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四世同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瑞宣想错了,日本人捕人并不敲门,而是在天快亮的时候,由墙外跳进来。在大处,日本人没有独创的哲学,文艺,音乐,图画,与科学,所以也就没有远见与高深的思想。在小事情上,他们却心细如发,捉老鼠也用捉大象的力量与心计。小事情与小算盘作得周到详密,使他们象猴子拿虱子似的,拿到一个便满心欢喜。因此,他们忘了大事,没有理想,而一天到晚苦心焦虑的捉虱子。在瑞宣去看而没有看到钱先生的第三天,他们来捕瑞宣。他们捕人的方法已和捕钱先生的时候大不相同了。
瑞宣没有任何罪过,可是日本人要捉他。捉他,本是最容易的事。他们只须派一名宪兵或巡警来就够了。可是,他们必须小题大作,好表示出他们的聪明与认真。约摸是在早上四点钟左右吧,一辆大卡车停在了小羊圈的口外,车上有十来个人,有的穿制服,有的穿便衣。卡车后面还有一辆小汽车,里面坐着两位官长。为捕一个软弱的书生,他们须用十几个人,与许多汽油。只有这样,日本人才感到得意与严肃。日本人没有幽默感。
车停住,那两位军官先下来视察地形,而后在胡同口上放了哨。他们拿出地图,仔细的阅看。他们互相耳语,然后与卡车上轻轻跳下来的人们耳语。他们倒仿佛是要攻取一座堡垒或军火库,而不是捉拿一个不会抵抗的老实人。这样,商议了半天,嘀咕了半天,一位军官才回到小汽车上,把手交插在胸前,坐下,觉得自己非常的重要。另一位军官率领着六七个人象猫似的轻快的往胡同里走。没有一点声音,他们都穿着胶皮鞋。看到了两株大槐,军官把手一扬两个人分头爬上树去,在树叉上蹲好,把枪口对准了五号。军官再一扬手,其余的人——多数是中国人——爬墙的爬墙,上房的上房。军官自己藏在大槐树与三号的影壁之间。
天还没有十分亮,星星可已稀疏。全胡同里没有一点声音,人们还都睡得正香甜。一点晓风吹动着老槐的枝子。远处传来一两声鸡鸣。一个半大的猫顺着四号的墙根往二号跑,槐树上与槐树下的枪马上都转移了方向。看清楚了是个猫,东洋的武士才又聚精会神的看着五号的门,神气更加严肃。瑞宣听到房上有响动。他直觉的想到了那该是怎回事。他根本没往闹贼上想,因为祁家在这里住过了几十年,几乎没有闹过贼。人缘好,在这条胡同里,是可以避贼的。一声没出,他穿上了衣服。而后,极快的他推醒了韵梅:"房上有人!别大惊小怪!假若我教他们拿去,别着急,去找富善先生!"
韵梅似乎听明白,又似乎没有听明白,可是身上已发了颤。"拿你?剩下我一个人怎么办呢?"她的手紧紧的扯住他的裤子。
"放开!"瑞宣低声的急切的说:"你有胆子!我知道你不会害怕!千万别教祖父知道了!你就说,我陪着富善先生下乡了,过几天就回来!"他一转身,极快的下了地。"你要不回来呢?"韵梅低声的问。
"谁知道!"
屋门上轻轻的敲了两下。瑞宣假装没听见。韵梅哆嗦得牙直响。
门上又响了一声。瑞宣问:"谁?"
"你是祁瑞宣?"门外轻轻的问。
"是!"瑞宣的手颤着,提上了鞋;而后,扯开屋门的闩。
几条黑影围住了他,几个枪口都贴在他身上。一个手电筒忽然照在他的脸上,使他闭了一会儿眼。枪口戳了戳他的肋骨,紧跟着一声:"别出声,走!"
瑞宣横了心,一声没出,慢慢往外走。
祁老人一到天亮便已睡不着。他听见了一些响动。瑞宣刚走在老人的门外,老人先嗽了一声,而后懒懒的问:"什么呀!谁呀?有人闹肚子啊?"
瑞宣的脚微微的一停,就接着往前走。他不敢出声。他知道前面等着他的是什么。有钱先生的受刑在前,他不便希望自己能幸而免。他也不便先害怕,害怕毫无用处。他只有点后悔,悔不该为了祖父,父母,妻子,而不肯离开北平。可是,后悔并没使他怨恨老人们:听到祖父的声音,他非常的难过。他也许永远看不见祖父了!他的腿有点发软,可是依旧鼓着勇气往外走。他晓得,假若他和祖父过一句话,他便再也迈不开步。到了枣树旁边,他往南屋看了一眼,心中叫了一声"妈!"
天亮了一些。一出街门,瑞宣看到两株槐树上都跳下一个人来。他的脸上没有了血色,可是他笑了。他很想告诉他们:"捕我,还要费这么大的事呀?"他可是没有出声。往左右看了看,他觉得胡同比往日宽阔了许多。他痛快了一点。四号的门响了一声。几条枪象被电气指挥着似的,一齐口儿朝了北。什么也没有,他开始往前走。到了三号门口,影壁后钻出来那位军官。两个人回去了,走进五号,把门关好。听见关门的微响,瑞宣的心中更痛快了些——家关在后面,他可以放胆往前迎接自己的命运了!
