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七零年代美滋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上打连班的日子了,唐红玫就忍不住心疼。盘算着中午还剩下了一半的卤肉,干脆留着不吃了,叫许学军明个儿带到厂里去吃。
等傍晚准备晚饭时,唐红玫就把这事儿跟婆婆商量了一下。
唐婶儿早年丧夫,这辈子就得了许学军这独一个儿子,哪怕这儿子平日里跟个锯嘴葫芦似的,经常好几天都不吭一声,可她还是疼到骨子里的。早以前,她只盼着儿媳早日进门,现在儿媳进了门,又把儿子放在心尖尖上,她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反对?
“也不用都给学军带上,他们厂子里有食堂,供应大白馒头呢。你呀,给他一半,再留一半自个儿吃,瞧你这瘦的。”唐婶儿说着就开了橱柜,“咱们晚上打个蛋花汤,就算不能顿顿吃肉,也不能老啃咸菜疙瘩,我可不是隔壁李家婶儿。”
听婆婆提到了李家婶儿,唐红玫一面手上的活儿不停,一面就将下半晌听到的事儿简单的说了说。
唐婶儿面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她那人就这样……我跟你说,她男人叫李平原,是机械厂的老员工了,家里俩闺女一儿子,最大的闺女叫李桃,早好几年前就嫁掉了,二闺女顺着她姐的名字起,叫李二桃。你说,桃啊梨啊多好听?她非得叫个二桃,老天爷咋没叫她再生个三桃来呢?最小的这个盼了好些年,总算得了个儿子,宝贝得跟个啥似的。”
横竖都起了头,唐婶儿索性打开话茬子说了个痛快,连早两年厂里妇联主任想撮合两家当亲家的事儿都说了,她倒不怕儿媳有啥想法,只因打一开始她就把嫌弃挂在了明面上。
尽管现在已经是新社会了,可该给的彩礼还是得给。像唐红玫娘家也是收了唐婶儿辛苦攒下的十斤面粉并二十块钱,这才松口同意这门婚事的。可说句实在话,像刘大妈那么狮子大开口的还真挺稀罕的,毕竟他们这里只是小县城,又不是像京市沪市那种大城市。
“……就这么明晃晃的把条件摆在台面上,李二桃嫁得出去才有鬼了。”唐婶儿砸吧砸嘴,总结道,“二桃那闺女倒不差,就是摊上了个不靠谱的妈。”
到底是别人家的闲事,唐婶儿随口说了几句就出去了,由着唐红玫一人在厨房里做晚饭。
晚饭倒是简单,她依着婆婆的话,炖了个蛋花汤,又炒了个素白菜,热了热中午剩下的米饭,婆媳俩面对面的坐着吃了起来。
等吃过晚饭,唐婶儿照例去窜门子,留下唐红玫洗涮洗碗收拾厨房,瞧瞧有啥衣服要洗的没,再不济就拿针线缝个袜子鞋面啥的。
唐红玫是真的闲不住,可说实在的,家里的活儿也确实是少。尤其这大冬天的,谁家能天天洗澡换衣裳?顶多也就是一月往澡堂子里去一回,就这也多半是大老爷们去的,小媳妇儿大婶儿才舍不得花这个钱,在家里擦一把得了。
又因为许学军下班晚,唐婶儿肯定是等不住的,唐红玫多半都是先躺着,等听着外头开门声响起,再起身披个大袄子出来下个面条啥的。尽管厂子里有食堂,这大半夜的,又是大冷天的,热腾腾的一小碗面条下肚,整个人都舒坦了,连觉都能更香甜些,她自然不会惜这点儿力气。
而就在唐红玫在家盘算着今晚做点儿啥活计,以及晚上干脆给许学军做个卤肉面时,唐婶儿也没闲着,她是一面窜门子一面狂吹自家儿媳妇儿。
“怪不得人家常说儿媳妇儿进门就有福享了。这话没说错,说的太对了!就说我家儿媳吧,那可是太能干了,从进门到现在,就没叫我做过半点儿活,家里头的事儿那是样样拿得起,尤其是中午那顿肉啊,好吃的差点儿没叫我把自个儿的舌头吞下肚!”
要说乡下地头,自打入冬分完最后一次粮,就该歇着了。也就是说,公家的活儿是全消停了,最多最多也就是年前杀猪分肉,可这原也称不上活儿。除此之外,所有社员都是闲着的,要么趁着天气还没大冷,赶紧多囤积些柴禾、稻草、笋壳子等等,要么就瞅瞅家里有哪里要修补的,再将冬被、厚衣裳拿出来晾晒,余下的时间也就是准备些过年的吃食了。
可县城里的情况跟乡下地头是截然不同的,这么说吧,就像唐红玫是入冬后才嫁过来的,其实县里哪个季节结婚的都有,横竖有工作的都得跟单位请假,啥时候都一样。又因为完全没有农忙农闲的概念,城里人看似不像农村人那般忙活,实则也不闲。
每个月月初,必然是全家上阵抢购各种物资,那几天辛苦归辛苦,一日三餐倒是丰盛了不少。到了月中,终于该意识到要节省了,就开始扣扣索索的减少菜色饭食。就算这样,很多人家也是撑不到下个月月初的,因此很多地方都有“借粮”的习惯,没到二十五日这天,就可以提前去粮店支取下个月的粮食,当然只能是粮店,其他地方那是不让的。
尤其到了年终,就唐红玫看来,房子是不用修的,柴禾也不需要捡,因为入冬后无论是蜂窝煤还是其他煤炭都会增加供应,不用担心冻着。至于棉被褥子厚衣裳等等,甭管新旧,家家户户都是有的。可就算这样,城里人似乎也依旧忙得很。
