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绝唱之重生杨家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沉睡的汴梁,在阵阵木鱼和梆声中缓缓苏醒。
悉簌起身的人们点起蜡烛和火炬,习惯且熟练的做着他们每天早晨都做着的事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太阳的每一次升起,对于有些人来讲,也许会是生命中被强行打上的一个烙印。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一天,不过是又一天,单调,重复且毫无新意。
比如说虹桥码头前的这个又一天。
在聒噪声中,铺子开始了营业。早点档,粥档,点心档,汤面档,灶上蒸起的雾气,把个腥涩的早晨薰得香香喷喷。早餐过后,煎茶汤和煎药的摊位也摆出来了。河风吹散了晨香,太阳跃上了天空,梳洗一新的人们开始在阳光下清爽的彼此打着招呼。
虹桥的码头热闹了起来,一批批货物运上,又一批批货物运下。
这时,敲着木鱼叫醒了整个汴梁的僧侣们也在市场边坐下,开始化缘。于是,一个喧哗普通的一天开始了。
天空在忙碌的气氛里放晓,新的一天,来了。
`
丰乐楼里也陆陆续续坐满了茶客,都是些常来的闲散人,每天聚在一起,点一壶茶,或是叫上一壶黄酒,听书赏曲,打发着无聊的时间和口袋里无处安置的银钱。
大厅里照例摆了一张八仙桌,桌上放着一个钵,一杯茶,一把折扇,一个惊木。一个带着四角书生帽的说书人站在桌后,吊一吊嗓子,开始了“每天一说”。
说书人叫做“百事通”,说的不是常听的古书故事,却是每日里这京城中发生的大小逸事。“百事通”先说一段巷里趣事,说累了,会拿着钵体下来转一圈,叫做“讨茶水”。听得津津有味的人,会向钵里丢一两文钱,叫做“赏茶水”。“百事通”走回桌后,掂掂钵,听得稀里哗啦一阵响,脸上笑,嘴里就又接着说,这回说的是国家大事。
“各位听客,说起这两日朝中发生的事,头一件,要数异邦来使与我大宋结盟的大事。各位听客可知,我大宋有哪些强邻啊?”
有人在底下接话,“这个有谁不知,第一个就是辽夷,另外,还有蒙古蛮子吧。”
说书人点头,“这位客官可否还知道,蒙古部又有几个番邦啊?”
下面的人开始摇头。说书人得意的一拈须,“说起蒙古,那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浩瀚的草原上,大大小小集结了数十个部族。各部民众每年随着水草肥枯变化而迁徙不定。如今最大,最有实力的两个部族,是游居在鄂嫩河和克鲁伦河域的乞颜部和乌鲁尔部。就在前天,这两个部族一同派了王子和国师来到京城,向官家递交国书,以求交好。”
底下人议论纷纷,有人说,“不过是草原上的一个番邦,有什么好怕的?”
说书人摇晃着脑袋,“嗯,可不能小瞧了这些蛮夷之人。据说这蒙古人身量高,体格壮。他们每日二餐,顿顿吃的都是大块大块的肉,也不烤熟,带着血就开咬,野蛮的很。小孩子七八岁就被放到马背上挥刀射箭,一边游猎,一边烧杀抢夺。听说年景不好的时候啊,牲畜不够,他们就抢了活人回来杀着吃。”
听者唏嘘一片,“野蛮人,野蛮人。”
有书生模样的人拍案说,“哼,这类炊毛饮血的蛮子,民智都不开化,官家不会与他们交好的。”
“非也,非也。如今这一队蒙古来使,已被官家以友邦之礼隆重接入皇宫,听说过两天还要举行一次盛大的猎宴呢。”
“哼,不过是一个番邦,怎么能与我们天朝大国平起平坐?岂不是有辱我大宋国威?”
