样的规矩,六部一些侍郎本能的就想反对,比如礼部的侍郎周延儒和温体仁,礼部侍郎成基命、何如宠,工部侍郎钱龙锡等人,原本都有机会直接廷推成为阁臣,可是如今恐怕还要再想办法到九边或者地方谋求一任督抚了。
对于巡抚,这些人当然是有点不屑于去干的,毕竟以前的巡抚多是六部郎中竞争侍郎失败的人,挂个督察院副都御史或者佥都御史的头衔离京就任。
而对他们这些京官而言,离京任职,即便是升职,也是一种贬谪。只有离皇帝越近,仕途才算是越成功。
因为只有在朝中,在皇帝的身边,你才有影响皇帝或者影响朝政的机会,也才能完成一个儒臣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
应该说,当时的整个社会思潮主流就是这样的。
所以天下百官莫不为当上京官而自豪,莫不为进入内阁而自豪。
只是这样的思潮和取向,却不是朱大明所乐见的,很多能臣把太多的精力浪费在了朝中的党争上,而他们原本是可以在地方上发挥出巨大作用的。
像温体仁和周延儒这样的人,历史上同在崇祯元年入阁,并且相继为首辅,期间党争不断,内耗严重,使得本就在走下坡路的明末朝局一步一步更加败坏下去,终于走向灭亡,而这两个人也被《明史》列为奸臣而遗臭万年。
周延儒、温体仁想了又想,终于还是没有站出来反对,而此时施鳯来等阁臣则又带领满殿文武领旨齐呼陛下圣明了。
这几个动了点小心思的侍郎,毕竟是殿中的少数,而且作为六部的佐贰官,说起来好听,实际权力却并不大,在皇极殿中也没有多少话语权,所以也只能随着众臣的参拜,一起躬身高呼陛下圣明了。
等待群臣领旨表明态度以后,朱大明接着说道:“十三位监军御史选取之后,各带锦衣卫兼东厂官弁百人,按照京营及九边上报名册,携带相应饷银,分赴京营及九边各镇,再次核实兵员,亲自见人发放,确保朕的内库之银,丝毫不差发放到底层军卒手中。九边监军御史,皆赐尚方剑,但遇镇将不服,皆可先斩后奏。”
本来殿中的御史言官们,对到九边任职尚自犹豫不定,毕竟九边苦寒,而且终日与武夫为伍,虽有今后入阁的诱惑,但毕竟太遥不可及了,但是听到皇帝如今所说的话,不少人则又暗自下定了决心,皇帝授予尚方剑,就等于是皇帝派出的钦差了,虽然没有钦差的名分,但有钦差的权力,除了不能参与军事指挥,其他的权力可谓大到没边儿了。
再说,过去对九边监军内臣是各种羡慕嫉妒恨,如今轮到自己有机会,怎么能退缩呢,包括倪元璐在内的不少年轻御史,似乎一下子找到了自己仕途人生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