韵梅顾不得想这是什么时间,七下子八下子的就穿上了衣服。也顾不得梳头洗脸,她便慌忙的走出来,想马上找富善先生去。她不常出门,不晓得怎样走才能找到富善先生。但是,她不因此而迟疑。她很慌,可也很坚决;不管怎样困难,她须救出她的丈夫来。为营救丈夫,她不惜牺牲了自己。在平日,她很老实;今天,她可下了决心不再怕任何人与任何困难。几次,泪已到了眼中,她都用力的睁她的大眼睛,把泪截了回去。她知道落泪是毫无用处的。在极快的一会儿工夫,她甚至于想到瑞宣也许被杀。不过,就是不幸丈夫真的死了,她也须尽她所有的一点能力养活儿女,侍奉公婆与祖父。她的胆子不大,但是真面对面的遇见了鬼,她也只好闯上前去。
轻轻的关好了屋门,她极快的往外走。看到了街门,她也看到那一高一矮的两个人。两个都是中国人,拿着日本人给的枪。两支枪阻住她的去路:"干什么?不准出去!"韵梅的腿软了,手扶住了影壁。她的大眼睛可是冒了火:"躲开!就要出去!"
"谁也不准出去!"那个身量高的人说:"告诉你,去给我们烧点水,泡点茶;有吃的东西拿出点来!快回去!"
韵梅浑身都颤抖起来。她真想拚命,但是她一个人打不过两个枪手。况且,活了这么大,她永远没想到过和人打架斗殴。她没了办法。但是,她也不甘心就这么退回来。她明知无用而不能不说的问他们:"你们凭什么抓去我的丈夫呢?他是顶老实的人!"这回,那个矮一点的人开了口:"别废话!日本人要拿他,我们不晓得为什么!快去烧开水!"
"难道你们不是中国人?"韵梅瞪着眼问。
矮一点的人发了气:"告诉你,我们对你可是很客气,别不知好歹!回去!"他的枪离韵梅更近了一些。
她往后退了退。她的嘴干不过手枪。退了两步,她忽然的转过身来,小跑着奔了南屋去。她本想不惊动婆母,可是没了别的办法;她既出不去街门,就必须和婆母要个主意了。
把婆母叫醒,她马上后了悔。事情是很简单,可是她不知道怎么开口好了。婆母是个病身子,她不应当大惊小怪的吓噱她。同时,事情是这么紧急,她又不该磨磨蹭蹭的绕弯子。进到婆母的屋中,她呆呆的楞起来。
天已经大亮了,南屋里可是还相当的黑。天佑太太看不清楚韵梅的脸,而直觉的感到事情有点不大对:"怎么啦?小顺儿的妈!"
韵梅的憋了好久的眼泪流了下来。她可是还控制着自己,没哭出声来。
"怎么啦?怎么啦?"天佑太太连问了两声。
"瑞宣,"韵梅顾不得再思索了。"瑞宣教他们抓去了!"象有几滴冰水落在天佑太太的背上,她颤了两下。可是,她控制住自己。她是婆母,不能给儿媳一个坏榜样。再说,五十年的生活都在战争与困苦中渡过,她知道怎样用理智与心计控住感情。她用力扶住一张桌子,问了声:"怎么抓去的?"
极快的,韵梅把事情述说了一遍。快,可是很清楚,详细。
天佑太太一眼看到生命的尽头。没了瑞宣,全家都得死!她可是把这个压在了心里,没有说出来。少说两句悲观的话,便能给儿媳一点安慰。她楞住,她须想主意。不管主意好不好,总比哭泣与说废话强。"小顺儿的妈,想法子推开一块墙,告诉六号的人,教他们给使馆送信去!"老太太这个办法不是她的创作,而是跟祁老人学来的。从前,遇到兵变与大的战事,老人便杵开一块墙,以便两个院子的人互通消息,和讨论办法。这个办法不一定能避免灾患,可是在心理上有很大的作用,它能使两个院子的人都感到人多势众,减少了恐慌。
韵梅没加思索,便跑出去。到厨房去找开墙的家伙。她没想她有杵开界墙的能力,和杵开以后有什么用处。她只觉得这是个办法,并且觉得她必定有足够的力气把墙推开;为救丈夫,她自信能开一座山。
正在这个时候,祁老人起来了,拿着扫帚去打扫街门口。这是他每天必作的运动。高兴呢,他便扫干净自己的与六号的门外,一直扫到槐树根儿那溜儿,而后跺一跺脚,直一直腰,再扫院中。不高兴呢,他便只扫一扫大门的台阶,而后扫院内。不管高兴与否,他永远不扫三号的门外,他看不起冠家的人。这点运动使他足以给自己保险——老年人多动一动,身上就不会长疙疸与痈疽。此外,在他扫完了院子的时候,他还要拿着扫帚看一看儿孙,暗示给他们这就叫作勤俭成家!
天佑太太与韵梅都没看见老人出去。
老人一拐过影壁就看到了那两个人,马上他说了话。这是他自己的院子,他有权利干涉闯进来的人。"怎么回事?你们二位?"他的话说得相当的有力,表示出他的权威;同时,又相当的柔和,以免得罪了人——即使那两个是土匪,他也不愿得罪他们。等到他看见了他们的枪,老人决定不发慌,也不便表示强硬。七十多年的乱世经验使他稳重,象橡皮似的,软中带硬。"怎吗?二位是短了钱花吗?我这儿是穷人家哟!"
"回去!告诉里边的人,谁也不准出来!"高个子说。"怎么?"老人还不肯动气,可是眼睛眯起来。"这是我的家!"