“呵,这位兄台看起来也是个读书人,应该知道‘远交近攻,逐一击破’的道理。蒙古部虽小,但... -->>
沉睡的汴梁,在阵阵木鱼和梆声中缓缓苏醒。
悉簌起身的人们点起蜡烛和火炬,习惯且熟练的做着他们每天早晨都做着的事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太阳的每一次升起,对于有些人来讲,也许会是生命中被强行打上的一个烙印。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一天,不过是又一天,单调,重复且毫无新意。
比如说虹桥码头前的这个又一天。
在聒噪声中,铺子开始了营业。早点档,粥档,点心档,汤面档,灶上蒸起的雾气,把个腥涩的早晨薰得香香喷喷。早餐过后,煎茶汤和煎药的摊位也摆出来了。河风吹散了晨香,太阳跃上了天空,梳洗一新的人们开始在阳光下清爽的彼此打着招呼。
虹桥的码头热闹了起来,一批批货物运上,又一批批货物运下。
这时,敲着木鱼叫醒了整个汴梁的僧侣们也在市场边坐下,开始化缘。于是,一个喧哗普通的一天开始了。
天空在忙碌的气氛里放晓,新的一天,来了。
`
丰乐楼里也陆陆续续坐满了茶客,都是些常来的闲散人,每天聚在一起,点一壶茶,或是叫上一壶黄酒,听书赏曲,打发着无聊的时间和口袋里无处安置的银钱。
大厅里照例摆了一张八仙桌,桌上放着一个钵,一杯茶,一把折扇,一个惊木。一个带着四角书生帽的说书人站在桌后,吊一吊嗓子,开始了“每天一说”。
说书人叫做“百事通”,说的不是常听的古书故事,却是每日里这京城中发生的大小逸事。“百事通”先说一段巷里趣事,说累了,会拿着钵体下来转一圈,叫做“讨茶水”。听得津津有味的人,会向钵里丢一两文钱,叫做“赏茶水”。“百事通”走回桌后,掂掂钵,听得稀里哗啦一阵响,脸上笑,嘴里就又接着说,这回说的是国家大事。
“各位听客,说起这两日朝中发生的事,头一件,要数异邦来使与我大宋结盟的大事。各位听客可知,我大宋有哪些强邻啊?”
有人在底下接话,“这个有谁不知,第一个就是辽夷,另外,还有蒙古蛮子吧。”
说书人点头,“这位客官可否还知道,蒙古部又有几个番邦啊?”
下面的人开始摇头。说书人得意的一拈须,“说起蒙古,那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浩瀚的草原上,大大小小集结了数十个部族。各部民众每年随着水草肥枯变化而迁徙不定。如今最大,最有实力的两个部族,是游居在鄂嫩河和克鲁伦河域的乞颜部和乌鲁尔部。就在前天,这两个部族一同派了王子和国师来到京城,向官家递交国书,以求交好。”
底下人议论纷纷,有人说,“不过是草原上的一个番邦,有什么好怕的?”
说书人摇晃着脑袋,“嗯,可不能小瞧了这些蛮夷之人。据说这蒙古人身量高,体格壮。他们每日二餐,顿顿吃的都是大块大块的肉,也不烤熟,带着血就开咬,野蛮的很。小孩子七八岁就被放到马背上挥刀射箭,一边游猎,一边烧杀抢夺。听说年景不好的时候啊,牲畜不够,他们就抢了活人回来杀着吃。”
听者唏嘘一片,“野蛮人,野蛮人。”
有书生模样的人拍案说,“哼,这类炊毛饮血的蛮子,民智都不开化,官家不会与他们交好的。”
“非也,非也。如今这一队蒙古来使,已被官家以友邦之礼隆重接入皇宫,听说过两天还要举行一次盛大的猎宴呢。”
“哼,不过是一个番邦,怎么能与我们天朝大国平起平坐?岂不是有辱我大宋国威?”
“呵,这位兄台看起来也是个读书人,应该知道‘远交近攻,逐一击破’的道理。蒙古部虽小,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