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回到明朝当太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正统纪年的最后一个月,太上皇在瓦剌大营里住下,他的弟弟景泰皇帝则省郊祀牲。当然,他还要御奉天门,接受百官朝贺,商量家眷的事情:“朕嗣承大统,义当尊亲。其尊圣母皇太后为上圣皇太后,朕生母为皇太后,奉迁皇后居仁寿宫,皇太子母周氏为贵妃,太上皇妃嫔,亦当妥善安排;而后册立朕妻汪氏为皇后。”
礼部尚书胡濙领旨,只是觉得应该先册立皇后,再立太子母周氏为贵妃。
景帝摆手:“朕也曾这样想,只是汪妃劝朕,要讲求兄友弟恭,如今太上皇北狩,他的家眷,理应妥善安置,免得他在北地悬心;至于她,晚点慢点也没什么。”
胡濙忙称颂汪妃贤德,景帝叹气:“皇太子的后事,你们要妥善准备,这个月就办了吧。”
胡濙称是。
回宫写信答复襄陵王:“得奏以虏寇侵犯京师,欲奋身勤王,足见忠诚切至。然此寇已为大军戮败,潜遁出关,叔祖幸自固守藩疆,不必远来。”
终于忙完了,他抬头看着天色,真心觉得前路漫漫,任重道远。
先册立周贵妃等太上皇嫔妃,确实是汪舜华的建议。
本来以景帝的意思,册立周氏为贵妃就可以了;但是汪舜华不赞成:“当初太上皇待圣上甚厚,如今他稽留北国,他的家眷,圣上也该妥善安置才好。如今朝野上下,可都看着。”
景帝很是奇怪:“你当日不是要朕宣告太上皇已经殉国,为何如今又要善待他的家眷?”
汪舜华叹气:“妾知道,圣上还在怪妾当日冷血无情,不思图报,反怀异心,妾不后悔。妾当日所以谏言,并非只是因为丧子之痛,而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为了圣上,甚至为了太上皇自己的名声。”
景帝哦了一声:“你倒是说说。”
他的目光殷切,早没有当时的愤怒,看来他早就有了想法,只是需要自己替他说出来。
汪舜华抿了抿嘴:“可能妾见识短浅,只记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能体会太上皇的圣意。当年读宋史,每至靖康之耻,读到徽钦二宗及后妃公主群臣的遭遇,未尝不叹息落泪;太上皇北狩,若是遭遇这样的凌辱,妾宁愿他一死,以全名节;更何况,也先狡猾贪暴,远甚于金兀术,他以送驾为由,逼迫边将开关,一旦边将遵旨,开门揖盗,当时北京空虚,又值新败,士气低落,如何能够抵御瓦剌残暴之师?届时,也先长驱直入,京城危如累卵,大明也势必难保完全。一旦敌军破城而入,妾大不了抹了脖子,圣上该当如何?大明江山社稷、天下亿兆生灵,又待如何?”
景帝如获知己,他眼中含泪:“梓童,你说得真好。”
不过是说了你想说的而已,当然这也是事实,汪舜华毫无愧色;她的眼神逐渐黯淡下来:“好在祖宗庇佑,将士用命,如今局势转危为安,只是太上皇被裹挟到了北地,也先一定不会放弃,他还会利用太上皇,来干扰我朝;而朝中大臣、天下百姓都看着圣上,希望你能兄友弟恭,励精图治,早日接回太上皇,一雪前耻,就算暂时不能,善待他的妻儿老小,也可暂时安抚他们;再说,太上皇在位之时,待圣上甚厚,孙太后和钱皇后同样优待有嘉,于情于理,余公于私,也应该关照。”
景帝看了汪舜华很久,才点头:“那好,你去安排。”
汪舜华对太上皇的私生活并不了解,何况身为弟媳妇,也不要表现出对大伯子太了解;一个个去问或者去翻起居注也不合宜,毕竟你不是当家的,人家有老婆,于是她很自然的找到了钱皇后。
钱皇后虽然听了她的话,每天去给孙太后请安;但也仅只如此,回宫之后,还是每天跪地焚香祈祷太上皇早日归来,尤其知道太上皇被挟持到北地以后,更是每日痛哭流涕,看的汪舜华半是心疼,半是难堪。