唐红玫回想起以前在乡下时,时常能看到不少闲汉蹲在田埂上瞎吹牛,而到了城里,感觉所有人都不得闲,包括好些没工作的妇女同志,也是终日里忙得连轴转。
“妈,待会儿还要忙些啥?”快吃完饭时,唐红玫忍不住问道。
“你不用忙活,待家里就成。”唐婶儿可没忘记楼上那家把孩子摔没了的倒霉儿媳妇儿,虽说现在没个响动,可她还是不敢放松,只道,“外头有我跟学军呢。”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唐红玫也就懒得追问了,她回忆了一下往年她娘家妈和奶在年关做的那些吃食,拿其中几样问了问婆婆,唐婶儿都说同意。不过也是,这年头的吃食本身就没几种,公社那头离县里也不是太远,还没到不同俗的地步。
之后两天,唐红玫都待在厨房里忙活。如她猜测的那般,县里过年的吃食跟乡下地头也差不多,真要说的话,那就是品种更丰富了些。
像饺子,就是过年必吃的,唐婶儿和许学军都爱吃,自然唐红玫也不例外。她极会包饺子,包出来的饺子,各个小巧玲珑,在盖帘上排成排,瞧着就像是一个个小元宝,讨喜得很。不同的是,以往她包的饺子,多半都是素的,像猪肉白菜馅儿的饺子少得可怜,每个人能吃到一两个就算不错了。可如今,得了唐婶儿的吩咐,她倒是包了不少荤饺子,想来过年可以一饱口福了。
除了饺子,还有年糕,取自年年高升的意思,猪心猪手也有,原是打算炖着吃的,可唐婶儿被唐红玫拿卤味手艺捕获了去,索性全做了卤味,倒是惹得整栋楼哀嚎不已。
至于花生、瓜子、糖块就更不用说了,也不知道唐婶儿从哪儿弄来了一小袋巧克力金币,先不管味儿如何,瞧着那是喜庆极了。
当然,祭灶神的吃食也少不了,也就是这一两年了,搁在前些年风声紧的时候,像这种封建迷信活动,是绝不允许的。
忙忙碌碌中,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尤其是在祭完灶神后,仿佛一转眼就到了年里。
要唐红玫说的话,县里过年兴许没乡下地头那么热闹,可好吃的实在是太多了。她虽然听了婆婆的话,不常出门,却是常在楼里窜门子的。因为家家户户厨房都小,像一些年里必准备的馒头糕点一类的,就会互相帮个忙,省得每样只做一点点,费时费劲儿不说,关键是太费蜂窝煤了。
于是乎,整栋楼乃至整片家属区里,到处都洋溢着食物特有的香味。
天冷加上味儿好,平日里那些个皮得跟猴儿似的小孩崽子们都不爱往外头跑了,一个两个的,要么蹲在自家厨房门口,要么干脆结伙堵楼道里,抽着鼻子分辨谁家做了什么好吃的。
唯一叫唐红玫不大适应的,就是自家人太少了。
一家三口过大年,这在乡下地头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就算近亲也没那么少,更别提很多人家都是好几房凑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过大年。
过年这天,唐婶儿倒是说起来正月里拜年的事儿。
“初一咱们哪儿也不去,就搁家里待着。初二那天,叫学军陪你回趟娘家,我呢,自个儿先去学军他姥家,等初三你俩再一道儿去寻我。”顿了顿,唐婶儿不禁有些庆幸,“还好这两天没咋下雪,你们去公社那头时,也悠着点儿,宁可慢着来也不要急吼吼的,万一摔了可不是小事儿。”
唐红玫忙一口答应下来,倒是许学军只点了点头,没有吭声。
瞧着儿子儿媳,唐婶儿不禁有些沉默,尤其是唐红玫,她老觉得自家不是娶了个儿媳进门,而是添了个闺女。
——儿媳比儿子更听话更衬她的心意,咋办?
唐婶儿忍不住瞅了眼只顾着埋头苦吃的蠢儿子,嫌弃的撇了撇嘴,起身进屋拿了东西出来,径直交给了儿媳妇儿。
“呶,这是给亲家备的礼。像鸡蛋米面啥的,这些各家各户都有的东西我就没买,就装了半斤硬水果糖,还有一块布。对了,你那俩姐姐往年回娘家都带些啥?横竖还有两天,要是不妥还能再改改。”
“也没啥,多半都是拎半篮子鸡蛋,不然就是两斤挂面,油枣子啥的。”唐红玫认真想了想,大姐出嫁好几年了,又因为离娘家相对比较远,极少回娘家,就算偶尔回一趟,带的也是自家产的。二姐家的日子倒还挺好,就是家里头的婆婆不好相与,总得来说,初二回娘家带的东西都还算凑合,勉强合乎礼数吧。
“那这样就成了,盖过你俩姐姐太多也不好。”唐婶儿倒没舍不得的,再添两样她也出得起,毕竟最近这一两年里,各项供应都在增多,连许学军的工资都涨了些。可她自个儿也有娘家姐妹,很清楚有些事情是真的不能拔头筹,尤其是当妹子的。
顿了顿,唐婶儿又额外添了一句:“你回去倒是可以跟你爹妈提一句,好像是年后政策会松下来,自家养鸡鸭不限个数了。说是连任务家禽都得取消了。”
“真的?”唐红玫刚接过东西,听了这话瞪大了眼睛。要知道,前些年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家家户户是干点儿啥都要限量,更别提每年都要上交一定数量的任务家禽了。
“说是这么说的,具体看年后吧,你同他们说声就成,好歹也多留点儿种蛋,别到时候可以养了没种蛋,可不是又得抓瞎?”
