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回到明朝当暴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皇帝才道:“罢了。先招降罢。除头目外,余者先按之前朕说过的办理,若是再有反叛的,再另外处理不迟。”
杜文焕无奈,只得拱手应是,却听崇祯皇帝又似笑非笑地道:“再如之前一般的杀俘,可千万不能再有了?”
杜文焕心下一凛,躬身道:“臣遵旨,定然不敢或忘。”
崇祯皇帝见敲打的差不多了,这才嗯了一声,命杜文焕退下。
等到杜文焕退下之后,崇祯皇帝心中又盘算开了。
拉着庆王和秦王一起陪着朱聿键去阿三哥的地盘,也是崇祯皇帝从西安府到延安府一路上想了好几天的事儿。
庆王和秦王要是说起来,也是两头大肥羊。
而且,大明的藩王就没有一个不是肥羊的。只是肥瘦程度不一罢了。
但是别忘了,类似于秦王、晋王、代王、辽王、庆王、宁王、谷王、肃王这八家,那可是打明初就存在的塞王,在大明开国之时,那可当真是一国之主,可不是永乐朝以后的藩王能比的。
洪武十一年,秦王、晋王首先分别之国西安、太原。洪武十三年燕王之国北平,洪武二十五年,代王之国大同,洪武二十六年,辽王之国大凌河,后迁至广宁,庆王之国韦州,宁王之国大宁,谷王之国宣德,洪武二十八年,肃王至国甘州,塞王守边制度完全形成。
西安、太原、北平、大同、广宁、宁夏、大宁、宣德、甘州成为洪武末期北边九大核心地区。
塞王统率总兵官,节制重兵,既镇守一方,又声势联络,既化地而守,又汇聚出击,便宜行事,军法从事,九王国遍布北边的同时,晋、燕二王又地处核心,指挥全边,太原、北平二地相应成为北边防御核心地带。
塞王守边制度相对于大将镇守制度下,将领频繁更置、权力浮沉不定,镇守一方,互不节制的局面,无疑大为改善。
但是吧,后来朱允炆那个智障让文官一忽悠想要削藩,这下子九大塞王可就不太高兴了。
咋的,老子跟着你爷爷辛辛苦苦的打了天下,你娃儿刚刚当上皇帝就觉得老子们没用了是不?
觉得自己王位不保的燕王朱老四心想去你娘的,你也不是自己的哥哥朱标,老子还能惯你毛病?干脆怼了你丫的,这江山老子自己来做——不是有句话说的好么,皇位轮流转,今年我来坐?
只是等朱老四登上皇位之后,问题来了——自己一个塞王能怼了侄子,那其他的塞王会不会来怼了高炽和瞻基?
深谋远虑的朱老四觉得这事儿很纠结,就像是故宋的赵匡胤一样,自己能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那以后这些推自己上来的老兄弟们会不会有样学样?
宋太祖赵匡胤觉得这事儿好办,杯酒释兵权,老兄弟们都别带兵啦,多他娘的累啊,你看,当个大官,美女金钱有的是,多美?
所以这一杯酒喝下去,陪着老赵开国的那些老兄弟,不是手指甲疼就是脚上长了灰指甲,个个不带兵玩了。
有心学习下老赵这套路,所以朱老四也是干脆就把心一横,老子给你们封地让你们后代世袭罔替,不用跟别人一样去考举什么的,大家伙儿都安心的当猪吧。
当然,朱老四是不是这么想的,这事儿谁也不知道,毕竟朱老四已经挂掉了。
但是其后的大明皇帝却坚定的认为朱老四就是这么想的——尤其是正德年间的宁王造反一事,就更给大明朝后来的皇帝们敲响了警钟。
由于谁也不想自己的儿子皇位不保,被别人给怼掉,所以发展到后来,干脆连宗人府这么个本来应该是皇家内部的机构都扔给了礼部……
礼部当时可就乐呵了。
礼部再怎么样儿,那也是文臣不是?大家可都是文官一脉,圣人子弟,想不到居然有这种好事儿落自己头上——原本就在想着怎么样儿从皇帝手里抠点儿权利出来,如今可真是天大的馅饼砸头上了!