如今问她,她也没心情理会,只是说:“弟妇看着办就是了,我只愿太上皇早点回来。”
汪舜华嘴角抽搐,看着周氏等人脸色各异,也不好再为难钱皇后;出来面呈孙太后,说要不就先册立几位已经有皇嗣的妃嫔,其他的等太上皇回来,再做安排。
孙太后本来因为她几次插嘴,尤其是干涉朝臣任用,心里很不痛快,前些日子还说了她几句,想到景帝看重她,只得怏怏住口了,这会儿倒觉得汪妃还真有点母仪风范,想到儿媳妇,也就稍微顺眼了些。
当时点头:“难为了你。”
想了想:“如今郕王已经是皇帝,你又马上正位中宫,见济是嫡长子,又是被奸人所害,断没有委屈的道理,就按皇太子的规格下葬吧。”
汪舜华退下去,跟景帝商量,册封周氏为贵妃,万氏、王氏为妃,魏氏追封为妃;此外,景帝自己的妃嫔也是要安置的,尤其杭氏如今已经怀孕,建议册封为贵妃,孙氏为妃;同时,太上皇的几个儿女也一并册封。
汪舜华的声音有点低沉,情绪也有点低落,景帝看出来了。他当然没有从一而终的想法,三妻四妾也只是寻常,以后三宫六院也是免不了的,只是到底想起来,这两个女人是在汪舜华被幽禁期间纳的,而且杭氏怀孕,舜华的嫡子却没了,怎么想都觉得有点过意不去。
于是说:“杭氏就不必封贵妃了,和孙氏一样,封妃就行了。”
汪舜华还想说点什么,景帝已经把她揽进怀里:“梓童,再给我生个儿子,我真的需要一个儿子。”
汪舜华的眼泪流下来。
第二天,以即将尊皇太后为上圣皇太后、母贤妃吴氏为皇太后,遣太保宁阳侯陈懋祭七庙、太皇太后、宣宗章皇帝。
国家渐渐走上正轨,此前因此战争停工的南京天地坛殿宇及山川坛具服殿等处共三百六十九间也要继续修建。
礼部很快呈上了名号:拟皇太子谥号为端慧,嫔妃名号淑、贤、惠等。
景帝想了很久,终于落下笔来:追赠嫡长子见济为皇太子,追谥怀献;封太上皇嫔御万氏为恭妃、王氏为惠妃,追封魏氏为纯妃;封嫔御杭氏为德妃,孙氏为充妃。
十二月初四,景帝亲奉宝册,尊皇太后为上圣皇太后。
按照当时的规定,天子登极,奉母后或母妃为皇太后,则上尊号。
这是一个相当隆重的礼仪,大程序就有四道:一是告祭,由官员告祭天、地、宗社,皇帝亲自告祭先帝灵位;二是册宝,由皇帝亲奉金册、金印;三是谒谢,皇帝奉皇太后到奉先殿拜谢祖先;四是受贺,接受帝后嫔妃、亲王公主、女官命妇的庆贺。
只是如今京城没有亲王,汪舜华还没有册立为皇后,仍然以王妃身份行礼,太上皇的几位嫔妃也还没有正式册封,只有几位长公主跟着钱皇后行礼,多少有些冷清。
十二月初五,命王骥为平蛮将军,充总兵官,讨贵州叛苗。都督同知董兴为左副总兵,讨广东贼,户部侍郎孟鉴参赞军务。
这一天,太上皇在瓦剌老营。喜宁与也先议欲南侵,袁彬言天寒不可去。也先大怒,欲杀袁彬。太上皇使人谕也先,既而也先自率众掠宁夏期月始回,献野味于上皇。
——也先竟然当着太上皇的面商议南侵,贵为天子的太上皇不发一言,反倒是袁彬劝阻,差点被杀。
而按照蒙古相关方面的记载,也先发现太上皇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后,把他剃掉头发当作奴隶。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作察罕秀萨,又叫穆乎儿,意思是秃头小厮;还给他配了一房妻室摩伦,后来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和其后裔一直留在蒙古。
也就是这一天,景帝正式下诏,册封皇太子母周氏为贵妃,封太上皇嫔御万氏为恭妃、王氏为惠妃;册封太上皇次子见清为德王,三子见湜为湘王;长女为重庆公主,次女为嘉善公主。
