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东观来人 (1/2)
笔趣阁 www.bqg.la,我,刘辩,雄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片刻后,一名目测三十左右的中年官宦快步走入偏房殿,朝着站在殿中的刘辩躬身行礼。
“臣东观黄门内侍徐衍,拜见史侯。”
“唔。”
刘辩微微点头示意,同时上下打量来人。
莫以为十常侍当道,就觉得汉宫内的宦官都是谄媚之人,但事实上,十常侍集团只是汉宫内二千余名宦官中的一小撮而已,抛开宫内那些身不由己的小宦官不谈,其实宫内也有正直、清廉的大宦官。
比如早些年就已被十常侍陷害逼死的中常侍吕强,此人也是宦官,而且是大宦官,职阶与赵让、赵忠等人并无差别,同样也受到灵帝的信任。
然而史料却记载,‘帝知其忠而不能用’,这就很有意思。
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灵帝明明知道吕强对他忠诚却不能用呢?
难道就是因为十常侍的阻扰?
未必!
记得史上何进想要诛杀十常侍时,欲召外军入京,时西园殿军校尉曹操就说过:阉竖之官、古今宜有,皇帝控制不当,过于权宠官宦,才致使局面到这地步。要治官宦之罪,当诛元恶,一个狱吏足以,何必纷纷召外将?
事实情况确实如此,尤其是灵帝想要除掉十常侍,那更是容易,一道命令下去,难道十常侍还敢造反不成?!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不是十常侍的原因,为何史料却说,帝知其忠而不能用?
原因很简单,因为吕强是偏士人阵营的中常侍,而灵帝,其实他也知道士人的危害要比十常侍来得大,所以不用吕强,默视十常侍诬陷吕强,甚至假装听信十常侍的谗言,派人拘捕,忿而自杀。
这却不是为灵帝洗地。
事实上桓帝也好、灵帝也好,这两代汉君固然是十足的昏君,但对于皇权还是十分敏感的,而当时正值外戚梁冀被诛,臣党势大,这就迫使两任汉君不得不借宦官之手削弱臣子的势力,继而才有那两次党锢之祸。
要不是张角兄弟领导的黄巾起义太过凶猛,一直到中平元年,灵帝都不想宽赦党人。
然而吕强却在立场上偏向士人,甚至多次为党人求情,这才导致灵帝‘知其忠而不能用’。
所以说何皇后骂何进无谋是对的,他比灵帝还要蠢!
除此之外,汉宫内还有一些持中立立场,从不涉及政治斗争的官宦,其中有名的主要就在东观,比如济阴丁肃、南阳郭耽、汝阳李巡、北海赵祐,还有今日前来的下邳人,徐衍。
这些小黄门与卢植、杨彪、马日磾等朝中官员交好,但从不涉及政治,因此十常侍也不去针对他们,直到两年后雒阳宫变,以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为首的所谓‘何进部将’,纵兵闯入汉宫,将汉宫内两千余名宦官,不辩忠奸,通通斩杀。
丁肃、徐衍、郭耽、李巡、赵祐等被士人称为‘清忠’的宦官,也全部都死在这场浩劫中。
而可笑的是,袁绍、袁术原以为可以取代何进、何苗在朝中的地位,却不曾想棋差一招,最后被董卓占了便宜,彻底葬送了汉室。
一想到这里,刘辩就对袁氏愈发嫌恶。
而此时,徐衍已躬身道出来意:“史侯恕罪,臣今日冒昧前来打搅,是受卢尚书等几位大人所托。……昔蔡郎中在东观较书时,与几位大人互为知己,前两日诸位大人得到蔡郎中书信,言蔡姑娘被史侯看中,请到汉宫陪伴史侯,恳请几位大人代为照拂……”
“文姬是昨日入宫的,你昨日怎么不来?”
刘辩嘴角含笑看着徐衍。
“呃……”
徐衍脸上露出了几许尴尬之色。
事实就像刘辩所猜测的那样,其实蔡琰昨日进宫时,卢植、杨彪等人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只不过这些位朝臣此前从未与刘辩打过交道,也不敢贸然来见,免得被误会被替蔡琰撑腰、变相威胁皇子,到最后平白得罪史侯、得罪何皇后不说,还要牵累蔡邕的女儿。
因此,卢植、杨彪等人当时决定先静观其变,毕竟据他们了解,史侯喜欢蔡邕的女儿,才将此女掳到宫内,应该不太可能亏待蔡琰。
事实证明他们的猜测无措,今日他们进宫,就听说刘辩对蔡琰十分喜爱,两次带着蔡琰两次进长秋宫去拜见何皇后,何皇后也十分喜爱蔡琰,命宫内为蔡琰赶制了十六套衣物,又赐予了不少珍贵的珠宝首饰。
因此卢植等人就觉得,既然蔡琰如此受到史侯、何皇后的宠爱,他们委托徐衍来见一面,看看蔡琰的现状,好给蔡邕一个交代,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因此才委托徐衍前来。
只是没想到刘辩会随口这一问。
“呃。”
徐衍定了定神解释道:“昨日蔡姑娘刚进宫,旅途劳顿,故臣与诸位大人也不想来打搅。”
“呵。”
刘辩轻笑一声,也不拆穿,转头看向蔡琰。
蔡琰当然也听到了徐衍的来意,她并不像刘辩那样想得多,在刘辩转头看向她时,她已起身上前来,行礼谢道:“庶女蔡琰,多谢徐内侍与诸位大人记挂……”
“要单独聊聊么?”刘辩很大度地问道。
蔡琰有些意外地刘辩此刻表现出来的优雅有礼,稍一犹豫微微点了下头,于是刘辩便转身离开朝东侧的房殿... -->>
片刻后,一名目测三十左右的中年官宦快步走入偏房殿,朝着站在殿中的刘辩躬身行礼。
“臣东观黄门内侍徐衍,拜见史侯。”
“唔。”
刘辩微微点头示意,同时上下打量来人。
莫以为十常侍当道,就觉得汉宫内的宦官都是谄媚之人,但事实上,十常侍集团只是汉宫内二千余名宦官中的一小撮而已,抛开宫内那些身不由己的小宦官不谈,其实宫内也有正直、清廉的大宦官。
比如早些年就已被十常侍陷害逼死的中常侍吕强,此人也是宦官,而且是大宦官,职阶与赵让、赵忠等人并无差别,同样也受到灵帝的信任。
然而史料却记载,‘帝知其忠而不能用’,这就很有意思。
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灵帝明明知道吕强对他忠诚却不能用呢?