暗暗把这事儿记在心里,唐红玫倒是对娘家那头放心多了。
乡下懒蛋少,也就是前些年干啥都一起,有些人觉得出力和不出力得的结果一个样儿,这才有了不少偷懒耍滑的。可别看他们在公家干活时惜力得很,家里的自留地收拾得可好了,一旦放开家禽养殖,想也知道日子会好过很多。
政策年年在变,想来日子也会一天天好过起来的。
抱着这般好心情,等过了年,到了初二这一天,唐红玫就同许学军一道儿去了乡下。
原本,像他们去那么远的地儿,是可以跟厂子里的人借自行车的,可唐婶儿不让,只叫他们慢着来,宁可时间不够歇一宿,也不可贪这点儿时间。毕竟,就算不下雪,乡下地头那个路哟,骑自行车简直就跟弹跳运动一样,好人都能被颠出毛病来。
唐红玫啥都听婆婆的,许学军自然也不敢有意见,俩人头天睡得早,第二天索性起了个大早,顶着蒙蒙亮的天色就出了门。
许学军是做好了准备,再一次被老丈人家里亲戚们围着看。没想到的是,这回还真没猜着。
同在一个公社的唐红玫二姐早就到了,然后被娘家人围着祝福,饶是大过年的,唐妈还是忍不住红了眼圈。
饶是乡下地头普遍重男轻女,闺女还是当妈的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哪里有不心疼的道理?唐妈前头一口气生了仨闺女,对于大闺女,她倒是不咋担心,大闺女脾气硬立得住,过门一年就生了儿子,虽说那头条件不如娘家,可总得来说,日子还算是可以的。再看嫁到城里的三闺女,那孩子性子是憨了点儿,也不知是不是傻人有傻福,反正眼下瞧着跟婆家人关系挺好的,尤其婆家那头是独子,都说人多是非多,这人口简单了,矛盾也能少不少。
唯独中不溜丢的二闺女,叫她是操碎了心。
唐红玫过去时,看到的就是这一幕,没等她问出口,就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她那嫁出去快三年的二姐,肚子终于有好消息了。下意识的扫视了一圈,她很快就搜寻到了她那往年从不现身的二姐夫。
所以,二姐怀孕了,二姐夫特地陪着她回了娘家?
不知道为啥,唐红玫心里酸酸的,哪怕也为二姐感到高兴,可总觉得有些不得劲儿。
很快,她调整了心情,先恭喜了二姐,又拿了年礼给她妈,之后就被难得回来一次的大姐拉过去说话了。
巧合的是,她大姐说的也是年前传出来的新政策,大致上的说法跟唐婶儿提过的差不多,特地拉她说话,就是想叫她打听打听,这事儿是不是真的。
唐红玫也不敢确定,只复述了她婆婆的话,又说:“我觉得我婆婆说的也不错,先多留些种蛋,免得到时候实在消息下来了,没种蛋可不得抓瞎?”
“也是。”她大姐觉得这个说法靠谱,大不了弄到最后白忙活一场,也亏不了什么,就暂时把这事儿按下不表,暗暗指了指正被家里人围住关心的二妹,悄声问,“你咋样?嫁过去也有俩月了。”
“才俩月,就算有了能知道?”唐红玫好笑的看了眼她大姐,隐晦的说道,“大姐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的。”
家里婆婆小心成那样,她又不傻,哪里会不清楚?再一个,她出嫁时虽然没什么嫁妆,一应的贴身东西却是带全乎了的,偏偏一直都没用上。
她大姐瞧了瞧她脸色,大略的明白了些,放松的笑道:“妈就担心二妹,我反而担心你。你这人脾气太软和,跟面团子一个样儿,嫁的又是城里人,不比二妹更难过?行吧,你心里有数,我就放心了。”
恍惚间,她听到窗户外有些声响。
“哟,唐姐你这么早就买菜回来了?哟,瞧着白菜水灵的,多少钱一斤呢?”
“菜农四点多刚摘的,可不水灵吗?也是我去得早,不然哪能买到呢。你要是想买,明个儿早上我叫你,咱俩一道儿去!”
外头的说话声儿,轻而易举的透过隔音很弱的窗户,清晰的传入了唐红玫耳中,她猛的睁开眼睛,入目的却不是自家那木制的横梁,而是略有些泛黄的天花板。
半刻后,她才支起身子坐了起来,拿眼瞧了下周遭,混沌的脑子也渐渐清醒了过来。
她昨天结婚了,正如生产队上同龄女孩最羡慕的那样,嫁给了一个有正式工作的城里人。
而这里,将是她以后的家了。
冷不丁的离开了已经住了十八年的家,饶是她素来性子豁达,这会儿也有点儿不安,脑海里不停的回想着以前这个时间,自己正在干什么。
瞧了眼窗外,早晨的阳光明亮且不刺眼,这个点,全生产队都该忙活起来了,灶间早该热闹起来,半大的孩子该准备去公社学校了,壮劳力们匆匆吃过饭也该下地赚工分了,就连老人们也会上山拾些枯枝笋壳之类的拿回家当柴禾烧。
至于唐红玫她自己,目送全家离开后,也该抹干净饭桌,把脏碗筷放到大木盆里,舀水洗碗。等将碗筷沥干搁好后,也该将鸡放出来,由着它们在院里找食,毕竟这年头粮食金贵,人都尚且时常饿肚子,可没有余粮喂它们。
相比生产队的其他同龄女孩,唐红玫无疑是幸运且幸福的,尤其因为她跟底下两个弟弟年岁接近,先前都一直同去上学,念完了小学,又念初中。及至初中毕业后才回到家里帮着干活,即便这样,她也极少下地,多半都是留在家中做些简单轻巧的家务活儿。
……
唐红玫边回忆边给自己穿上了衣服鞋袜,她其实还有些不太清醒,感觉脑袋晕晕乎乎的,用指腹稍稍按了按太阳穴,有一会儿后,才感觉好了很多。
真不是她故意磨洋工,除了感觉些许头晕外,身上的酸痛感才是她最难以忍受的。可忆起酸痛的缘由,她又不好意思再去细想,只尽可能将动作幅度减少,而在将自己收拾妥当的同时,她又一次仔细打量起了周遭的情况。
屋子不大,看着却叫人觉得心里舒坦。
墙面明显是特地刷新过了,白净到有些晃眼。地面是整齐的水泥地,打扫得相当干净。她此时坐在双人床上,床头一边摆了个大衣柜,另一边则是个半人高的矮柜,尽管东西不多,却也看得出来都是好料子的老家具。
“红玫啊!你起了没?”