&nbs... -->>
正统纪年的最后一个月,太上皇在瓦剌大营里住下,他的弟弟景泰皇帝则省郊祀牲。当然,他还要御奉天门,接受百官朝贺,商量家眷的事情:“朕嗣承大统,义当尊亲。其尊圣母皇太后为上圣皇太后,朕生母为皇太后,奉迁皇后居仁寿宫,皇太子母周氏为贵妃,太上皇妃嫔,亦当妥善安排;而后册立朕妻汪氏为皇后。”
礼部尚书胡濙领旨,只是觉得应该先册立皇后,再立太子母周氏为贵妃。
景帝摆手:“朕也曾这样想,只是汪妃劝朕,要讲求兄友弟恭,如今太上皇北狩,他的家眷,理应妥善安置,免得他在北地悬心;至于她,晚点慢点也没什么。”
胡濙忙称颂汪妃贤德,景帝叹气:“皇太子的后事,你们要妥善准备,这个月就办了吧。”
胡濙称是。
回宫写信答复襄陵王:“得奏以虏寇侵犯京师,欲奋身勤王,足见忠诚切至。然此寇已为大军戮败,潜遁出关,叔祖幸自固守藩疆,不必远来。”
终于忙完了,他抬头看着天色,真心觉得前路漫漫,任重道远。
先册立周贵妃等太上皇嫔妃,确实是汪舜华的建议。
本来以景帝的意思,册立周氏为贵妃就可以了;但是汪舜华不赞成:“当初太上皇待圣上甚厚,如今他稽留北国,他的家眷,圣上也该妥善安置才好。如今朝野上下,可都看着。”
景帝很是奇怪:“你当日不是要朕宣告太上皇已经殉国,为何如今又要善待他的家眷?”
汪舜华叹气:“妾知道,圣上还在怪妾当日冷血无情,不思图报,反怀异心,妾不后悔。妾当日所以谏言,并非只是因为丧子之痛,而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为了圣上,甚至为了太上皇自己的名声。”
景帝哦了一声:“你倒是说说。”
他的目光殷切,早没有当时的愤怒,看来他早就有了想法,只是需要自己替他说出来。
汪舜华抿了抿嘴:“可能妾见识短浅,只记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能体会太上皇的圣意。当年读宋史,每至靖康之耻,读到徽钦二宗及后妃公主群臣的遭遇,未尝不叹息落泪;太上皇北狩,若是遭遇这样的凌辱,妾宁愿他一死,以全名节;更何况,也先狡猾贪暴,远甚于金兀术,他以送驾为由,逼迫边将开关,一旦边将遵旨,开门揖盗,当时北京空虚,又值新败,士气低落,如何能够抵御瓦剌残暴之师?届时,也先长驱直入,京城危如累卵,大明也势必难保完全。一旦敌军破城而入,妾大不了抹了脖子,圣上该当如何?大明江山社稷、天下亿兆生灵,又待如何?”
景帝如获知己,他眼中含泪:“梓童,你说得真好。”
不过是说了你想说的而已,当然这也是事实,汪舜华毫无愧色;她的眼神逐渐黯淡下来:“好在祖宗庇佑,将士用命,如今局势转危为安,只是太上皇被裹挟到了北地,也先一定不会放弃,他还会利用太上皇,来干扰我朝;而朝中大臣、天下百姓都看着圣上,希望你能兄友弟恭,励精图治,早日接回太上皇,一雪前耻,就算暂时不能,善待他的妻儿老小,也可暂时安抚他们;再说,太上皇在位之时,待圣上甚厚,孙太后和钱皇后同样优待有嘉,于情于理,余公于私,也应该关照。”
景帝看了汪舜华很久,才点头:“那好,你去安排。”
汪舜华对太上皇的私生活并不了解,何况身为弟媳妇,也不要表现出对大伯子太了解;一个个去问或者去翻起居注也不合宜,毕竟你不是当家的,人家有老婆,于是她很自然的找到了钱皇后。
钱皇后虽然听了她的话,每天去给孙太后请安;但也仅只如此,回宫之后,还是每天跪地焚香祈祷太上皇早日归来,尤其知道太上皇被挟持到北地以后,更是每日痛哭流涕,看的汪舜华半是心疼,半是难堪。
如今问她,她也没心情理会,只是说:“弟妇看着办就是了,我只愿太上皇早点回来。”