难道就是因为十常侍的阻扰?
未必!
记得史上何进想要诛杀十常侍时,欲召外军入京,时西园殿军校尉曹操就说过:阉竖之官、古今宜有,皇帝控制不当,过于权宠官宦,才致使局面到这地步。要治官宦之罪,当诛元恶,一个狱吏足以,何必纷纷召外将?
事实情况确实如此,尤其是灵帝想要除掉十常侍,那更是容易,一道命令下去,难道十常侍还敢造反不成?!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不是十常侍的原因,为何史料却说,帝知其忠而不能用?
原因很简单,因为吕强是偏士人阵营的中常侍,而灵帝,其实他也知道士人的危害要比十常侍来得大,所以不用吕强,默视十常侍诬陷吕强,甚至假装听信十常侍的谗言,派人拘捕,忿而自杀。
这却不是为灵帝洗地。
事实上桓帝也好、灵帝也好,这两代汉君固然是十足的昏君,但对于皇权还是十分敏感的,而当时正值外戚梁冀被诛,臣党势大,这就迫使两任汉君不得不借宦官之手削弱臣子的势力,继而才有那两次党锢之祸。
要不是张角兄弟领导的黄巾起义太过凶猛,一直到中平元年,灵帝都不想宽赦党人。
然而吕强却在立场上偏向士人,甚至多次为党人求情,这才导致灵帝‘知其忠而不能用’。
所以说何皇后骂何进无谋是对的,他比灵帝还要蠢!
除此之外,汉宫内还有一些持中立立场,从不涉及政治斗争的官宦,其中有名的主要就在东观,比如济阴丁肃、南阳郭耽、汝阳李巡、北海赵祐,还有今日前来的下邳人,徐衍。
这些小黄门与卢植、杨彪、马日磾等朝中官员交好,但从不涉及政治,因此十常侍也不去针对他们,直到两年后雒阳宫变,以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为首的所谓‘何进部将’,纵兵闯入汉宫,将汉宫内两千余名宦官,不辩忠奸,通通斩杀。
丁肃、徐衍、郭耽、李巡、赵祐等被士人称为‘清忠’的宦官,也全部都死在这场浩劫中。
而可笑的是,袁绍、袁术原以为可以取代何进、何苗在朝中的地位,却不曾想棋差一招,最后被董卓占了便宜,彻底葬送了汉室。
一想到这里,刘辩就对袁氏愈发嫌恶。
而此时,徐衍已躬身道出来意:“史侯恕罪,臣今日冒昧前来打搅,是受卢尚书等几位大人所托。……昔蔡郎中在东观较书时,与几位大人互为知己,前两日诸位大人得到蔡郎中书信,言蔡姑娘被史侯看中,请到汉宫陪伴史侯,恳请几位大人代为照拂……”
“文姬是昨日入宫的,你昨日怎么不来?”
刘辩嘴角含笑看着徐衍。
“呃……”
徐衍脸上露出了几许尴尬之色。
事实就像刘辩所猜测的那样,其实蔡琰昨日进宫时,卢植、杨彪等人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只不过这些位朝臣此前从未与刘辩打过交道,也不敢贸然来见,免得被误会被替蔡琰撑腰、变相威胁皇子,到最后平白得罪史侯、得罪何皇后不说,还要牵累蔡邕的女儿。
因此,卢植、杨彪等人当时决定先静观其变,毕竟据他们了解,史侯喜欢蔡邕的女儿,才将此女掳到宫内,应该不太可能亏待蔡琰。
事实证明他们的猜测无措,今日他们进宫,就听说刘辩对蔡琰十分喜爱,两次带着蔡琰两次进长秋宫去拜见何皇后,何皇后也十分喜爱蔡琰,命宫内为蔡琰赶制了十六套衣物,又赐予了不少珍贵的珠宝首饰。
因此卢植等人就觉得,既然蔡琰如此受到史侯、何皇后的宠爱,他们委托徐衍来见一面,看看蔡琰的现状,好给蔡邕一个交代,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因此才委托徐衍前来。
只是没想到刘辩会随口这一问。
“呃。”
徐衍定了定神解释道:“昨日蔡姑娘刚进宫,旅途劳顿,故臣与诸位大人也不想来打搅。”
“呵。”
刘辩轻笑一声,也不拆穿,转头看向蔡琰。
蔡琰当然也听到了徐衍的来意,她并不像刘辩那样想得多,在刘辩转头看向她时,她已起身上前来,行礼谢道:“庶女蔡琰,多谢徐内侍与诸位大人记挂……”
“要单独聊聊么?”刘辩很大度地问道。
蔡琰有些意外地刘辩此刻表现出来的优雅有礼,稍一犹豫微微点了下头,于是刘辩便转身离开朝东侧的房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