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穿成反派渣爹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皇族,为了一己私欲,视人命为草芥,全然不顾天下百姓以及前线将士们的安危,当真不配坐拥这大好河山。
苏锦楼看的那本书是围绕凉王之子展开的,那么取得最后胜利的人肯定是凉王,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他自然认为凉王会是头一个造反的藩王,现在看来显然不是。
难道是藩王作乱,最终皇帝老儿的几个儿子只有凉王活了下来?这皇位自然只能传给凉王?
“无缘无故的,长青王怎么就突然反了?”
胡珉回道,“这事儿还得从福王之死说起。”
“福王死了?我就从军个把月,怎么感觉似是在深山老林里过了十几年?”苏锦楼心生烦躁之意,“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胡珉深有同感,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大庆局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难免让人有些唏嘘。
“福王死的不光彩,他是掉进粪坑里溺死的,可堂堂一个藩王身边小厮护卫无数,怎么可能无缘无故溺毙在粪坑里?也不知从何处传出的流言,说是太子想要削藩,皇帝不允许,故而太子就私下里派人刺杀藩王,福王就是死于刺客手中,据说长青王在府中也遭遇了刺杀,被捕的刺客亲口招供是太子派来的,为了活命,长青王不得不起兵反抗,康王所在的封地楚州与青州相邻,长青王派了舌辩之士游说于康王,最终两人决定一同挥师汴京。”
苏锦楼听完胡珉的叙述,心里越发不得劲,福王之死虽有蹊跷,但幕后凶手究竟是不是太子还是两说。
一种可能是太子为了削藩派遣刺客暗杀自己的弟弟,第二种可能便是此事是长青王自导自演的戏码,为的不过是寻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造反,说不定康王与长青王私下里早已有了合作的意向,第三种可能就是有第三方插手,长青王不过是借机造势,趁势造反。
不管是哪种可能,总归都是上位者之间的博弈,苏锦楼懒得深想,他只知道在白荻入侵大庆的关健时刻,这些藩王个个盯着皇帝老儿屁股底下的那张椅子,忙着争权夺利互相算计,他们从未想过边关的将士和百姓是否能够在白荻大军的铁蹄之下搏得一丝生存的机会。
老话常说,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大庆的藩王可倒好,明明手里坐拥上万兵力,却吝啬的不肯多派一人前来抵抗敌兵,反倒自家人打自家人搞起内讧来了,是生怕手中兵力太多所以要内部消耗一部分吗?
其实,苏锦楼不知道的是,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轨迹,白荻入侵,凉王派兵前赴函裕关御敌,中途朝廷下诏令主帅改道青州,先前派遣的五千先锋军在器尽粮绝之后与白荻士兵殊死搏斗,尽皆死于战场。
白荻攻入函裕关,屠了雍城,一举拿下怀余,又接连攻陷荟城、祁月、芸城、代鸿、陇阳等五座城池,在国内打的热火朝天的长青王与凉王见白荻已经拿下七座城池,且占据军事要塞函裕关,均感到了威胁,经过商谈以后双方决定暂且合作共同抵抗外敌。
那时,白荻大军锐不可当,气势滔天,且白荻王廷利用函裕关的那条通道不断对大庆增兵,而长青王与凉王因为内战致使兵力损耗过多,当他们决定共同抵抗外敌之时竟发现集结双方的兵力竟然只能和敌军打的不相上下,这和他们想象中的以绝对优势碾压敌人的场景有着天壤之别。
抗敌之战足足持续了五年之久,虽说大庆最终战胜了白荻,但在这五年里,百姓民不聊生,整个国家满目苍夷,即使后来凉王登基为皇颁布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大庆的元气都未恢复如初。
如今,苏锦楼利用自身的军事才能以及远超于这个时代的武器,与五千先锋军相互配合,将白荻大军尽数歼灭,又将函裕关的通道封闭阻断了白荻的侵略之路,没了共同的外敌,那些藩王自然再无后顾之忧,一心只想着争夺全天下最尊贵的位置。
尽管心中恨不得把那些藩王揪过来狠揍一顿,但有些话却不能明说,苏锦楼最终只道一句,“这狗屁倒灶的破事儿!”