"罗嗦!不看你上了岁数,我给你几枪把子!"那个矮子说,显然的他比高个子的脾气更坏一些。
没等老人说话,高个子插嘴:"回去吧,别惹不自在!那个叫瑞宣的是你的儿子还是孙子?"
"长孙!"老人有点得意的说。
"他已经教日本人抓了走!我们俩奉命令在这儿把守,不准你们出去!听明白了没有?"
扫帚松了手。老人的血忽然被怒气与恐惧咂净,脸上灰了。"为什么拿他呢?他没有罪!"
"别废话,回去!"矮子的枪逼近了老人。
老人不想抢矮子的枪,但是往前迈了一步。他是贫苦出身,年纪大了还有把子力气;因此,他虽不想打架,可是身上的力气被怒火催动着,他向前冲着枪口迈了步。"这是我的家,我要出去就出去!你敢把我怎样呢?开枪!我决不躲一躲!拿去我的孙子,凭什么?"在老人的心里,他的确要央求那两个人,可是他的怒气已经使他的嘴不再受心的指挥。他的话随便的,无伦次的,跑出来。话这样说了,他把老命置之度外,他喊起来:"拿去我的孙子,不行!日本人拿去他,你们是干什么的?拿日本鬼子吓噱我,我见过鬼子!躲开!我找鬼子去!老命不要了!"说着,他扯开了小袄,露出他的瘦而硬的胸膛。"你枪毙了我!来!"怒气使他的手颤抖,可是把胸膛拍得很响。
"你嚷!我真开枪!"矮子咬着牙说。
"开!开!冲着这儿来!"祁老人用颤抖的手指戳着自己的胸口。他的小眼睛眯成了一道缝子,挺直了腰,腮上的白胡子一劲儿的颤动。
天佑太太首先来到。韵梅,还没能杵开一块砖,也跑了过来。两个妇人一边一个扯住老人的双臂,往院子里边扯。老人跳起脚来,高声的咒骂。他忘了礼貌,忘了和平,因为礼貌与和平并没给他平安与幸福。
两个妇人连扯带央告的把老人拉回屋中,老人闭上了口,只剩了哆嗦。
"老爷子!"天佑太太低声的叫,"先别动这么大的气!得想主意往出救瑞宣啊!"
老人咽了几口气,用小眼睛看了看儿媳与孙媳。他的眼很干很亮。脸上由灰白变成了微红。看完两个妇人,他闭上了眼。是的,他已经表现了他的勇敢,现在他须想好主意。他知道她们婆媳是不会有什么高明办法的,他向来以为妇女都是没有心路的。很快的,他想出来办法:"找天佑去!"纯粹出于习惯,韵梅微笑了一下:"咱们不是出不去街门吗?爷爷!"
老人的心疼了一下,低下头去。他自己一向守规矩,不招惹是非;他的儿孙也都老实,不敢为非作歹。可是,一家子人都被手枪给囚禁在院子里。他以为无论日本鬼子怎样厉害,也一定不会找寻到他的头上来。可是,三孙子逃开,长孙被捕,还有两支手枪堵住了大门。这是什么世界呢?他的理想,他的一生的努力要强,全完了!他已是个被圈在自己家里的囚犯!他极快的检讨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他找不到一点应当责备自己的事情。虽然如此,他现在可是必须责备自己,自己一定是有许多错误,要不然怎么会弄得家破人亡呢?在许多错误之中,最大的一个恐怕就是他错看了日本人。他以为只要自己近情近理的,不招灾惹祸的,过日子,日本人就必定会允许他享受一团和气的四世同堂的幸福。他错了。日本人是和任何中国人都势不两立的!想明白了这一点,他觉得他是白活了七十多岁。他不敢再信任自己,他的老命完全被日本人攥在手心里,象被顽皮的孩子握住的一条槐树虫!
他没敢摸他的胡子。胡子已不再代表着经验与智慧,而只是老朽的标记。哼哼了一两声,他躺在了炕上。"你们去吧,我没主意!"
婆媳楞了一会儿,慢慢的走出来。
"我还挖墙去!"韵梅两只大眼离离光光的,不知道看什么好,还是不看什么好。她心里燃着一把火,可是还要把火压住,好教老人们少着一点急。
"你等等!"天佑太太心中的火并不比儿媳的那一把少着火苗。可是她也必须镇定,好教儿媳不太发慌。她已忘了她的病;长子若有个不幸,她就必得死,死比病更厉害。"我去央告央告那两个人,教我出去送个信!"
