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南园梦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吴太尉心想事成
周月芬找到归宿
吴曦是个不甘平庸的人,三把火之后,算是在兴州都统司站稳了脚跟,成为说一不二的统帅。下一步的目标是如何有效地控制这广袤的川陕之地,以确保其高高在上的地位。
都统司机宜文字官王夔进士出身,成都人,吴曦让他介绍川陕情况,听取他的建议。
川陕之地,对我朝尤其为重,西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号令中原必基于此。蜀号天险,兴州首当其冲,进可以瞰秦陇,退可以蔽梁益。
西蜀之兵,分为三路,金州当其东,兴州控其西,兴元立其北,各据一方。和平时,可镇抚当地,战时东出金州,可经略商虢,西出兴州,可占据秦陇,兴元府则居中策应。蜀之根本在成都,而汉中为唇齿,汉中为保蜀之藩篱,而以秦陇为近援。守南郑则长安为可窥,守兴州则陇西为可取。军队分地屯驻,便于相互支援,牵制敌势。如三处共同出兵,兴州兵可于凤州先出,据和尚原,西取宝鸡,下瞰凤翔,彼此分兵相缀,然后以兴元之师,直出骆谷、子午谷,金州军马由商州出七盘,与兴元之兵合势,则金陕危矣。因此,朝廷将图恢复,志在川陕。
这么说,我朝北伐,成败与否,我西蜀关系重大。吴曦高兴地说。长这么大,虽说出身武将世家,但从未带兵打过仗,兵书略懂一点,也无异于纸上谈兵;知道兴州重要,但从未与整个国家合在一处整体地看。
是的太尉,朝廷如若兴兵北伐,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东中西三路同时进攻金邦。淮东淮西取楚州后,直扑徐州,对山东、河南形成威胁,荆襄大军取蔡州寿州后,攻占洛阳,威胁金南京汴梁,这个时候,金邦军队的主力必然拚命予以阻击。如此一来,陕西陇州一线必然兵力薄弱,我川陕大军北出秦州后,攻打凤翔府,直逼京兆府(今陕西西安)。那时,金邦北有蒙古劲敌,东南西受我朝讨伐,首尾不能兼顾,终将难以应对。
那你对我兴州军有何妙招。
我乃一介书生,哪有什么高招,不过是多读一点书罢了。太尉既然愿意听,那下官就说说我的陋见,对不对,我不敢打包票,您可以多听听将军们的主张。
你说吧,我心里有素。
如若朝廷决意北伐,而且已兴兵北上,趁其两军胶着之时,我川陕屯驻大军突然出兵东进,相信必然收复一些州县,既可以牵制金军,又能拓边扩疆,界时,太尉乃大宋功臣,封王拜相指日可待,吴家军可再创辉煌。
为大宋拓边扩疆与否,尚不大紧要,但封王拜相,重现吴家往日的辉煌,则是他吴曦所朝思暮想的。地处西北一隅,坐拥六万大军,又处于这蠢蠢欲动的时代,这样的梦想也不是没有可能实现。
左思右想之后,吴曦决定向韩平章大人抛出橄揽枝。于是就有了前文的撒牟谷之袭,还有完颜掴刺等人的被杀。韩大人还真是没说的,先是任命他为四川宣抚副使,又任命陕西、河东招抚使,允许宣抚司节制核查总领所财赋,并特许他便宜行事。如此一来,在川陕地区,除了宣抚使程松,他吴曦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兵权、财权、行政权统统都有,特别是那个便宜行事,更是绝无仅有,就是说他可以绕过朝廷,临时决策,先行后奏。
至于顶头上司程松,他无须放在眼里,当年吴曦进封太尉时,程松不过是个八品知县,还要处处讨好他,不过是会巴结讨好,才一路高升,位至执政。这个人有几斤几两,他分得很清。一介书生,草包一枚,不理他又会怎的?
日薄西山,天色将晚,行营前军统领董镇接太尉回府。董镇悄悄告诉吴太尉,利州西路转运使徐景望大人从成都带回两个女子,一个是江浙人,一个是绵阳人,要献给太尉,已经安排在佳人厅。吴曦有个习惯,只要是在兴州,不论哪个请客,一律安排在太尉府邸南院,其他地方不去,招待他吃饭,可以自带厨子和歌妓,食材却只能由他们提供,出了兴州,饭菜一律由他的厨子来做,其他的不吃。
太尉府邸位于兴州城南,背靠阳山,南临东渡河,占地三百公顷。当初重修时,曾每日动用士卒两千余人,扒河筑路,建楼堂亭榭,整整花了一年功夫。
徐景望请吴曦吃饭,还带来个三十来岁的小伙子,说是其夫人的内侄,在长举县做县丞,想请太尉给重新弄个差事。
想换个差遣,有何本领?
太尉,我这个内侄有才啊,可以当场作首诗给你。
是吗?那就来一首吧。
青年人低头沉思,走了几步,口中吟道: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风尘转战三千里,长剑曾当百万师。
贺兰山下阵如云,旦夕闻得羽檄驰。
节使三河慕年少,犹堪一战立功奇。
听着倒是不错,吴曦听懂了大概。
徐景望问:太尉要不要给你讲解一下?