刚穿好鞋子,唐红玫就听到外头的唤声,忙一边高声应着,一边推门走了出去。
她这间是里屋,出门则是饭厅兼客厅的外屋,而此时,外屋的桌子上已经摆好了热气腾腾的早饭,泡饭配咸菜。
而她的婆婆就站在饭桌边上,冲着她笑:“起了?赶紧先吃早饭。”
“嗯,婶儿……妈。”
话一出口,唐红玫立马改口,还颇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婆婆一眼,好在婆婆并不在意,只招呼她吃早饭。
说来也是巧,唐红玫的婆婆也姓唐,往前头数个十几代的,还能跟唐红玫娘家扯上那么一丁点儿的亲戚关系,搁在旧社会就是族亲了,当然是早已没了来往的那种。想也是,一个在乡下公社的生产队上,另一个已经在县城里生活了很久很久。
婆婆早年丧夫,一个人拉扯独子长大,孤儿寡母想也知道生活有多艰难了。好在她性子坚韧,哪怕前些年日子苦了点儿,也不见她叫苦不迭,反而还庆幸自己是个城里人,起码有供应粮,又时常感谢新社会好,厂子里的领导厚道,不单给了抚恤金,还在她儿子高中毕业后让他顶了他老子的工作,这日子也就一天天瞧着好过了起来。
对了,她虽然夫家姓许,可大家伙儿更乐意称呼她为唐婶儿。
唐婶儿天生一张笑面儿,边招呼儿媳吃早饭,边随口聊起了家常:“学军那孩子就是个锯嘴葫芦,红玫你多担待点儿,要是嫌他太闷,或者他说了啥不中听的话,你都告诉我,我去教训他!”
要说唐婶儿这辈子最犯愁的事儿,大概就是摊上了个闷葫芦儿子,也就是因为儿子那性子,明明家里条件还过得去,自己也有正式工作,却愣是二十好几了也没说上对象。哪怕有人愿意给介绍,多半也嫌弃他性子太闷,往往有个开始却没了下文。
眼瞅着街坊邻居家的小子们,一个两个的都娶了媳妇儿生了娃儿,唐婶儿急得不得了,辗转托了亲戚朋友帮着介绍,这才有了昨天这桩婚事。
对于唐红玫这个儿媳妇儿吧,唐婶儿是打心底里觉得满意。真要说缺点吧,也不是没有,就是户口在农村。除此之外,她是哪儿哪儿都觉得好。
长相秀气,勤快能干,总算也初中毕了业,最要紧的是,早先性子脾气好。
想到这里,唐婶儿又道:“学军那厂子最近忙得很,昨个儿又不巧调了休,今个儿只能先去上班。不过,回门那事儿你也别着急,明个儿肯定回去。就是吧,现在也只能委屈你了。”
唐红玫咽下嘴里的饭,笑盈盈的答道:“妈你说笑了,学军也是为厂子里做贡献,我妈他们都知道的。”
学军就是唐红玫刚嫁的男人,全名许学军,就在县里唯一的一家机械厂里上班。作为县里乃至市里出了名的国有厂子,哪怕他仅仅是个车间工人,那福利待遇也是很不错了。
不过,成正比的是他的工作时间,基本上全年也就过年那几天能休息,旁的时候都得上班,且所有的车间工人都是三班倒,遇到早班中班倒是还好,值晚班的时候却是得通宵的,很是熬人。
这些个事儿,早在两家相看初期就已经通过介绍人提及了。因此,唐红玫娘家那边也知道回门要晚上一日,都表示理解。
话是这么说的,作为婆婆的唐婶儿还是表示了歉意,幸好最多也就晚个那么一天,到时候备份厚礼,尽可能把礼节补上。
见儿媳体谅,唐婶儿面上的笑容更甚了:“那你今个儿是想待在家里歇着,还是跟我出去转转?你也没来县里几回吧?”
“我是头一回来县里。”
尽管这几年城里已经开始流行自由恋爱了,可乡下地头却没那么开放,几乎所有年轻人都是通过中间人说合,再找时间让两边凑在一起相看一下,觉得好了才定下来的。唐红玫作为姑娘家,是待在家里等着唐婶儿母子俩来的,倒是她爸她叔进城瞧了瞧,都觉得好,这才让她嫁了。
“那成。你赶紧吃,吃完我带你出去转转。”
唐红玫应了一声,埋头开始吃早饭。
其实,这会儿还挺早的,毕竟这年头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普遍起得都早,就算今个儿唐红玫有些睡过了头,这个点也才八点。
等吃过早饭,唐红玫利索的收了碗筷抹了饭桌,没让婆婆沾手,就独自一人抱着碗筷进了小厨房洗涮了起来。
他们家住在机械厂家属楼一楼靠南的小套里,房子不算大,统共也就三间屋儿。最外头那屋还算敞亮,既当饭厅又当客厅使,两间里屋就小多了,一间住着婆婆唐婶儿,另一间仔细归整了一番后,成了唐红玫和许学军小夫妻俩的新房。
除了这三间外,他们家还有个巴掌大的小厨房,平常一人站在里头还成,要是多个人,转个身儿都难。再有就是靠着外侧的厕所了,着实小得可怜。
不过,因为是在一楼,他们家倒还有个小院儿。公公还在世时,往小院儿搭了个棚,现在是当杂物间使,里头堆了不少唐婶儿舍不得丢的老物件。
家里不大,人口更少,唐红玫早先在娘家是做惯了各种活计的,洗涮起来快得很。没多久,她就洗干净碗筷,沥干后小心的搁到了碗柜里。接着,就跟婆婆一块儿出门熟悉地盘去了。
机械厂整个儿厂区都位于县里靠南边,而家属楼又在比较靠外的地头,等于往后是厂区,往前出了家属楼大门,就差不多能远远的看到街道了。
唐红玫昨个儿出嫁时,因为心里颇有些紧张不安,根本顾不上细看县里的情形,这会儿跟在婆婆身后,左瞧瞧右看看,大大的眼睛里难掩好奇之色。
县城里跟她娘家的生产队差别太大了,旁的不说,她娘家只有公社那头有个供销社,而县里,光是走了这么一小会儿,她就瞧见不少商店了。
粮油店、国营饭店、肉店、副食品店……
大清早的,今个儿又是工作日,街面上的人其实并不算多。唐红玫一面好奇的张望四下,一面跟紧了婆婆,听她说县里的事儿。
“你别听乡下地头都说城里人过得有多好,其实也就那样吧。吃的饱穿的暖,旁的再好又能好到哪里去?”