"不用!他们不听央告!"韵梅搓着手说。
"难道他们不是中国人?就不帮咱们一点儿忙?"韵梅没回答什么,只摇了摇头。
太阳出来了。天上有点薄云,而遮不住太阳的光。阳光射入薄云里,东一块西一块的给天上点缀了一些锦霞。婆媳都往天上看了看。看到那片片的明霞,她们觉得似乎象是作梦。
韵梅无可如何的,又回到厨房的北边,拿起铁通条。她不敢用力,怕出了响声被那两个枪手听见。不用力,她又没法活动开一块砖。她出了汗。她一边挖墙,一边轻轻的叫:"文先生!文先生!"这里离小文的屋子最近,她希望小文能听见她的低叫。没有用。她的声音太低。她不再叫,而手上加了劲。半天,她才只活动开一块砖。叹了口气,她楞起来。小妞子叫她呢。她急忙跑到屋中。她必须嘱咐小妞子不要到大门那溜儿去。
小妞子还不大懂事,可是从妈妈的脸色与神气上看出来事情有点不大对。她没敢掰开揉碎的细问,而只用小眼目留着妈妈。等妈妈给她穿好衣服,她紧跟在妈妈后边,不敢离开。她是祁家的孩子,她晓得害怕。
妈妈到厨房去升火,妞子帮着给拿火柴,找劈柴。她要表现出她很乖,不招妈妈生气。这样,她可以减少一点恐惧。
天佑太太独自在院中立着。她的眼直勾勾的对着已落了叶的几盆石榴树,可是并没有看见什么。她的心跳得很快。她极想躺一躺去,可是用力的控制住自己。不,她不能再管自己的病;她必须立刻想出搭救长子的办法来。忽然的,她的眼一亮。眼一亮,她差点要晕倒。她急忙蹲了下去。她想起来一个好主意。想主意是劳心的事,她感到眩晕。蹲了一小会儿,她的兴奋劲儿慢慢退了下去。她极留神的往起立。立起来,她开足了速度往南屋走。在她的赔嫁的箱子里,她有五六十块现洋,都是"人头"的。她轻轻的开开箱子,找到箱底上的一只旧白布袜子。她用双手提起那只旧袜子,好不至于哗啷哗啷的响。手伸到袜子里去,摸到那硬的凉的银块子。她的心又跳快了。这是她的"私钱"。每逢病重,她就必想到这几十块现洋;它们足以使她在想到死亡的时候得到一点安慰,因为它们可以给她换来一口棺材,而少教儿子们着一点急。今天,她下决心改变了它们的用途;不管自己死去有无买棺材的现钱,她必须先去救长子瑞宣。瑞宣若是死在狱里,全家就必同归于尽,她不能太自私的还不肯动用"棺材本儿"!轻轻的,她一块一块的往外拿钱。每一块都是晶亮的,上面有个胖胖的袁世凯。她永远没判断过袁世凯,因为袁世凯在银圆上是那么富泰威武,无论大家怎样说袁世凯不好,她总觉得他必是财神下界。现在她可是没有闲心再想这些,而只觉得有这点钱便可以买回瑞宣的命来。
她只拿出二十块来。她看不起那两个狗仗人势给日本人作事的枪手。二十块,每人十块,就够收买他们的了。把其余的钱又收好,她用手帕包好这二十块,放在衣袋里。而后,她轻轻的走出了屋门。走到枣树下面,她立住了。不对!那两个人既肯帮助日本人为非作歹,就必定不是好人。她若给了他们钱,而反倒招出他们的歹意来呢?他们有枪!他们既肯无故的捉人,怎么知道不肯再见财起意,作明火呢?世界的确变了样儿,连行贿都须特别的留神了!
立了许久,她打不定主意。她贫血,向来不大出汗,现在她的手心上湿了。为救儿子,她须冒险;可是白白冒了险,而再招出更多的麻烦,就不上算。她着急,但是她不肯因着急而象掉了头的苍蝇那样去乱撞。
正在这么左右为难,她听到很响的一声铃——老二瑞丰来了!瑞丰有了包车,他每次来,即使大门开着,也要响一两声车铃。铃声替他广播着身分与声势。天佑太太很快的向前走了两步。只是两步,她没再往前走。她必须教二儿子施展他的本领,而别因她的热心反倒坏了事。她是祁家的妇人,她知道妇人的规矩——男人能办的就交给男人,妇女不要不知分寸的跟着夹缠。
韵梅也听到了铃声,急忙跑过来。看见婆母,她收住了脚步。她的大眼睛亮起来,可是把声音放低,向婆母耳语:"老二!"
老太太点了点头,嘴角上露出一点点笑意。
两个妇人都不敢说什么,而心中都温暖了一点。不管老二平日对待她们怎样的不合理,假若今天他能帮助营救瑞宣,她们就必会原谅他。两个妇人的眼都亮起来,她们以为老二必会没有问题的帮忙,因为瑞宣是他的亲哥哥呀。
韵梅轻轻的往前走,婆母扯住了她。她给呼气儿加上一丁点声音:"我探头看看,不过去!"说完,她在影壁的边上探出头去,用一只眼往外看。
那两个人都面朝了外。矮子开开门。
瑞丰的小干脸向着阳光,额上与鼻子上都非常的亮。他的眼也很亮,两腮上摆出点笑纹,象刚吃了一顿最满意的早饭似的那么得意。帽子在右手里拿着,他穿着一身刚刚作好的藏青哔叽中山装。胸前戴着教育局的证章,刚要迈门坎,他先用左手摸了摸它。一摸证章,他的胸忽然挺得更直一些。他得意,他是教育局的科长。今天他特别得意,因为他是以教育局的科长的资格,去见日本天皇派来的两位特使。
