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五代十国往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韩氏传两世,又遭兵变,三军推举大将乐彦祯(乐行达)为节度使;
乐彦祯未等将位子传给儿子乐从训,就遭遇兵变,三军推举大将赵文弁为节度使;
赵文弁稍稍不合三军心意,便被当众砍下脑袋,三军拎着赵文弁的人头,聚众高呼“谁愿当节度使?”人群中有人应和,此人便是罗弘信。罗氏坐镇魏博,这段故事前文有过详述。
罗弘信死后,三军拥戴其子罗绍威继任节度使。
稍加梳理,不难看出,魏博境内的部队之骄横,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节度使之人选、乃至节度使之生死,皆由他们说了算,朝廷的委任状只是走个程序。而这支部队就是令人生畏的“魏博牙军”。
牙军制度也是始于田承嗣。简单说,就是一支私人武装力量,由田承嗣负责招募、训练、发饷,所以牙军只效忠于节度使本人。
为了照顾士气、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牙军自诞生伊始就被职业化、社会化。牙军不仅拖家带口,还有相对独立、封闭的居住区,即“牙城”,可以理解为军区大院,他们享有着诸多特权和福利,属于藩镇辖境内的特权阶级,所以他们往往不愿与普通百姓通婚,基本都选择内部联姻,久而久之,牙军内部盘根错节,无人能撼动。
也正因其“社会化”,一个牙兵的背后,是一大家子的负担,而军饷显然无法支撑起牙兵、牙将的巨大开销,所以除了固定工资之外,牙军的最大收入来源是节度使的赏赐。聚众讨赏,也成了牙军们的日常工作。
假如节度使是位两袖清风的正人君子,那么他必然无法满足牙军们的胃口,于是牙军阶层倒逼着节度使必须盘剥境内百姓,搜刮民脂民膏,供养这伙特权阶层。
如果只是作为吸血鬼、寄生虫,那么牙军也就没那么可怕了。真正的可怕之处,是牙军们淘汰清廉无能的节度使的方法,动辄诛杀、屠灭满门,实在血腥。在唐末,魏博牙军和武宁(徐州)牙军的骄横是最出名的。
魏博牙军从田承嗣开创以来,至罗绍威这一代,已经有二百年的历史,尾大不掉,积重难返。罗绍威一直将其视为心病,生怕哪一天他们再次哗变,砍下自己的头颅。
果然,大唐天佑二年(905)七月,牙将李公佺率领牙兵在魏州发动兵变,幸被罗绍威及时察觉,李公佺打砸抢烧一通后,逃往沧州,投奔了沧州刘守文。
早在朱温围困凤翔、争夺昭宗的时候,罗绍威就嗅到了危险的临近,屡次密信朱温,请求他帮忙解决牙军危机。当时朱温分身乏术,只能好言安慰。
李公佺的“魏州兵变”使得罗绍威更加寝食难安,急忙向朱温通告境内局势,请求朱温出面解决内乱。
魏博是河朔诸镇之观瞻,如果朱温连这个最亲密的伙伴都保护不了的话,那么蠢蠢欲动的河东李克用、幽州刘仁恭必然会重新介入地区事务。而且罗弘信、罗绍威父子是朱温倾注了大量心血才培植起来的地区代理人,岂能轻易割舍?
魏博平,则河朔宁。
朱温对罗绍威不再虚与委蛇,而是暗中定下里应外合之计,帮罗绍威彻底解决牙军之患。
可如果催动大军开赴魏博,势必会激起魏博牙军的强烈反弹,难免不会铤而走险,后果将不堪设想。瞒天过海,谈何容易。
就在这时,一个好消息从魏州传来:朱温的女儿死了。
bsp; 韩氏传两世,又遭兵变,三军推举大将乐彦祯(乐行达)为节度使;
乐彦祯未等将位子传给儿子乐从训,就遭遇兵变,三军推举大将赵文弁为节度使;
赵文弁稍稍不合三军心意,便被当众砍下脑袋,三军拎着赵文弁的人头,聚众高呼“谁愿当节度使?”人群中有人应和,此人便是罗弘信。罗氏坐镇魏博,这段故事前文有过详述。
罗弘信死后,三军拥戴其子罗绍威继任节度使。
稍加梳理,不难看出,魏博境内的部队之骄横,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节度使之人选、乃至节度使之生死,皆由他们说了算,朝廷的委任状只是走个程序。而这支部队就是令人生畏的“魏博牙军”。
牙军制度也是始于田承嗣。简单说,就是一支私人武装力量,由田承嗣负责招募、训练、发饷,所以牙军只效忠于节度使本人。
为了照顾士气、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牙军自诞生伊始就被职业化、社会化。牙军不仅拖家带口,还有相对独立、封闭的居住区,即“牙城”,可以理解为军区大院,他们享有着诸多特权和福利,属于藩镇辖境内的特权阶级,所以他们往往不愿与普通百姓通婚,基本都选择内部联姻,久而久之,牙军内部盘根错节,无人能撼动。
也正因其“社会化”,一个牙兵的背后,是一大家子的负担,而军饷显然无法支撑起牙兵、牙将的巨大开销,所以除了固定工资之外,牙军的最大收入来源是节度使的赏赐。聚众讨赏,也成了牙军们的日常工作。
假如节度使是位两袖清风的正人君子,那么他必然无法满足牙军们的胃口,于是牙军阶层倒逼着节度使必须盘剥境内百姓,搜刮民脂民膏,供养这伙特权阶层。
如果只是作为吸血鬼、寄生虫,那么牙军也就没那么可怕了。真正的可怕之处,是牙军们淘汰清廉无能的节度使的方法,动辄诛杀、屠灭满门,实在血腥。在唐末,魏博牙军和武宁(徐州)牙军的骄横是最出名的。
魏博牙军从田承嗣开创以来,至罗绍威这一代,已经有二百年的历史,尾大不掉,积重难返。罗绍威一直将其视为心病,生怕哪一天他们再次哗变,砍下自己的头颅。
果然,大唐天佑二年(905)七月,牙将李公佺率领牙兵在魏州发动兵变,幸被罗绍威及时察觉,李公佺打砸抢烧一通后,逃往沧州,投奔了沧州刘守文。
早在朱温围困凤翔、争夺昭宗的时候,罗绍威就嗅到了危险的临近,屡次密信朱温,请求他帮忙解决牙军危机。当时朱温分身乏术,只能好言安慰。
李公佺的“魏州兵变”使得罗绍威更加寝食难安,急忙向朱温通告境内局势,请求朱温出面解决内乱。
魏博是河朔诸镇之观瞻,如果朱温连这个最亲密的伙伴都保护不了的话,那么蠢蠢欲动的河东李克用、幽州刘仁恭必然会重新介入地区事务。而且罗弘信、罗绍威父子是朱温倾注了大量心血才培植起来的地区代理人,岂能轻易割舍?
魏博平,则河朔宁。
朱温对罗绍威不再虚与委蛇,而是暗中定下里应外合之计,帮罗绍威彻底解决牙军之患。
可如果催动大军开赴魏博,势必会激起魏博牙军的强烈反弹,难免不会铤而走险,后果将不堪设想。瞒天过海,谈何容易。
就在这时,一个好消息从魏州传来:朱温的女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