上打连班的日子了,唐红玫就忍不住心疼。盘算着中午还剩下了一半的卤肉,干脆留着不吃了,叫许学军明个儿带到厂里去吃。
等傍晚准备晚饭时,唐红玫就把这事儿跟婆婆商量了一下。
唐婶儿早年丧夫,这辈子就得了许学军这独一个儿子,哪怕这儿子平日里跟个锯嘴葫芦似的,经常好几天都不吭一声,可她还是疼到骨子里的。早以前,她只盼着儿媳早日进门,现在儿媳进了门,又把儿子放在心尖尖上,她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反对?
“也不用都给学军带上,他们厂子里有食堂,供应大白馒头呢。你呀,给他一半,再留一半自个儿吃,瞧你这瘦的。”唐婶儿说着就开了橱柜,“咱们晚上打个蛋花汤,就算不能顿顿吃肉,也不能老啃咸菜疙瘩,我可不是隔壁李家婶儿。”
听婆婆提到了李家婶儿,唐红玫一面手上的活儿不停,一面就将下半晌听到的事儿简单的说了说。
唐婶儿面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她那人就这样……我跟你说,她男人叫李平原,是机械厂的老员工了,家里俩闺女一儿子,最大的闺女叫李桃,早好几年前就嫁掉了,二闺女顺着她姐的名字起,叫李二桃。你说,桃啊梨啊多好听?她非得叫个二桃,老天爷咋没叫她再生个三桃来呢?最小的这个盼了好些年,总算得了个儿子,宝贝得跟个啥似的。”
横竖都起了头,唐婶儿索性打开话茬子说了个痛快,连早两年厂里妇联主任想撮合两家当亲家的事儿都说了,她倒不怕儿媳有啥想法,只因打一开始她就把嫌弃挂在了明面上。
尽管现在已经是新社会了,可该给的彩礼还是得给。像唐红玫娘家也是收了唐婶儿辛苦攒下的十斤面粉并二十块钱,这才松口同意这门婚事的。可说句实在话,像刘大妈那么狮子大开口的还真挺稀罕的,毕竟他们这里只是小县城,又不是像京市沪市那种大城市。
“……就这么明晃晃的把条件摆在台面上,李二桃嫁得出去才有鬼了。”唐婶儿砸吧砸嘴,总结道,“二桃那闺女倒不差,就是摊上了个不靠谱的妈。”
到底是别人家的闲事,唐婶儿随口说了几句就出去了,由着唐红玫一人在厨房里做晚饭。
晚饭倒是简单,她依着婆婆的话,炖了个蛋花汤,又炒了个素白菜,热了热中午剩下的米饭,婆媳俩面对面的坐着吃了起来。
等吃过晚饭,唐婶儿照例去窜门子,留下唐红玫洗涮洗碗收拾厨房,瞧瞧有啥衣服要洗的没,再不济就拿针线缝个袜子鞋面啥的。
唐红玫是真的闲不住,可说实在的,家里的活儿也确实是少。尤其这大冬天的,谁家能天天洗澡换衣裳?顶多也就是一月往澡堂子里去一回,就这也多半是大老爷们去的,小媳妇儿大婶儿才舍不得花这个钱,在家里擦一把得了。
又因为许学军下班晚,唐婶儿肯定是等不住的,唐红玫多半都是先躺着,等听着外头开门声响起,再起身披个大袄子出来下个面条啥的。尽管厂子里有食堂,这大半夜的,又是大冷天的,热腾腾的一小碗面条下肚,整个人都舒坦了,连觉都能更香甜些,她自然不会惜这点儿力气。
而就在唐红玫在家盘算着今晚做点儿啥活计,以及晚上干脆给许学军做个卤肉面时,唐婶儿也没闲着,她是一面窜门子一面狂吹自家儿媳妇儿。
“怪不得人家常说儿媳妇儿进门就有福享了。这话没说错,说的太对了!就说我家儿媳吧,那可是太能干了,从进门到现在,就没叫我做过半点儿活,家里头的事儿那是样样拿得起,尤其是中午那顿肉啊,好吃的差点儿没叫我把自个儿的舌头吞下肚!”
要说乡下地头,自打入冬分完最后一次粮,就该歇着了。也就是说,公家的活儿是全消停了,最多最多也就是年前杀猪分肉,可这原也称不上活儿。除此之外,所有社员都是闲着的,要么趁着天气还没大冷,赶紧多囤积些柴禾、稻草、笋壳子等等,要么就瞅瞅家里有哪里要修补的,再将冬被、厚衣裳拿出来晾晒,余下的时间也就是准备些过年的吃食了。
可县城里的情况跟乡下地头是截然不同的,这么说吧,就像唐红玫是入冬后才嫁过来的,其实县里哪个季节结婚的都有,横竖有工作的都得跟单位请假,啥时候都一样。又因为完全没有农忙农闲的概念,城里人看似不像农村人那般忙活,实则也不闲。
每个月月初,必然是全家上阵抢购各种物资,那几天辛苦归辛苦,一日三餐倒是丰盛了不少。到了月中,终于该意识到要节省了,就开始扣扣索索的减少菜色饭食。就算这样,很多人家也是撑不到下个月月初的,因此很多地方都有“借粮”的习惯,没到二十五日这天,就可以提前去粮店支取下个月的粮食,当然只能是粮店,其他地方那是不让的。
尤其到了年终,就唐红玫看来,房子是不用修的,柴禾也不需要捡,因为入冬后无论是蜂窝煤还是其他煤炭都会增加供应,不用担心冻着。至于棉被褥子厚衣裳等等,甭管新旧,家家户户都是有的。可就算这样,城里人似乎也依旧忙得很。
唐红玫回想起以前在乡下时,时常能看到不少闲汉蹲在田埂上瞎吹牛,而到了城里,感觉所有人都不得闲,包括好些没工作的妇女同志,也是终日里忙得连轴转。