武汉陷落以后,华北的地位更重要了。日本人可以放弃武汉,甚至于放弃了南京,而决不撒手华北。可是,华北的"政府",象我们从前说过的,并没有多少实权,而且在表面上还不如南京那么体面与重要。因此,日本天皇派来两位特使,给北平的汉奸们打打气,同时也看看华北是否象军人与政客所报告的那样太平。今天,这两位特使在怀仁堂接见各机关科长以上的官吏,向大家宣布天皇的德意。
接见的时间是在早九点。瑞丰后半夜就没能睡好,五点多钟便起了床。他加细的梳头洗脸,而后穿上修改过五次,一点缺陷也没有的新中山装。临出门的时候,他推醒了胖菊子:"你再看一眼,是不是完全合适?我看袖子还是长了一点,长着一... -->>
瑞宣想错了,日本人捕人并不敲门,而是在天快亮的时候,由墙外跳进来。在大处,日本人没有独创的哲学,文艺,音乐,图画,与科学,所以也就没有远见与高深的思想。在小事情上,他们却心细如发,捉老鼠也用捉大象的力量与心计。小事情与小算盘作得周到详密,使他们象猴子拿虱子似的,拿到一个便满心欢喜。因此,他们忘了大事,没有理想,而一天到晚苦心焦虑的捉虱子。在瑞宣去看而没有看到钱先生的第三天,他们来捕瑞宣。他们捕人的方法已和捕钱先生的时候大不相同了。
瑞宣没有任何罪过,可是日本人要捉他。捉他,本是最容易的事。他们只须派一名宪兵或巡警来就够了。可是,他们必须小题大作,好表示出他们的聪明与认真。约摸是在早上四点钟左右吧,一辆大卡车停在了小羊圈的口外,车上有十来个人,有的穿制服,有的穿便衣。卡车后面还有一辆小汽车,里面坐着两位官长。为捕一个软弱的书生,他们须用十几个人,与许多汽油。只有这样,日本人才感到得意与严肃。日本人没有幽默感。
车停住,那两位军官先下来视察地形,而后在胡同口上放了哨。他们拿出地图,仔细的阅看。他们互相耳语,然后与卡车上轻轻跳下来的人们耳语。他们倒仿佛是要攻取一座堡垒或军火库,而不是捉拿一个不会抵抗的老实人。这样,商议了半天,嘀咕了半天,一位军官才回到小汽车上,把手交插在胸前,坐下,觉得自己非常的重要。另一位军官率领着六七个人象猫似的轻快的往胡同里走。没有一点声音,他们都穿着胶皮鞋。看到了两株大槐,军官把手一扬两个人分头爬上树去,在树叉上蹲好,把枪口对准了五号。军官再一扬手,其余的人——多数是中国人——爬墙的爬墙,上房的上房。军官自己藏在大槐树与三号的影壁之间。
天还没有十分亮,星星可已稀疏。全胡同里没有一点声音,人们还都睡得正香甜。一点晓风吹动着老槐的枝子。远处传来一两声鸡鸣。一个半大的猫顺着四号的墙根往二号跑,槐树上与槐树下的枪马上都转移了方向。看清楚了是个猫,东洋的武士才又聚精会神的看着五号的门,神气更加严肃。瑞宣听到房上有响动。他直觉的想到了那该是怎回事。他根本没往闹贼上想,因为祁家在这里住过了几十年,几乎没有闹过贼。人缘好,在这条胡同里,是可以避贼的。一声没出,他穿上了衣服。而后,极快的他推醒了韵梅:"房上有人!别大惊小怪!假若我教他们拿去,别着急,去找富善先生!"
韵梅似乎听明白,又似乎没有听明白,可是身上已发了颤。"拿你?剩下我一个人怎么办呢?"她的手紧紧的扯住他的裤子。
"放开!"瑞宣低声的急切的说:"你有胆子!我知道你不会害怕!千万别教祖父知道了!你就说,我陪着富善先生下乡了,过几天就回来!"他一转身,极快的下了地。"你要不回来呢?"韵梅低声的问。
"谁知道!"
屋门上轻轻的敲了两下。瑞宣假装没听见。韵梅哆嗦得牙直响。
门上又响了一声。瑞宣问:"谁?"
"你是祁瑞宣?"门外轻轻的问。
"是!"瑞宣的手颤着,提上了鞋;而后,扯开屋门的闩。
几条黑影围住了他,几个枪口都贴在他身上。一个手电筒忽然照在他的脸上,使他闭了一会儿眼。枪口戳了戳他的肋骨,紧跟着一声:"别出声,走!"
瑞宣横了心,一声没出,慢慢往外走。
祁老人一到天亮便已睡不着。他听见了一些响动。瑞宣刚走在老人的门外,老人先嗽了一声,而后懒懒的问:"什么呀!谁呀?有人闹肚子啊?"
瑞宣的脚微微的一停,就接着往前走。他不敢出声。他知道前面等着他的是什么。有钱先生的受刑在前,他不便希望自己能幸而免。他也不便先害怕,害怕毫无用处。他只有点后悔,悔不该为了祖父,父母,妻子,而不肯离开北平。可是,后悔并没使他怨恨老人们:听到祖父的声音,他非常的难过。他也许永远看不见祖父了!他的腿有点发软,可是依旧鼓着勇气往外走。他晓得,假若他和祖父过一句话,他便再也迈不开步。到了枣树旁边,他往南屋看了一眼,心中叫了一声"妈!"
天亮了一些。一出街门,瑞宣看到两株槐树上都跳下一个人来。他的脸上没有了血色,可是他笑了。他很想告诉他们:"捕我,还要费这么大的事呀?"他可是没有出声。往左右看了看,他觉得胡同比往日宽阔了许多。他痛快了一点。四号的门响了一声。几条枪象被电气指挥着似的,一齐口儿朝了北。什么也没有,他开始往前走。到了三号门口,影壁后钻出来那位军官。两个人回去了,走进五号,把门关好。听见关门的微响,瑞宣的心中更痛快了些——家关在后面,他可以放胆往前迎接自己的命运了!