吴曦摆手,那倒不必,给它写出来吧。
拿来纸笔,青年人笔... -->>
吴太尉心想事成
周月芬找到归宿
吴曦是个不甘平庸的人,三把火之后,算是在兴州都统司站稳了脚跟,成为说一不二的统帅。下一步的目标是如何有效地控制这广袤的川陕之地,以确保其高高在上的地位。
都统司机宜文字官王夔进士出身,成都人,吴曦让他介绍川陕情况,听取他的建议。
川陕之地,对我朝尤其为重,西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号令中原必基于此。蜀号天险,兴州首当其冲,进可以瞰秦陇,退可以蔽梁益。
西蜀之兵,分为三路,金州当其东,兴州控其西,兴元立其北,各据一方。和平时,可镇抚当地,战时东出金州,可经略商虢,西出兴州,可占据秦陇,兴元府则居中策应。蜀之根本在成都,而汉中为唇齿,汉中为保蜀之藩篱,而以秦陇为近援。守南郑则长安为可窥,守兴州则陇西为可取。军队分地屯驻,便于相互支援,牵制敌势。如三处共同出兵,兴州兵可于凤州先出,据和尚原,西取宝鸡,下瞰凤翔,彼此分兵相缀,然后以兴元之师,直出骆谷、子午谷,金州军马由商州出七盘,与兴元之兵合势,则金陕危矣。因此,朝廷将图恢复,志在川陕。
这么说,我朝北伐,成败与否,我西蜀关系重大。吴曦高兴地说。长这么大,虽说出身武将世家,但从未带兵打过仗,兵书略懂一点,也无异于纸上谈兵;知道兴州重要,但从未与整个国家合在一处整体地看。
是的太尉,朝廷如若兴兵北伐,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东中西三路同时进攻金邦。淮东淮西取楚州后,直扑徐州,对山东、河南形成威胁,荆襄大军取蔡州寿州后,攻占洛阳,威胁金南京汴梁,这个时候,金邦军队的主力必然拚命予以阻击。如此一来,陕西陇州一线必然兵力薄弱,我川陕大军北出秦州后,攻打凤翔府,直逼京兆府(今陕西西安)。那时,金邦北有蒙古劲敌,东南西受我朝讨伐,首尾不能兼顾,终将难以应对。
那你对我兴州军有何妙招。
我乃一介书生,哪有什么高招,不过是多读一点书罢了。太尉既然愿意听,那下官就说说我的陋见,对不对,我不敢打包票,您可以多听听将军们的主张。
你说吧,我心里有素。
如若朝廷决意北伐,而且已兴兵北上,趁其两军胶着之时,我川陕屯驻大军突然出兵东进,相信必然收复一些州县,既可以牵制金军,又能拓边扩疆,界时,太尉乃大宋功臣,封王拜相指日可待,吴家军可再创辉煌。
为大宋拓边扩疆与否,尚不大紧要,但封王拜相,重现吴家往日的辉煌,则是他吴曦所朝思暮想的。地处西北一隅,坐拥六万大军,又处于这蠢蠢欲动的时代,这样的梦想也不是没有可能实现。
左思右想之后,吴曦决定向韩平章大人抛出橄揽枝。于是就有了前文的撒牟谷之袭,还有完颜掴刺等人的被杀。韩大人还真是没说的,先是任命他为四川宣抚副使,又任命陕西、河东招抚使,允许宣抚司节制核查总领所财赋,并特许他便宜行事。如此一来,在川陕地区,除了宣抚使程松,他吴曦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兵权、财权、行政权统统都有,特别是那个便宜行事,更是绝无仅有,就是说他可以绕过朝廷,临时决策,先行后奏。
至于顶头上司程松,他无须放在眼里,当年吴曦进封太尉时,程松不过是个八品知县,还要处处讨好他,不过是会巴结讨好,才一路高升,位至执政。这个人有几斤几两,他分得很清。一介书生,草包一枚,不理他又会怎的?
日薄西山,天色将晚,行营前军统领董镇接太尉回府。董镇悄悄告诉吴太尉,利州西路转运使徐景望大人从成都带回两个女子,一个是江浙人,一个是绵阳人,要献给太尉,已经安排在佳人厅。吴曦有个习惯,只要是在兴州,不论哪个请客,一律安排在太尉府邸南院,其他地方不去,招待他吃饭,可以自带厨子和歌妓,食材却只能由他们提供,出了兴州,饭菜一律由他的厨子来做,其他的不吃。
太尉府邸位于兴州城南,背靠阳山,南临东渡河,占地三百公顷。当初重修时,曾每日动用士卒两千余人,扒河筑路,建楼堂亭榭,整整花了一年功夫。
徐景望请吴曦吃饭,还带来个三十来岁的小伙子,说是其夫人的内侄,在长举县做县丞,想请太尉给重新弄个差事。
想换个差遣,有何本领?
太尉,我这个内侄有才啊,可以当场作首诗给你。
是吗?那就来一首吧。
青年人低头沉思,走了几步,口中吟道: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风尘转战三千里,长剑曾当百万师。
贺兰山下阵如云,旦夕闻得羽檄驰。
节使三河慕年少,犹堪一战立功奇。
听着倒是不错,吴曦听懂了大概。
徐景望问:太尉要不要给你讲解一下?
吴曦摆手,那倒不必,给它写出来吧。
拿来纸笔,青年人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