“妈,待会儿还要忙些啥?”快吃完饭时,唐红玫忍不住问道。
“你不用忙活,待家里就成。”唐婶儿可没忘记楼上那家把孩子摔没了的倒霉儿媳妇儿,虽说现在没个响动,可她还是不敢放松,只道,“外头有我跟学军呢。”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唐红玫也就懒得追问了,她回忆了一下往年她娘家妈和奶在年关做的那些吃食,拿其中几样问了问婆婆,唐婶儿都说同意。不过也是,这年头的吃食本身就没几种,公社那头离县里也不是太远,还没到不同俗的地步。
之后两天,唐红玫都待在厨房里忙活。如她猜测的那般,县里过年的吃食跟乡下地头也差不多,真要说的话,那就是品种更丰富了些。
像饺子,就是过年必吃的,唐婶儿和许学军都爱吃,自然唐红玫也不例外。她极会包饺子,包出来的饺子,各个小巧玲珑,在盖帘上排成排,瞧着就像是一个个小元宝,讨喜得很。不同的是,以往她包的饺子,多半都是素的,像猪肉白菜馅儿的饺子少得可怜,每个人能吃到一两个就算不错了。可如今,得了唐婶儿的吩咐,她倒是包了不少荤饺子,想来过年可以一饱口福了。
除了饺子,还有年糕,取自年年高升的意思,猪心猪手也有,原是打算炖着吃的,可唐婶儿被唐红玫拿卤味手艺捕获了去,索性全做了卤味,倒是惹得整栋楼哀嚎不已。
至于花生、瓜子、糖块就更不用说了,也不知道唐婶儿从哪儿弄来了一小袋巧克力金币,先不管味儿如何,瞧着那是喜庆极了。
当然,祭灶神的吃食也少不了,也就是这一两年了,搁在前些年风声紧的时候,像这种封建迷信活动,是绝不允许的。
忙忙碌碌中,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尤其是在祭完灶神后,仿佛一转眼就到了年里。
要唐红玫说的话,县里过年兴许没乡下地头那么热闹,可好吃的实在是太多了。她虽然听了婆婆的话,不常出门,却是常在楼里窜门子的。因为家家户户厨房都小,像一些年里必准备的馒头糕点一类的,就会互相帮个忙,省得每样只做一点点,费时费劲儿不说,关键是太费蜂窝煤了。
于是乎,整栋楼乃至整片家属区里,到处都洋溢着食物特有的香味。
天冷加上味儿好,平日里那些个皮得跟猴儿似的小孩崽子们都不爱往外头跑了,一个两个的,要么蹲在自家厨房门口,要么干脆结伙堵楼道里,抽着鼻子分辨谁家做了什么好吃的。
唯一叫唐红玫不大适应的,就是自家人太少了。
一家三口过大年,这在乡下地头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就算近亲也没那么少,更别提很多人家都是好几房凑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过大年。
过年这天,唐婶儿倒是说起来正月里拜年的事儿。
“初一咱们哪儿也不去,就搁家里待着。初二那天,叫学军陪你回趟娘家,我呢,自个儿先去学军他姥家,等初三你俩再一道儿去寻我。”顿了顿,唐婶儿不禁有些庆幸,“还好这两天没咋下雪,你们去公社那头时,也悠着点儿,宁可慢着来也不要急吼吼的,万一摔了可不是小事儿。”
唐红玫忙一口答应下来,倒是许学军只点了点头,没有吭声。
瞧着儿子儿媳,唐婶儿不禁有些沉默,尤其是唐红玫,她老觉得自家不是娶了个儿媳进门,而是添了个闺女。
——儿媳比儿子更听话更衬她的心意,咋办?
唐婶儿忍不住瞅了眼只顾着埋头苦吃的蠢儿子,嫌弃的撇了撇嘴,起身进屋拿了东西出来,径直交给了儿媳妇儿。
“呶,这是给亲家备的礼。像鸡蛋米面啥的,这些各家各户都有的东西我就没买,就装了半斤硬水果糖,还有一块布。对了,你那俩姐姐往年回娘家都带些啥?横竖还有两天,要是不妥还能再改改。”
“也没啥,多半都是拎半篮子鸡蛋,不然就是两斤挂面,油枣子啥的。”唐红玫认真想了想,大姐出嫁好几年了,又因为离娘家相对比较远,极少回娘家,就算偶尔回一趟,带的也是自家产的。二姐家的日子倒还挺好,就是家里头的婆婆不好相与,总得来说,初二回娘家带的东西都还算凑合,勉强合乎礼数吧。
“那这样就成了,盖过你俩姐姐太多也不好。”唐婶儿倒没舍不得的,再添两样她也出得起,毕竟最近这一两年里,各项供应都在增多,连许学军的工资都涨了些。可她自个儿也有娘家姐妹,很清楚有些事情是真的不能拔头筹,尤其是当妹子的。
顿了顿,唐婶儿又额外添了一句:“你回去倒是可以跟你爹妈提一句,好像是年后政策会松下来,自家养鸡鸭不限个数了。说是连任务家禽都得取消了。”
“真的?”唐红玫刚接过东西,听了这话瞪大了眼睛。要知道,前些年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家家户户是干点儿啥都要限量,更别提每年都要上交一定数量的任务家禽了。
“说是这么说的,具体看年后吧,你同他们说声就成,好歹也多留点儿种蛋,别到时候可以养了没种蛋,可不是又得抓瞎?”