韵梅顾不得想这是什么时间,七下子八下子的就穿上了衣服。也顾不得梳头洗脸,她便慌忙的走出来,想马上找富善先生去。她不常出门,不晓得怎样走才能找到富善先生。但是,她不因此而迟疑。她很慌,可也很坚决;不管怎样困难,她须救出她的丈夫来。为营救丈夫,她不惜牺牲了自己。在平日,她很老实;今天,她可下了决心不再怕任何人与任何困难。几次,泪已到了眼中,她都用力的睁她的大眼睛,把泪截了回去。她知道落泪是毫无用处的。在极快的一会儿工夫,她甚至于想到瑞宣也许被杀。不过,就是不幸丈夫真的死了,她也须尽她所有的一点能力养活儿女,侍奉公婆与祖父。她的胆子不大,但是真面对面的遇见了鬼,她也只好闯上前去。
轻轻的关好了屋门,她极快的往外走。看到了街门,她也看到那一高一矮的两个人。两个都是中国人,拿着日本人给的枪。两支枪阻住她的去路:"干什么?不准出去!"韵梅的腿软了,手扶住了影壁。她的大眼睛可是冒了火:"躲开!就要出去!"
"谁也不准出去!"那个身量高的人说:"告诉你,去给我们烧点水,泡点茶;有吃的东西拿出点来!快回去!"
韵梅浑身都颤抖起来。她真想拚命,但是她一个人打不过两个枪手。况且,活了这么大,她永远没想到过和人打架斗殴。她没了办法。但是,她也不甘心就这么退回来。她明知无用而不能不说的问他们:"你们凭什么抓去我的丈夫呢?他是顶老实的人!"这回,那个矮一点的人开了口:"别废话!日本人要拿他,我们不晓得为什么!快去烧开水!"
"难道你们不是中国人?"韵梅瞪着眼问。
矮一点的人发了气:"告诉你,我们对你可是很客气,别不知好歹!回去!"他的枪离韵梅更近了一些。
她往后退了退。她的嘴干不过手枪。退了两步,她忽然的转过身来,小跑着奔了南屋去。她本想不惊动婆母,可是没了别的办法;她既出不去街门,就必须和婆母要个主意了。
把婆母叫醒,她马上后了悔。事情是很简单,可是她不知道怎么开口好了。婆母是个病身子,她不应当大惊小怪的吓噱她。同时,事情是这么紧急,她又不该磨磨蹭蹭的绕弯子。进到婆母的屋中,她呆呆的楞起来。
天已经大亮了,南屋里可是还相当的黑。天佑太太看不清楚韵梅的脸,而直觉的感到事情有点不大对:"怎么啦?小顺儿的妈!"
韵梅的憋了好久的眼泪流了下来。她可是还控制着自己,没哭出声来。
"怎么啦?怎么啦?"天佑太太连问了两声。
"瑞宣,"韵梅顾不得再思索了。"瑞宣教他们抓去了!"象有几滴冰水落在天佑太太的背上,她颤了两下。可是,她控制住自己。她是婆母,不能给儿媳一个坏榜样。再说,五十年的生活都在战争与困苦中渡过,她知道怎样用理智与心计控住感情。她用力扶住一张桌子,问了声:"怎么抓去的?"
极快的,韵梅把事情述说了一遍。快,可是很清楚,详细。
天佑太太一眼看到生命的尽头。没了瑞宣,全家都得死!她可是把这个压在了心里,没有说出来。少说两句悲观的话,便能给儿媳一点安慰。她楞住,她须想主意。不管主意好不好,总比哭泣与说废话强。"小顺儿的妈,想法子推开一块墙,告诉六号的人,教他们给使馆送信去!"老太太这个办法不是她的创作,而是跟祁老人学来的。从前,遇到兵变与大的战事,老人便杵开一块墙,以便两个院子的人互通消息,和讨论办法。这个办法不一定能避免灾患,可是在心理上有很大的作用,它能使两个院子的人都感到人多势众,减少了恐慌。
韵梅没加思索,便跑出去。到厨房去找开墙的家伙。她没想她有杵开界墙的能力,和杵开以后有什么用处。她只觉得这是个办法,并且觉得她必定有足够的力气把墙推开;为救丈夫,她自信能开一座山。
正在这个时候,祁老人起来了,拿着扫帚去打扫街门口。这是他每天必作的运动。高兴呢,他便扫干净自己的与六号的门外,一直扫到槐树根儿那溜儿,而后跺一跺脚,直一直腰,再扫院中。不高兴呢,他便只扫一扫大门的台阶,而后扫院内。不管高兴与否,他永远不扫三号的门外,他看不起冠家的人。这点运动使他足以给自己保险——老年人多动一动,身上就不会长疙疸与痈疽。此外,在他扫完了院子的时候,他还要拿着扫帚看一看儿孙,暗示给他们这就叫作勤俭成家!
天佑太太与韵梅都没看见老人出去。
老人一拐过影壁就看到了那两个人,马上他说了话。这是他自己的院子,他有权利干涉闯进来的人。"怎么回事?你们二位?"他的话说得相当的有力,表示出他的权威;同时,又相当的柔和,以免得罪了人——即使那两个是土匪,他也不愿得罪他们。等到他看见了他们的枪,老人决定不发慌,也不便表示强硬。七十多年的乱世经验使他稳重,象橡皮似的,软中带硬。"怎吗?二位是短了钱花吗?我这儿是穷人家哟!"
"回去!告诉里边的人,谁也不准出来!"高个子说。"怎么?"老人还不肯动气,可是眼睛眯起来。"这是我的家!"