其实就连这个穿越之后的崇祯皇帝都不止一次的在想,如果当初这些塞王没有反,依着朱元璋当时制定的规矩,光这九大塞王就足够怼死建奴和草原的——尤其是永乐皇帝还把漠南蒙古诸卫给撤了……
但是仔细想了想,其实换崇祯皇帝的话,估计也会做出和朱老四一样的选择——皇后生的娃是自己的,继承了自己的皇位,万一哪个塞王跟朱老四一样的想法,结果造反了呢?
越想越头疼的崇祯皇帝干脆不再去想,他娘的,别管咋地,这回得先把秦王和庆王给拉下水再说,而且这事儿都和人家唐王系的朱聿键说过了,自己总不能食言而肥吧?
再者说了,这几家王爷都给弄到阿三哥的地头上,那不就相当于在大明之外又重建了九大塞王的体系?以后自己儿子多了,再往什么澳大利亚和李家坡一类的地方一扔,妥妥的。
打定主意的崇祯皇帝干脆吩咐方正化去安排人传诏,诏秦王朱存枢还有庆王朱倬纮前来延安府觐见。
崇祯皇帝想的挺好,延安府的锅,尤其是高迎祥这种让自己睡不好觉的,就扔给洪承畴来解决——毕竟这家伙领会上意的能力可是很强的。
所重要史书文献《回到大明当才子》中记载,当时的五省总督张好古因为粮食不够的事儿不想背黑锅,最后就是这位洪承畴洪大人给主动背起来的。
若不是因为这家伙降清之后的事儿干的太操蛋,崇祯皇帝原本还打算重用一番的。
然而崇祯这个历史小白根本就没有记住的是,人家洪承畴可是给多尔衮上书说:“我兵之强,流寇可一战而除,今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期于灭贼,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谅财物之意。
仍布告各府县,开门归降,官则加升,军民秋毫无犯。若抗拒不服,城下之日,官吏悉诛,百姓仍予安全。
有首倡内应者,破格封赏。此要务也。”
而且,在螨清进关之后,洪承畴还招抚、举荐大批明朝降官,请求清政府蠲免钱粮、停征漕运税等,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促进形成“安定局面”。
这孙子以以“原官、司留任,不念旧故”为条件,招抚宁国、徽州、九江、南昌、袁州、南康、吉安、广信等十三府。
皇帝才道:“罢了。先招降罢。除头目外,余者先按之前朕说过的办理,若是再有反叛的,再另外处理不迟。”
杜文焕无奈,只得拱手应是,却听崇祯皇帝又似笑非笑地道:“再如之前一般的杀俘,可千万不能再有了?”
杜文焕心下一凛,躬身道:“臣遵旨,定然不敢或忘。”
崇祯皇帝见敲打的差不多了,这才嗯了一声,命杜文焕退下。
等到杜文焕退下之后,崇祯皇帝心中又盘算开了。
拉着庆王和秦王一起陪着朱聿键去阿三哥的地盘,也是崇祯皇帝从西安府到延安府一路上想了好几天的事儿。
庆王和秦王要是说起来,也是两头大肥羊。
而且,大明的藩王就没有一个不是肥羊的。只是肥瘦程度不一罢了。
但是别忘了,类似于秦王、晋王、代王、辽王、庆王、宁王、谷王、肃王这八家,那可是打明初就存在的塞王,在大明开国之时,那可当真是一国之主,可不是永乐朝以后的藩王能比的。
洪武十一年,秦王、晋王首先分别之国西安、太原。洪武十三年燕王之国北平,洪武二十五年,代王之国大同,洪武二十六年,辽王之国大凌河,后迁至广宁,庆王之国韦州,宁王之国大宁,谷王之国宣德,洪武二十八年,肃王至国甘州,塞王守边制度完全形成。
西安、太原、北平、大同、广宁、宁夏、大宁、宣德、甘州成为洪武末期北边九大核心地区。
塞王统率总兵官,节制重兵,既镇守一方,又声势联络,既化地而守,又汇聚出击,便宜行事,军法从事,九王国遍布北边的同时,晋、燕二王又地处核心,指挥全边,太原、北平二地相应成为北边防御核心地带。
塞王守边制度相对于大将镇守制度下,将领频繁更置、权力浮沉不定,镇守一方,互不节制的局面,无疑大为改善。
但是吧,后来朱允炆那个智障让文官一忽悠想要削藩,这下子九大塞王可就不太高兴了。
咋的,老子跟着你爷爷辛辛苦苦的打了天下,你娃儿刚刚当上皇帝就觉得老子们没用了是不?