胡珉默然,可不就是狗屁倒灶的破事嘛,没有什么比自己在前线杀敌,所护卫的王室在后方不断扯后腿更让人心寒了,而且,不增加援兵,不补给军资,是让他们这五千先锋军白白送死吗?
至少,至少得提前知会他们一声啊。
“算了,那些藩王如何博弈不是我们这些小卒子能操心的,只是……苦了大庆的老百姓了。”
自古以来,在战争里受苦的永远是老百姓,好不容易击退了外敌,大庆内部又起了纷争,也不知道凉州青州以及楚州境内的百姓是否会遭受战乱之苦。
“多想无益,只希望藩王之乱尽快平息吧,”胡珉拍了拍苏锦楼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多亏有你在,苏教头,没有你,我真不敢想象我们这些人最终的结局。”
苏锦楼紧抿着嘴唇,好半天才回道,“不必多说,这一次总归是我们运气好。”
胡珉感叹道,“是啊,运气好!”
大雨滂沱掩藏行踪,山体崩塌封闭通道,还有调入先锋军中的苏锦楼,苍天终究待他们不薄,为他们留有一线生机。
胡珉不愿因为他人的攻讦致使苏锦楼这样的军事奇才埋没于乡野之间,故而在写给凉王的奏报中,重点突出了苏锦楼屡建奇功且运道极好,轻描淡写的描述了苏锦楼不慎手滑弄死了白荻主帅呼邪律,企图保住苏锦楼的军旅生涯。
胡珉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份奏报让苏锦楼再一次身不由己的投入到征战之中,也正因为这次征战,促使苏锦楼与凉王彻底对立,最终走上了一条“乱臣贼子”的道路。
皇族,为了一己私欲,视人命为草芥,全然不顾天下百姓以及前线将士们的安危,当真不配坐拥这大好河山。
苏锦楼看的那本书是围绕凉王之子展开的,那么取得最后胜利的人肯定是凉王,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他自然认为凉王会是头一个造反的藩王,现在看来显然不是。
难道是藩王作乱,最终皇帝老儿的几个儿子只有凉王活了下来?这皇位自然只能传给凉王?
“无缘无故的,长青王怎么就突然反了?”
胡珉回道,“这事儿还得从福王之死说起。”
“福王死了?我就从军个把月,怎么感觉似是在深山老林里过了十几年?”苏锦楼心生烦躁之意,“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胡珉深有同感,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大庆局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难免让人有些唏嘘。
“福王死的不光彩,他是掉进粪坑里溺死的,可堂堂一个藩王身边小厮护卫无数,怎么可能无缘无故溺毙在粪坑里?也不知从何处传出的流言,说是太子想要削藩,皇帝不允许,故而太子就私下里派人刺杀藩王,福王就是死于刺客手中,据说长青王在府中也遭遇了刺杀,被捕的刺客亲口招供是太子派来的,为了活命,长青王不得不起兵反抗,康王所在的封地楚州与青州相邻,长青王派了舌辩之士游说于康王,最终两人决定一同挥师汴京。”
苏锦楼听完胡珉的叙述,心里越发不得劲,福王之死虽有蹊跷,但幕后凶手究竟是不是太子还是两说。
一种可能是太子为了削藩派遣刺客暗杀自己的弟弟,第二种可能便是此事是长青王自导自演的戏码,为的不过是寻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造反,说不定康王与长青王私下里早已有了合作的意向,第三种可能就是有第三方插手,长青王不过是借机造势,趁势造反。
不管是哪种可能,总归都是上位者之间的博弈,苏锦楼懒得深想,他只知道在白荻入侵大庆的关健时刻,这些藩王个个盯着皇帝老儿屁股底下的那张椅子,忙着争权夺利互相算计,他们从未想过边关的将士和百姓是否能够在白荻大军的铁蹄之下搏得一丝生存的机会。
老话常说,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大庆的藩王可倒好,明明手里坐拥上万兵力,却吝啬的不肯多派一人前来抵抗敌兵,反倒自家人打自家人搞起内讧来了,是生怕手中兵力太多所以要内部消耗一部分吗?