"罗嗦!不看你上了岁数,我给你几枪把子!"那个矮子说,显然的他比高个子的脾气更坏一些。
没等老人说话,高个子插嘴:"回去吧,别惹不自在!那个叫瑞宣的是你的儿子还是孙子?"
"长孙!"老人有点得意的说。
"他已经教日本人抓了走!我们俩奉命令在这儿把守,不准你们出去!听明白了没有?"
扫帚松了手。老人的血忽然被怒气与恐惧咂净,脸上灰了。"为什么拿他呢?他没有罪!"
"别废话,回去!"矮子的枪逼近了老人。
老人不想抢矮子的枪,但是往前迈了一步。他是贫苦出身,年纪大了还有把子力气;因此,他虽不想打架,可是身上的力气被怒火催动着,他向前冲着枪口迈了步。"这是我的家,我要出去就出去!你敢把我怎样呢?开枪!我决不躲一躲!拿去我的孙子,凭什么?"在老人的心里,他的确要央求那两个人,可是他的怒气已经使他的嘴不再受心的指挥。他的话随便的,无伦次的,跑出来。话这样说了,他把老命置之度外,他喊起来:"拿去我的孙子,不行!日本人拿去他,你们是干什么的?拿日本鬼子吓噱我,我见过鬼子!躲开!我找鬼子去!老命不要了!"说着,他扯开了小袄,露出他的瘦而硬的胸膛。"你枪毙了我!来!"怒气使他的手颤抖,可是把胸膛拍得很响。
"你嚷!我真开枪!"矮子咬着牙说。
"开!开!冲着这儿来!"祁老人用颤抖的手指戳着自己的胸口。他的小眼睛眯成了一道缝子,挺直了腰,腮上的白胡子一劲儿的颤动。
天佑太太首先来到。韵梅,还没能杵开一块砖,也跑了过来。两个妇人一边一个扯住老人的双臂,往院子里边扯。老人跳起脚来,高声的咒骂。他忘了礼貌,忘了和平,因为礼貌与和平并没给他平安与幸福。
两个妇人连扯带央告的把老人拉回屋中,老人闭上了口,只剩了哆嗦。
"老爷子!"天佑太太低声的叫,"先别动这么大的气!得想主意往出救瑞宣啊!"
老人咽了几口气,用小眼睛看了看儿媳与孙媳。他的眼很干很亮。脸上由灰白变成了微红。看完两个妇人,他闭上了眼。是的,他已经表现了他的勇敢,现在他须想好主意。他知道她们婆媳是不会有什么高明办法的,他向来以为妇女都是没有心路的。很快的,他想出来办法:"找天佑去!"纯粹出于习惯,韵梅微笑了一下:"咱们不是出不去街门吗?爷爷!"
老人的心疼了一下,低下头去。他自己一向守规矩,不招惹是非;他的儿孙也都老实,不敢为非作歹。可是,一家子人都被手枪给囚禁在院子里。他以为无论日本鬼子怎样厉害,也一定不会找寻到他的头上来。可是,三孙子逃开,长孙被捕,还有两支手枪堵住了大门。这是什么世界呢?他的理想,他的一生的努力要强,全完了!他已是个被圈在自己家里的囚犯!他极快的检讨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他找不到一点应当责备自己的事情。虽然如此,他现在可是必须责备自己,自己一定是有许多错误,要不然怎么会弄得家破人亡呢?在许多错误之中,最大的一个恐怕就是他错看了日本人。他以为只要自己近情近理的,不招灾惹祸的,过日子,日本人就必定会允许他享受一团和气的四世同堂的幸福。他错了。日本人是和任何中国人都势不两立的!想明白了这一点,他觉得他是白活了七十多岁。他不敢再信任自己,他的老命完全被日本人攥在手心里,象被顽皮的孩子握住的一条槐树虫!
他没敢摸他的胡子。胡子已不再代表着经验与智慧,而只是老朽的标记。哼哼了一两声,他躺在了炕上。"你们去吧,我没主意!"
婆媳楞了一会儿,慢慢的走出来。
"我还挖墙去!"韵梅两只大眼离离光光的,不知道看什么好,还是不看什么好。她心里燃着一把火,可是还要把火压住,好教老人们少着一点急。
"你等等!"天佑太太心中的火并不比儿媳的那一把少着火苗。可是她也必须镇定,好教儿媳不太发慌。她已忘了她的病;长子若有个不幸,她就必得死,死比病更厉害。"我去央告央告那两个人,教我出去送个信!"