觉得自己王位不保的燕王朱老四心想去你娘的,你也不是自己的哥哥朱标,老子还能惯你毛病?干脆怼了你丫的,这江山老子自己来做——不是有句话说的好么,皇位轮流转,今年我来坐?
只是等朱老四登上皇位之后,问题来了——自己一个塞王能怼了侄子,那其他的塞王会不会来怼了高炽和瞻基?
深谋远虑的朱老四觉得这事儿很纠结,就像是故宋的赵匡胤一样,自己能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那以后这些推自己上来的老兄弟们会不会有样学样?
宋太祖赵匡胤觉得这事儿好办,杯酒释兵权,老兄弟们都别带兵啦,多他娘的累啊,你看,当个大官,美女金钱有的是,多美?
所以这一杯酒喝下去,陪着老赵开国的那些老兄弟,不是手指甲疼就是脚上长了灰指甲,个个不带兵玩了。
有心学习下老赵这套路,所以朱老四也是干脆就把心一横,老子给你们封地让你们后代世袭罔替,不用跟别人一样去考举什么的,大家伙儿都安心的当猪吧。
当然,朱老四是不是这么想的,这事儿谁也不知道,毕竟朱老四已经挂掉了。
但是其后的大明皇帝却坚定的认为朱老四就是这么想的——尤其是正德年间的宁王造反一事,就更给大明朝后来的皇帝们敲响了警钟。
由于谁也不想自己的儿子皇位不保,被别人给怼掉,所以发展到后来,干脆连宗人府这么个本来应该是皇家内部的机构都扔给了礼部……
礼部当时可就乐呵了。
礼部再怎么样儿,那也是文臣不是?大家可都是文官一脉,圣人子弟,想不到居然有这种好事儿落自己头上——原本就在想着怎么样儿从皇帝手里抠点儿权利出来,如今可真是天大的馅饼砸头上了!
其实就连这个穿越之后的崇祯皇帝都不止一次的在想,如果当初这些塞王没有反,依着朱元璋当时制定的规矩,光这九大塞王就足够怼死建奴和草原的——尤其是永乐皇帝还把漠南蒙古诸卫给撤了……
但是仔细想了想,其实换崇祯皇帝的话,估计也会做出和朱老四一样的选择——皇后生的娃是自己的,继承了自己的皇位,万一哪个塞王跟朱老四一样的想法,结果造反了呢?
越想越头疼的崇祯皇帝干脆不再去想,他娘的,别管咋地,这回得先把秦王和庆王给拉下水再说,而且这事儿都和人家唐王系的朱聿键说过了,自己总不能食言而肥吧?
再者说了,这几家王爷都给弄到阿三哥的地头上,那不就相当于在大明之外又重建了九大塞王的体系?以后自己儿子多了,再往什么澳大利亚和李家坡一类的地方一扔,妥妥的。
打定主意的崇祯皇帝干脆吩咐方正化去安排人传诏,诏秦王朱存枢还有庆王朱倬纮前来延安府觐见。
崇祯皇帝想的挺好,延安府的锅,尤其是高迎祥这种让自己睡不好觉的,就扔给洪承畴来解决——毕竟这家伙领会上意的能力可是很强的。
所重要史书文献《回到大明当才子》中记载,当时的五省总督张好古因为粮食不够的事儿不想背黑锅,最后就是这位洪承畴洪大人给主动背起来的。
若不是因为这家伙降清之后的事儿干的太操蛋,崇祯皇帝原本还打算重用一番的。
然而崇祯这个历史小白根本就没有记住的是,人家洪承畴可是给多尔衮上书说:“我兵之强,流寇可一战而除,今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期于灭贼,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谅财物之意。
仍布告各府县,开门归降,官则加升,军民秋毫无犯。若抗拒不服,城下之日,官吏悉诛,百姓仍予安全。
有首倡内应者,破格封赏。此要务也。”
而且,在螨清进关之后,洪承畴还招抚、举荐大批明朝降官,请求清政府蠲免钱粮、停征漕运税等,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促进形成“安定局面”。
这孙子以以“原官、司留任,不念旧故”为条件,招抚宁国、徽州、九江、南昌、袁州、南康、吉安、广信等十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