其实,苏锦楼不知道的是,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轨迹,白荻入侵,凉王派兵前赴函裕关御敌,中途朝廷下诏令主帅改道青州,先前派遣的五千先锋军在器尽粮绝之后与白荻士兵殊死搏斗,尽皆死于战场。
白荻攻入函裕关,屠了雍城,一举拿下怀余,又接连攻陷荟城、祁月、芸城、代鸿、陇阳等五座城池,在国内打的热火朝天的长青王与凉王见白荻已经拿下七座城池,且占据军事要塞函裕关,均感到了威胁,经过商谈以后双方决定暂且合作共同抵抗外敌。
那时,白荻大军锐不可当,气势滔天,且白荻王廷利用函裕关的那条通道不断对大庆增兵,而长青王与凉王因为内战致使兵力损耗过多,当他们决定共同抵抗外敌之时竟发现集结双方的兵力竟然只能和敌军打的不相上下,这和他们想象中的以绝对优势碾压敌人的场景有着天壤之别。
抗敌之战足足持续了五年之久,虽说大庆最终战胜了白荻,但在这五年里,百姓民不聊生,整个国家满目苍夷,即使后来凉王登基为皇颁布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大庆的元气都未恢复如初。
如今,苏锦楼利用自身的军事才能以及远超于这个时代的武器,与五千先锋军相互配合,将白荻大军尽数歼灭,又将函裕关的通道封闭阻断了白荻的侵略之路,没了共同的外敌,那些藩王自然再无后顾之忧,一心只想着争夺全天下最尊贵的位置。
尽管心中恨不得把那些藩王揪过来狠揍一顿,但有些话却不能明说,苏锦楼最终只道一句,“这狗屁倒灶的破事儿!”
胡珉默然,可不就是狗屁倒灶的破事嘛,没有什么比自己在前线杀敌,所护卫的王室在后方不断扯后腿更让人心寒了,而且,不增加援兵,不补给军资,是让他们这五千先锋军白白送死吗?
至少,至少得提前知会他们一声啊。
“算了,那些藩王如何博弈不是我们这些小卒子能操心的,只是……苦了大庆的老百姓了。”
自古以来,在战争里受苦的永远是老百姓,好不容易击退了外敌,大庆内部又起了纷争,也不知道凉州青州以及楚州境内的百姓是否会遭受战乱之苦。
“多想无益,只希望藩王之乱尽快平息吧,”胡珉拍了拍苏锦楼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多亏有你在,苏教头,没有你,我真不敢想象我们这些人最终的结局。”
苏锦楼紧抿着嘴唇,好半天才回道,“不必多说,这一次总归是我们运气好。”
胡珉感叹道,“是啊,运气好!”
大雨滂沱掩藏行踪,山体崩塌封闭通道,还有调入先锋军中的苏锦楼,苍天终究待他们不薄,为他们留有一线生机。
胡珉不愿因为他人的攻讦致使苏锦楼这样的军事奇才埋没于乡野之间,故而在写给凉王的奏报中,重点突出了苏锦楼屡建奇功且运道极好,轻描淡写的描述了苏锦楼不慎手滑弄死了白荻主帅呼邪律,企图保住苏锦楼的军旅生涯。
胡珉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份奏报让苏锦楼再一次身不由己的投入到征战之中,也正因为这次征战,促使苏锦楼与凉王彻底对立,最终走上了一条“乱臣贼子”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