暗暗把这事儿记在心里,唐红玫倒是对娘家那头放心多了。
乡下懒蛋少,也就是前些年干啥都一起,有些人觉得出力和不出力得的结果一个样儿,这才有了不少偷懒耍滑的。可别看他们在公家干活时惜力得很,家里的自留地收拾得可好了,一旦放开家禽养殖,想也知道日子会好过很多。
政策年年在变,想来日子也会一天天好过起来的。
抱着这般好心情,等过了年,到了初二这一天,唐红玫就同许学军一道儿去了乡下。
原本,像他们去那么远的地儿,是可以跟厂子里的人借自行车的,可唐婶儿不让,只叫他们慢着来,宁可时间不够歇一宿,也不可贪这点儿时间。毕竟,就算不下雪,乡下地头那个路哟,骑自行车简直就跟弹跳运动一样,好人都能被颠出毛病来。
唐红玫啥都听婆婆的,许学军自然也不敢有意见,俩人头天睡得早,第二天索性起了个大早,顶着蒙蒙亮的天色就出了门。
许学军是做好了准备,再一次被老丈人家里亲戚们围着看。没想到的是,这回还真没猜着。
同在一个公社的唐红玫二姐早就到了,然后被娘家人围着祝福,饶是大过年的,唐妈还是忍不住红了眼圈。
饶是乡下地头普遍重男轻女,闺女还是当妈的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哪里有不心疼的道理?唐妈前头一口气生了仨闺女,对于大闺女,她倒是不咋担心,大闺女脾气硬立得住,过门一年就生了儿子,虽说那头条件不如娘家,可总得来说,日子还算是可以的。再看嫁到城里的三闺女,那孩子性子是憨了点儿,也不知是不是傻人有傻福,反正眼下瞧着跟婆家人关系挺好的,尤其婆家那头是独子,都说人多是非多,这人口简单了,矛盾也能少不少。
唯独中不溜丢的二闺女,叫她是操碎了心。
唐红玫过去时,看到的就是这一幕,没等她问出口,就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她那嫁出去快三年的二姐,肚子终于有好消息了。下意识的扫视了一圈,她很快就搜寻到了她那往年从不现身的二姐夫。
所以,二姐怀孕了,二姐夫特地陪着她回了娘家?
不知道为啥,唐红玫心里酸酸的,哪怕也为二姐感到高兴,可总觉得有些不得劲儿。
很快,她调整了心情,先恭喜了二姐,又拿了年礼给她妈,之后就被难得回来一次的大姐拉过去说话了。
巧合的是,她大姐说的也是年前传出来的新政策,大致上的说法跟唐婶儿提过的差不多,特地拉她说话,就是想叫她打听打听,这事儿是不是真的。
唐红玫也不敢确定,只复述了她婆婆的话,又说:“我觉得我婆婆说的也不错,先多留些种蛋,免得到时候实在消息下来了,没种蛋可不得抓瞎?”
“也是。”她大姐觉得这个说法靠谱,大不了弄到最后白忙活一场,也亏不了什么,就暂时把这事儿按下不表,暗暗指了指正被家里人围住关心的二妹,悄声问,“你咋样?嫁过去也有俩月了。”
“才俩月,就算有了能知道?”唐红玫好笑的看了眼她大姐,隐晦的说道,“大姐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的。”
家里婆婆小心成那样,她又不傻,哪里会不清楚?再一个,她出嫁时虽然没什么嫁妆,一应的贴身东西却是带全乎了的,偏偏一直都没用上。
她大姐瞧了瞧她脸色,大略的明白了些,放松的笑道:“妈就担心二妹,我反而担心你。你这人脾气太软和,跟面团子一个样儿,嫁的又是城里人,不比二妹更难过?行吧,你心里有数,我就放心了。”
恍惚间,她听到窗户外有些声响。
“哟,唐姐你这么早就买菜回来了?哟,瞧着白菜水灵的,多少钱一斤呢?”
“菜农四点多刚摘的,可不水灵吗?也是我去得早,不然哪能买到呢。你要是想买,明个儿早上我叫你,咱俩一道儿去!”
外头的说话声儿,轻而易举的透过隔音很弱的窗户,清晰的传入了唐红玫耳中,她猛的睁开眼睛,入目的却不是自家那木制的横梁,而是略有些泛黄的天花板。
半刻后,她才支起身子坐了起来,拿眼瞧了下周遭,混沌的脑子也渐渐清醒了过来。
她昨天结婚了,正如生产队上同龄女孩最羡慕的那样,嫁给了一个有正式工作的城里人。
而这里,将是她以后的家了。
冷不丁的离开了已经住了十八年的家,饶是她素来性子豁达,这会儿也有点儿不安,脑海里不停的回想着以前这个时间,自己正在干什么。
瞧了眼窗外,早晨的阳光明亮且不刺眼,这个点,全生产队都该忙活起来了,灶间早该热闹起来,半大的孩子该准备去公社学校了,壮劳力们匆匆吃过饭也该下地赚工分了,就连老人们也会上山拾些枯枝笋壳之类的拿回家当柴禾烧。
至于唐红玫她自己,目送全家离开后,也该抹干净饭桌,把脏碗筷放到大木盆里,舀水洗碗。等将碗筷沥干搁好后,也该将鸡放出来,由着它们在院里找食,毕竟这年头粮食金贵,人都尚且时常饿肚子,可没有余粮喂它们。
相比生产队的其他同龄女孩,唐红玫无疑是幸运且幸福的,尤其因为她跟底下两个弟弟年岁接近,先前都一直同去上学,念完了小学,又念初中。及至初中毕业后才回到家里帮着干活,即便这样,她也极少下地,多半都是留在家中做些简单轻巧的家务活儿。
……
唐红玫边回忆边给自己穿上了衣服鞋袜,她其实还有些不太清醒,感觉脑袋晕晕乎乎的,用指腹稍稍按了按太阳穴,有一会儿后,才感觉好了很多。
真不是她故意磨洋工,除了感觉些许头晕外,身上的酸痛感才是她最难以忍受的。可忆起酸痛的缘由,她又不好意思再去细想,只尽可能将动作幅度减少,而在将自己收拾妥当的同时,她又一次仔细打量起了周遭的情况。
屋子不大,看着却叫人觉得心里舒坦。
墙面明显是特地刷新过了,白净到有些晃眼。地面是整齐的水泥地,打扫得相当干净。她此时坐在双人床上,床头一边摆了个大衣柜,另一边则是个半人高的矮柜,尽管东西不多,却也看得出来都是好料子的老家具。
“红玫啊!你起了没?”