"不用!他们不听央告!"韵梅搓着手说。
"难道他们不是中国人?就不帮咱们一点儿忙?"韵梅没回答什么,只摇了摇头。
太阳出来了。天上有点薄云,而遮不住太阳的光。阳光射入薄云里,东一块西一块的给天上点缀了一些锦霞。婆媳都往天上看了看。看到那片片的明霞,她们觉得似乎象是作梦。
韵梅无可如何的,又回到厨房的北边,拿起铁通条。她不敢用力,怕出了响声被那两个枪手听见。不用力,她又没法活动开一块砖。她出了汗。她一边挖墙,一边轻轻的叫:"文先生!文先生!"这里离小文的屋子最近,她希望小文能听见她的低叫。没有用。她的声音太低。她不再叫,而手上加了劲。半天,她才只活动开一块砖。叹了口气,她楞起来。小妞子叫她呢。她急忙跑到屋中。她必须嘱咐小妞子不要到大门那溜儿去。
小妞子还不大懂事,可是从妈妈的脸色与神气上看出来事情有点不大对。她没敢掰开揉碎的细问,而只用小眼目留着妈妈。等妈妈给她穿好衣服,她紧跟在妈妈后边,不敢离开。她是祁家的孩子,她晓得害怕。
妈妈到厨房去升火,妞子帮着给拿火柴,找劈柴。她要表现出她很乖,不招妈妈生气。这样,她可以减少一点恐惧。
天佑太太独自在院中立着。她的眼直勾勾的对着已落了叶的几盆石榴树,可是并没有看见什么。她的心跳得很快。她极想躺一躺去,可是用力的控制住自己。不,她不能再管自己的病;她必须立刻想出搭救长子的办法来。忽然的,她的眼一亮。眼一亮,她差点要晕倒。她急忙蹲了下去。她想起来一个好主意。想主意是劳心的事,她感到眩晕。蹲了一小会儿,她的兴奋劲儿慢慢退了下去。她极留神的往起立。立起来,她开足了速度往南屋走。在她的赔嫁的箱子里,她有五六十块现洋,都是"人头"的。她轻轻的开开箱子,找到箱底上的一只旧白布袜子。她用双手提起那只旧袜子,好不至于哗啷哗啷的响。手伸到袜子里去,摸到那硬的凉的银块子。她的心又跳快了。这是她的"私钱"。每逢病重,她就必想到这几十块现洋;它们足以使她在想到死亡的时候得到一点安慰,因为它们可以给她换来一口棺材,而少教儿子们着一点急。今天,她下决心改变了它们的用途;不管自己死去有无买棺材的现钱,她必须先去救长子瑞宣。瑞宣若是死在狱里,全家就必同归于尽,她不能太自私的还不肯动用"棺材本儿"!轻轻的,她一块一块的往外拿钱。每一块都是晶亮的,上面有个胖胖的袁世凯。她永远没判断过袁世凯,因为袁世凯在银圆上是那么富泰威武,无论大家怎样说袁世凯不好,她总觉得他必是财神下界。现在她可是没有闲心再想这些,而只觉得有这点钱便可以买回瑞宣的命来。
她只拿出二十块来。她看不起那两个狗仗人势给日本人作事的枪手。二十块,每人十块,就够收买他们的了。把其余的钱又收好,她用手帕包好这二十块,放在衣袋里。而后,她轻轻的走出了屋门。走到枣树下面,她立住了。不对!那两个人既肯帮助日本人为非作歹,就必定不是好人。她若给了他们钱,而反倒招出他们的歹意来呢?他们有枪!他们既肯无故的捉人,怎么知道不肯再见财起意,作明火呢?世界的确变了样儿,连行贿都须特别的留神了!
立了许久,她打不定主意。她贫血,向来不大出汗,现在她的手心上湿了。为救儿子,她须冒险;可是白白冒了险,而再招出更多的麻烦,就不上算。她着急,但是她不肯因着急而象掉了头的苍蝇那样去乱撞。
正在这么左右为难,她听到很响的一声铃——老二瑞丰来了!瑞丰有了包车,他每次来,即使大门开着,也要响一两声车铃。铃声替他广播着身分与声势。天佑太太很快的向前走了两步。只是两步,她没再往前走。她必须教二儿子施展他的本领,而别因她的热心反倒坏了事。她是祁家的妇人,她知道妇人的规矩——男人能办的就交给男人,妇女不要不知分寸的跟着夹缠。
韵梅也听到了铃声,急忙跑过来。看见婆母,她收住了脚步。她的大眼睛亮起来,可是把声音放低,向婆母耳语:"老二!"
老太太点了点头,嘴角上露出一点点笑意。
两个妇人都不敢说什么,而心中都温暖了一点。不管老二平日对待她们怎样的不合理,假若今天他能帮助营救瑞宣,她们就必会原谅他。两个妇人的眼都亮起来,她们以为老二必会没有问题的帮忙,因为瑞宣是他的亲哥哥呀。
韵梅轻轻的往前走,婆母扯住了她。她给呼气儿加上一丁点声音:"我探头看看,不过去!"说完,她在影壁的边上探出头去,用一只眼往外看。
那两个人都面朝了外。矮子开开门。
瑞丰的小干脸向着阳光,额上与鼻子上都非常的亮。他的眼也很亮,两腮上摆出点笑纹,象刚吃了一顿最满意的早饭似的那么得意。帽子在右手里拿着,他穿着一身刚刚作好的藏青哔叽中山装。胸前戴着教育局的证章,刚要迈门坎,他先用左手摸了摸它。一摸证章,他的胸忽然挺得更直一些。他得意,他是教育局的科长。今天他特别得意,因为他是以教育局的科长的资格,去见日本天皇派来的两位特使。
武汉陷落以后,华北的地位更重要了。日本人可以放弃武汉,甚至于放弃了南京,而决不撒手华北。可是,华北的"政府",象我们从前说过的,并没有多少实权,而且在表面上还不如南京那么体面与重要。因此,日本天皇派来两位特使,给北平的汉奸们打打气,同时也看看华北是否象军人与政客所报告的那样太平。今天,这两位特使在怀仁堂接见各机关科长以上的官吏,向大家宣布天皇的德意。
接见的时间是在早九点。瑞丰后半夜就没能睡好,五点多钟便起了床。他加细的梳头洗脸,而后穿上修改过五次,一点缺陷也没有的新中山装。临出门的时候,他推醒了胖菊子:"你再看一眼,是不是完全合适?我看袖子还是长了一点,长着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