汪舜华嘴角抽搐,看着周氏等人脸色各异,也不好再为难钱皇后;出来面呈孙太后,说要不就先册立几位已经有皇嗣的妃嫔,其他的等太上皇回来,再做安排。
孙太后本来因为她几次插嘴,尤其是干涉朝臣任用,心里很不痛快,前些日子还说了她几句,想到景帝看重她,只得怏怏住口了,这会儿倒觉得汪妃还真有点母仪风范,想到儿媳妇,也就稍微顺眼了些。
当时点头:“难为了你。”
想了想:“如今郕王已经是皇帝,你又马上正位中宫,见济是嫡长子,又是被奸人所害,断没有委屈的道理,就按皇太子的规格下葬吧。”
汪舜华退下去,跟景帝商量,册封周氏为贵妃,万氏、王氏为妃,魏氏追封为妃;此外,景帝自己的妃嫔也是要安置的,尤其杭氏如今已经怀孕,建议册封为贵妃,孙氏为妃;同时,太上皇的几个儿女也一并册封。
汪舜华的声音有点低沉,情绪也有点低落,景帝看出来了。他当然没有从一而终的想法,三妻四妾也只是寻常,以后三宫六院也是免不了的,只是到底想起来,这两个女人是在汪舜华被幽禁期间纳的,而且杭氏怀孕,舜华的嫡子却没了,怎么想都觉得有点过意不去。
于是说:“杭氏就不必封贵妃了,和孙氏一样,封妃就行了。”
汪舜华还想说点什么,景帝已经把她揽进怀里:“梓童,再给我生个儿子,我真的需要一个儿子。”
汪舜华的眼泪流下来。
第二天,以即将尊皇太后为上圣皇太后、母贤妃吴氏为皇太后,遣太保宁阳侯陈懋祭七庙、太皇太后、宣宗章皇帝。
国家渐渐走上正轨,此前因此战争停工的南京天地坛殿宇及山川坛具服殿等处共三百六十九间也要继续修建。
礼部很快呈上了名号:拟皇太子谥号为端慧,嫔妃名号淑、贤、惠等。
景帝想了很久,终于落下笔来:追赠嫡长子见济为皇太子,追谥怀献;封太上皇嫔御万氏为恭妃、王氏为惠妃,追封魏氏为纯妃;封嫔御杭氏为德妃,孙氏为充妃。
十二月初四,景帝亲奉宝册,尊皇太后为上圣皇太后。
按照当时的规定,天子登极,奉母后或母妃为皇太后,则上尊号。
这是一个相当隆重的礼仪,大程序就有四道:一是告祭,由官员告祭天、地、宗社,皇帝亲自告祭先帝灵位;二是册宝,由皇帝亲奉金册、金印;三是谒谢,皇帝奉皇太后到奉先殿拜谢祖先;四是受贺,接受帝后嫔妃、亲王公主、女官命妇的庆贺。
只是如今京城没有亲王,汪舜华还没有册立为皇后,仍然以王妃身份行礼,太上皇的几位嫔妃也还没有正式册封,只有几位长公主跟着钱皇后行礼,多少有些冷清。
十二月初五,命王骥为平蛮将军,充总兵官,讨贵州叛苗。都督同知董兴为左副总兵,讨广东贼,户部侍郎孟鉴参赞军务。
这一天,太上皇在瓦剌老营。喜宁与也先议欲南侵,袁彬言天寒不可去。也先大怒,欲杀袁彬。太上皇使人谕也先,既而也先自率众掠宁夏期月始回,献野味于上皇。
——也先竟然当着太上皇的面商议南侵,贵为天子的太上皇不发一言,反倒是袁彬劝阻,差点被杀。
而按照蒙古相关方面的记载,也先发现太上皇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后,把他剃掉头发当作奴隶。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作察罕秀萨,又叫穆乎儿,意思是秃头小厮;还给他配了一房妻室摩伦,后来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和其后裔一直留在蒙古。
也就是这一天,景帝正式下诏,册封皇太子母周氏为贵妃,封太上皇嫔御万氏为恭妃、王氏为惠妃;册封太上皇次子见清为德王,三子见湜为湘王;长女为重庆公主,次女为嘉善公主。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