刚穿好鞋子,唐红玫就听到外头的唤声,忙一边高声应着,一边推门走了出去。
她这间是里屋,出门则是饭厅兼客厅的外屋,而此时,外屋的桌子上已经摆好了热气腾腾的早饭,泡饭配咸菜。
而她的婆婆就站在饭桌边上,冲着她笑:“起了?赶紧先吃早饭。”
“嗯,婶儿……妈。”
话一出口,唐红玫立马改口,还颇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婆婆一眼,好在婆婆并不在意,只招呼她吃早饭。
说来也是巧,唐红玫的婆婆也姓唐,往前头数个十几代的,还能跟唐红玫娘家扯上那么一丁点儿的亲戚关系,搁在旧社会就是族亲了,当然是早已没了来往的那种。想也是,一个在乡下公社的生产队上,另一个已经在县城里生活了很久很久。
婆婆早年丧夫,一个人拉扯独子长大,孤儿寡母想也知道生活有多艰难了。好在她性子坚韧,哪怕前些年日子苦了点儿,也不见她叫苦不迭,反而还庆幸自己是个城里人,起码有供应粮,又时常感谢新社会好,厂子里的领导厚道,不单给了抚恤金,还在她儿子高中毕业后让他顶了他老子的工作,这日子也就一天天瞧着好过了起来。
对了,她虽然夫家姓许,可大家伙儿更乐意称呼她为唐婶儿。
唐婶儿天生一张笑面儿,边招呼儿媳吃早饭,边随口聊起了家常:“学军那孩子就是个锯嘴葫芦,红玫你多担待点儿,要是嫌他太闷,或者他说了啥不中听的话,你都告诉我,我去教训他!”
要说唐婶儿这辈子最犯愁的事儿,大概就是摊上了个闷葫芦儿子,也就是因为儿子那性子,明明家里条件还过得去,自己也有正式工作,却愣是二十好几了也没说上对象。哪怕有人愿意给介绍,多半也嫌弃他性子太闷,往往有个开始却没了下文。
眼瞅着街坊邻居家的小子们,一个两个的都娶了媳妇儿生了娃儿,唐婶儿急得不得了,辗转托了亲戚朋友帮着介绍,这才有了昨天这桩婚事。
对于唐红玫这个儿媳妇儿吧,唐婶儿是打心底里觉得满意。真要说缺点吧,也不是没有,就是户口在农村。除此之外,她是哪儿哪儿都觉得好。
长相秀气,勤快能干,总算也初中毕了业,最要紧的是,早先性子脾气好。
想到这里,唐婶儿又道:“学军那厂子最近忙得很,昨个儿又不巧调了休,今个儿只能先去上班。不过,回门那事儿你也别着急,明个儿肯定回去。就是吧,现在也只能委屈你了。”
唐红玫咽下嘴里的饭,笑盈盈的答道:“妈你说笑了,学军也是为厂子里做贡献,我妈他们都知道的。”
学军就是唐红玫刚嫁的男人,全名许学军,就在县里唯一的一家机械厂里上班。作为县里乃至市里出了名的国有厂子,哪怕他仅仅是个车间工人,那福利待遇也是很不错了。
不过,成正比的是他的工作时间,基本上全年也就过年那几天能休息,旁的时候都得上班,且所有的车间工人都是三班倒,遇到早班中班倒是还好,值晚班的时候却是得通宵的,很是熬人。
这些个事儿,早在两家相看初期就已经通过介绍人提及了。因此,唐红玫娘家那边也知道回门要晚上一日,都表示理解。
话是这么说的,作为婆婆的唐婶儿还是表示了歉意,幸好最多也就晚个那么一天,到时候备份厚礼,尽可能把礼节补上。
见儿媳体谅,唐婶儿面上的笑容更甚了:“那你今个儿是想待在家里歇着,还是跟我出去转转?你也没来县里几回吧?”
“我是头一回来县里。”
尽管这几年城里已经开始流行自由恋爱了,可乡下地头却没那么开放,几乎所有年轻人都是通过中间人说合,再找时间让两边凑在一起相看一下,觉得好了才定下来的。唐红玫作为姑娘家,是待在家里等着唐婶儿母子俩来的,倒是她爸她叔进城瞧了瞧,都觉得好,这才让她嫁了。
“那成。你赶紧吃,吃完我带你出去转转。”
唐红玫应了一声,埋头开始吃早饭。
其实,这会儿还挺早的,毕竟这年头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普遍起得都早,就算今个儿唐红玫有些睡过了头,这个点也才八点。
等吃过早饭,唐红玫利索的收了碗筷抹了饭桌,没让婆婆沾手,就独自一人抱着碗筷进了小厨房洗涮了起来。
他们家住在机械厂家属楼一楼靠南的小套里,房子不算大,统共也就三间屋儿。最外头那屋还算敞亮,既当饭厅又当客厅使,两间里屋就小多了,一间住着婆婆唐婶儿,另一间仔细归整了一番后,成了唐红玫和许学军小夫妻俩的新房。
除了这三间外,他们家还有个巴掌大的小厨房,平常一人站在里头还成,要是多个人,转个身儿都难。再有就是靠着外侧的厕所了,着实小得可怜。
不过,因为是在一楼,他们家倒还有个小院儿。公公还在世时,往小院儿搭了个棚,现在是当杂物间使,里头堆了不少唐婶儿舍不得丢的老物件。
家里不大,人口更少,唐红玫早先在娘家是做惯了各种活计的,洗涮起来快得很。没多久,她就洗干净碗筷,沥干后小心的搁到了碗柜里。接着,就跟婆婆一块儿出门熟悉地盘去了。
机械厂整个儿厂区都位于县里靠南边,而家属楼又在比较靠外的地头,等于往后是厂区,往前出了家属楼大门,就差不多能远远的看到街道了。
唐红玫昨个儿出嫁时,因为心里颇有些紧张不安,根本顾不上细看县里的情形,这会儿跟在婆婆身后,左瞧瞧右看看,大大的眼睛里难掩好奇之色。
县城里跟她娘家的生产队差别太大了,旁的不说,她娘家只有公社那头有个供销社,而县里,光是走了这么一小会儿,她就瞧见不少商店了。
粮油店、国营饭店、肉店、副食品店……
大清早的,今个儿又是工作日,街面上的人其实并不算多。唐红玫一面好奇的张望四下,一面跟紧了婆婆,听她说县里的事儿。
“你别听乡下地头都说城里人过得有多好,其实也就那样吧。吃的饱穿的暖,旁的再好又能好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